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访谈 >

作家扶小风: 用脚步丈量黄河 发现“隐秘的中国”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魏韬 时间:2019-11-29

近日,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一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滋养着陕西大地,塑造出气势恢宏的壶口瀑布,以此为背景的‘黄河大合唱’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为新时代凝聚精神力量。”

匍匐大地,缓慢前行。80后陕西扶风籍作家扶小风(李宇飞)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黄河岸边的隐秘历史——徒步黄河。从今年6月份开始,他只身一人从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出发,开始了自己彰显“黄河精神”的壮举,脚步先后遍及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五省(自治区)。“沿黄河行走,这将是彻底洗涤我浮躁内心的一次旅程,也是我人生中一次最虔诚匍匐大地的朝圣之路。”仍在路上的扶小风,不断地用笔记录下他看到和感受到的黄河文明。等待归来时,他将梳理出这一路的风尘,用一部书写黄河两岸“隐秘的中国”的大书,致敬母亲河。

文化艺术报:您徒步黄河的念头和想法源于哪些方面的考虑,是作为一个寻梦之旅,还是超越于文学书写和地理探险之外的某种情愫?

扶小风:走黄河是因为我想写一部关于黄河的书,在查阅近代史料时发现大多是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的著作,关于黄河我们中国人的作品却少得可怜,所以才有了走黄河的想法。任何想法要付诸行动,都是非常艰难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寻梦之旅。因为,截至目前,以一个写作者身份真正一次性徒步走完黄河的,还没有。所以,这个行程不仅仅是考察,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我更多地认为这是征程,而不是旅程。5464公里沿河道的徒步,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极限挑战,更何况沿陆路走可能最后有6000公里左右。尤其进入青海河段之后,其实更多也成了地理探险。走黄河,其实更多的是为了继承民族精神,让这种精神鼓舞当代更多有思想的人们前行。

文化艺术报: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要用脚步去丈量黄河?徒步的方式遇到了哪些困难?

扶小风:其实所有宏大的工程,都可以拆分成很多阶段,走黄河也是一样。我把整个路程分成很多小段,每天按照自己计划的距离完成,每天前进三十公里左右。也就是按照这样的计划,在第138天,走完了整个黄河的中下游河道。“走,本意为跑。走黄河,表明走字的真正含义,更凸显走字的力道,气势磅礴,铿锵有声。”所以,在斟酌很久之后,我才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其实更多的也是为了彰显“黄河精神”。长距离徒步的过程中,困难非常多,脚磨出水泡、化脓感染、膝盖疼痛、预防中暑、防止冻伤、在高原避免感冒、保持正常的饮食、每天的宿营……这些都是每天要面对的。想做成一件事,你有一万个解决的方法;不想做一件事,就有一万个开脱的理由,所以,在困难面前,只要从容面对,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文化艺术报:浏览你的朋友圈看到,遇到很多困难的同时,似乎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哪些人和事让你记忆犹新?

扶小风:在平渡关天黑时候投宿,一位在此修路的保德杨大哥收留了我,在这里,我看到了完整且雄伟的清代长城。在马头关,大雨倾盆,我不得不把帐篷搭在悬崖上的一个寺庙里避雨,第二天去村里给手机充电,一位大姐给我端上热腾腾的鸡蛋汤和包子。在乾坤湾的段家坬,投宿无数次被拒后一位放羊的贾大哥收留了我,吃了他包的饺子,我们现在成了好朋友。在吕梁大山的西山村投宿,一位大叔精心地做了一份好吃的西红柿鸡蛋刀削面,能让我记一辈子。在兴县大峪口,夜幕中一位装修的兄弟把我叫到他家住宿,大叔给我端来热水泡脚……这些,是一路上的真实经历,是无数次感动,但也不仅仅是感动。

文化艺术报:对你而言,无论是地理意义上的黄河还是文化意义上的黄河,当你走近它的时候,有着哪些意外的发现?

