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热搜”榜带来了什么?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远方 时间:2019-07-17

日前,一位作者在《文汇报》上以《结婚、推销、换发型都能上榜?‘热搜’谁说了算》为题,批评如今的“热搜”榜上,大量营销内容霸占着公众注意力的资源,这些无聊的噪声或者商业企图,混淆和屏蔽了人们希望获得的真实有效的新闻信息……

我们知道,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热搜”已经成为人们传播信息、关注信息、了解动态新闻的一种主要方式。“热搜”榜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聚焦生活中的重要新闻,捕捉时代的热点,感应社会的脉搏和神经,抓住人们普遍关切的话题,给人们提供高效、迅捷、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发挥其产生社会效应和社会价值影响的积极意义……

但如今,一些流行的“热搜”榜,却越来越多地热衷于一些无用、无聊、八卦、泛娱乐化、商业化和营销化的东西。随意翻看一下微博热搜,今天明星A换发型上一次,明天明星B小号曝光上一次。大量的营销内容霸占了公众注意力的资源,让用户想要寻找的信息淹没在这些无聊的噪声或者商业企图之中,难怪越来越多的网友发出质疑:“热搜是买的吗?”

如今,一些艺人营销推广意识越来越强,这些艺人将社交网站作为打造个人品牌的重要阵地。借此,明星不再依赖作品带来的话题,或影评人的评价带来流量,而是开始为自己“代言”,将社交网络作为作品宣传、与粉丝互动的平台。他们把自己能够推上“热搜”看作是一种商机、一种营销机会,为此不惜进行炒作,制造话题,博取眼球。这就是一些“热搜”榜娱乐化信息、商业化炒作、营销化套路泛滥盛行的主要原因。

急功近利,是目前许多人抱有的心态和行为。比如,走亲访友可以结交或巩固社会关系、对股市的关注可有微利或暴利、微信可以炫耀也可以获得更多信息、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网购可以省钱……对这些“有用”的事情,人们都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只要能够有所“获得”,就肯“投入”。在娱乐文化中,人们也是抱着这种实用功利的心态,明星娱乐热门话题占据了“热搜”的主要内容。

无疑,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获得非常方便快捷的时代,而人们又那么忙忙碌碌,时间的利用经常是碎片化的,这就像吃零食一样。比如,我们从微信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东西,但是,一个人有必要知道那么多信息吗?即便一个人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也仅仅是“知道”而已。同样道理,如今流行的各种各样“热搜”榜提供的信息,其中有多少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内容呢?所以,今天,我们的问题不是不知道,而是浪费了大量时间去了解不必要的信息,我们可能已变成了知道最多而思考最少的人……

令我们许多人感叹的是,今天信息泛滥,“热搜”榜流行,而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泛滥的信息世界,却常常是喧嚣与失语并存,糟粕与精华并在,真相与假象相连,现象与本质混杂,存在与虚无相互作用。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真实的世界、事情的真相、事物的全貌,却往往是由“机器推荐”“APP”“大数据”提供给我们,有价值的、有营养的信息却是越来越稀缺,越来越珍贵……

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有营养的信息,我们就需要付出成本,这种“成本”需要我们的甄选、辨别,需要我们不盲从、不趋奉流俗趣味,需要我们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不为喧嚣失去精神的静默,不为浮华遮蔽真相与事实。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