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用科技之手“破石成金”——长庆油田采油一厂技术创新推动油田稳产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叶青 时间:2022-09-27


image.png


磨刀石上闹革命,低渗透上铸丰碑。长庆油田采油一厂从1970年陕北石油会战,到1997年跨入年产量百万吨行列,再到2010年年产量突破300万吨,一代代“采一人”传承发扬延安精神、石油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用青春和热血为国家贡献油气6600余万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安塞油田是世界公认特低渗透油田,“井井有油,井井不流”,外国专家曾断言为“没有开采价值的效益边际油田”。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坚持解放思想、科学求实,迎接了一次次挑战,攻克了一道道难题,形成了一套套技术系列,用科技之手“破石成金”,成功开发了安塞油田,树起了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的典范。


以水换油破难题

探寻历史,科技创新是支撑油田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管理的安塞油田属于典型“三低”油藏,1983年投入开发。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油层本身能量不断消耗,致使油层压力不断地下降、地下原油大量脱气。如何弥补原油采出后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注水!

1987年,塞6-71井组开展注水开发试验,并取得较好效果。随后,油田进入全面注水开发时期,形成了老区温和注水、新区超前注水等技术,为油田实现注水有效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

经过漫长艰辛探索,长庆油田采油一厂不断总结经济有效开发的技术对策,特别是在油田注水开发方面进行了大量室内、矿场试验,形成了开发油田注水稳产技术系列,取得了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的突破。

“精细注水,就是建立油层注水通道,提高注水质量,使各层之间互不干扰,各尽其责。就像我们居住在同一栋楼房中的不同住户,虽然是同一个自来水管线,但是每户都可以控制。地下情况复杂,层与层之间渗透率存在差异,水通过每个层的难易程度也有差别,因此,抓好精细注水尤为必要。”采油工艺研究所负责人谈到。

近年来,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始终坚持“油水并重水为先”思路,高度重视注水开发,全面推进精细注水工作进程。不断强化源头管理和注水系统配套,解决水源问题及水质问题,提高产出水利用率。采取多种手段综合应用,坚持注够水、注好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细分节点,突出重点,加强精细化现场管理,确保油藏开发效果稳定。

特别是在完善供注系统方面,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大幅提高水源井供水能力和站点注水能力,使注水量增加25%,采出水回注量日增加1500方,日回注量突破1.9万立方米。加强采出水处理新工艺配套,先后配套14座站点,大力推行“节点管理法”,完善落实“双向监督、三级管理”体制,全面提高了注入水质。坚持“连片调剖、分类治理、以堵为主、提前预防、堵调结合”堵水调剖思路,全面提高了一次井网水驱采收率。


image.png


以技傍身求突破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

50年来,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累计各类科技、管理成果1000余项,滴水不透的“磨刀石”被一把把“金钥匙”打开。由此可见,过去的辉煌离不开科技创新,未来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

围绕稳产和提高单井产能,长庆油田采油一厂通过不断研究、实践、发展,积累大量成熟技术经验,逐步形成具有安塞油田特色的技术系列,特别是在剩余油分布研究、长6未饱和油藏合理流压规律研究、油田增产工艺技术体系的研究、三次采油工艺技术试验、低产低效井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

从2000年开始,经过多年探索,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形成了以优井网与裂缝合理匹配为中心、以优化选井和储层改造参数为核心的重复压裂技术,实现了从单井增油向油藏整体治理的转变。2013年,“体积压裂+水平井”技术在坪桥区块新钻坪平29、坪平16等井实施,单井日产油高达10吨,是日常井的5倍,众多新技术推广应用,为油田效益开发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只有破解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难题,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才能得到发挥。近年来,围绕老油田开发矛盾,长庆油田采油一厂通过“揭榜挂帅”调动科技人员创新活力,设立重大科技项目,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现场攻关试验,探索形成以压裂、补孔、解堵、体积压裂、重复压裂、堵水、酸化、隔采和大修等为主的油井增产工艺技术,集中力量攻关破解一批制约油田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全力支撑高效勘探、效益开发。

如今,在油气并举新征程中,长庆油田采油一厂按照“主体技术持续开展、接替技术配套完善、储备技术加快攻关”总体实施思路,重点突出试验效果提升、突出现场精细管控,探索安全、高效、低成本管理模式,泡沫辅助减氧空气驱、多级暂堵压裂、优化石英砂粒径等,让提高采收率试验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立足科学开发气田,突出开发技术管理思路,梳理气田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薄弱环节,制定了包括气井资料录取、气井分类管理、气藏动态监测等为内容的《气田开发地质管理实施细则》,让气田技术基础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


image.png


以思求变战未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创业走向创新,长庆油田采油一厂从没停下创新的脚步。

从特低渗透储层到超低渗透储层,从超低渗透储层到非常规储层,从注水试验到规模开发,从低含水开发到高含水开发,从先增储再上产到勘探开发一体化;从追求控制探明储量到追寻经济可采储量,从快速提高采收率到全力提高经济采收率,从聚力理论指标创新到聚焦经济指标创效……长庆油田采油一厂打破传统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打造油田创新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油藏类型日趋复杂、老区挖潜难度加大,资源结构、产量结构和投入结构矛盾越来越突出。安塞油田作为老油田,综合含水由“过脚背”到“过腰间”,当前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油田出路在哪儿?未来又在何方?面对新时期油田发展之问,采油一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抓住制约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油气勘探最有潜力的目标抓突破,在油气开发矛盾最突出的领域抓创新,坚定不移推进高效勘探、油气资源突破,效益开发、高效产能建设,创新驱动、破解技术难题,推动科技向生产力转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力打造理论技术创新强大动能。

多年来,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坚定“老油田不老”的信心和决心,拿起“放大镜”“绣花针”,对茫茫地下进行再认识、再刻画,守好守牢效益稳产主阵地。加强科研立项顶层设计,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明确项目的推广范围、应用情况和实效性,确保项目从立项、研究到应用形成闭合回路。坚持科技攻坚和成果转化双向发力,成立多个技术专家项目组,强化集成创新,破解制约油田发展的核心技术。完善信息化建设模式,打造科学高效生产运营新模式,加快智能油田建设。攻关绿色低碳技术,全力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推进绿色发展。

“用延安精神建设一流油气田”,将精神融入实践,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进入新时代,面对找油、采气、创效难度不断增大的挑战,“采一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断深化基础研究和油气规律认识,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储量向产能转变、产能向产量转变、产量向效益转变,保障支撑油气主业和经营创效能力稳步提升。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通讯员  叶青


编辑:晓佳           责编:王越美           终审:吴汉兴

上一篇:榆林府谷:墙头村有奔头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