扶小风:在出发之前,我曾查阅了大量和黄河有关的史料和书籍,做了较为详细的笔记,对中下游河道两岸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当你真正走出来时,你才发现查阅的很多资料是冰冷的。在黄河岸边,老人们给你讲述黄河险工的事;船工给你讲述摆渡造船的事;渔民给你讲述捕鱼的事;听陕北大爷给你唱陕北民歌;自己走进黄河滩里发现清代长城和碉堡;登上明代烽火台上凝视黄河……这些都是在书本里无法查到的鲜活见闻。所以,要写出真正反映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就一定要走出来,实际考察,去发现,才能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宝贵资料。

文化艺术报:目前走到了哪里?有没有想与读者们分享的东西?

扶小风:第151天,到达了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境内。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时候,自己的心态也是随着路程的远近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从开始担心路上的安全到后来想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当走完中下游河道开始走上游河道时,已经感觉把自己埋进泥土里了。匍匐大地,缓慢前行,满怀敬畏之心,来发现母亲河岸边的隐秘历史。对于读者而言,每段河道岸边都有不同的故事,所以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兴趣点。但有一点大家有个共识,黄河几乎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史。对于陕西读者而言,可能更关注中条山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陕西烈士的事迹。在山西平陆县,现在有六处抗战烈士的墓地和墓碑,但能够辨识清楚的,只有四处,分别在王峙沟村、坑底村、西郑村,顺头村。那里安葬的都是在“六六战役”之前牺牲的烈士,大多数是陕西籍。而“六六战役”中牺牲的陕西烈士大多从芮城县的码头崖跳黄河,战争结束后大都被安葬在了平陆县沙口村的黄河滩上,当地政府为了缅怀牺牲的革命先烈,在此处建立了“中条山抗日战争六六战役纪念碑”。

文化艺术报:在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中,黄河被称为“父亲河”,而不是我们通常认知里的“母亲河”“黄河文明”在你的脚步丈量下,呈现出怎样的景象?或者说,你发现了一个怎样的“隐秘中国”?

扶小风:称“母亲河”可能为了彰显其温柔的一面,称“父亲河”可能为了彰显其严厉的一面。但无论如何,黄河在历史上都有它和蔼和残酷的两面。用脚步丈量黄河,目的就是为了看到、了解到更多的大家所不熟悉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所以,走完黄河中下游河道,我所看到的已经是一条不一样的黄河。尤其近二十年来,黄河中下游河道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黄河两岸“隐秘的中国”也在随着社会的前进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大堤不再冲毁、渔民几近消失、湿地逐步恢复、山林控制放牧等。在路上,我也目睹了国富民盛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黄河三角洲,曾经荒芜的芦苇荡变成了湿地保护区。滨州、济南黄河两岸,荷田绵延,鱼塘交错。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体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综合实力。小浪底水利工程,真正解决了黄河下游河道历史上连年的洪灾。沿黄河各省区滩地里的村庄陆续外迁,让处在危险区的百姓能够安居。在吕梁大山里,政府通过各种扶贫方式解决百姓生活问题,修路、搬迁、改善居住环境、冬季补助取暖煤炭、补贴房屋装修费用等。在山西,正在修筑高等级的沿黄旅游公路,帮助沿黄村庄的百姓致富……

文化艺术报:每天都会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当天的行程和感想吗?是否意味着这样一趟旅程之后会有一部关于黄河的“大书”?

扶小风:我每天将路上的见闻和感受都会记录下来,也就是日记。这些内容等整个行程结束后才能再次梳理,整理出一部反映黄河两岸历史、人文、民俗的作品吧。也不能说是一部关于黄河的大书,就想真实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个黄河沿岸的各种见闻及历史变迁吧。

文化艺术报:预计什么时候可以走完这趟行程?这趟旅行,你的期待和收获又是什么?

扶小风:计划这趟行程11个月,最晚明年6月份结束行程,到达黄河源头,但前提是自己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其实走出来的时候,就是为了一本书,到目前还一直这么想。沿黄河行走,这将是彻底洗涤我浮躁内心的一次旅程,也是我人生中一次最虔诚匍匐大地的朝圣之路。所以,期待和收获都是未知的。我觉得,人只要一辈子把一件事情认真地做到极致,肯定会收获很多。所以在做之前和做的过程中,先不要想收获什么,或者得到什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累和坚持就会有收获。

文化艺术报记者 魏韬


编辑: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