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揪着“师娘”不放,不是跟“师娘”过不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龙之朱 时间:2020-09-21

今年年初,两篇刊发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引发舆论关注。在论述生态经济学的过程中,论文作者徐中民列举了导师夫妇的事例,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论文还标注属获资两百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9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处理决定称,经调查,因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提供大量虚假信息,对徐中民作出追回已拨资金、取消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2年、通报批评等处理。 
  经过大半年的舆论发酵,“论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论文作者受到处理,这算是一个制度性的交代。规范学术不端行为,就该认真回应社会关切,严查严处,不放过像任何一个“师娘”。 
  有论者认为,取消作者2年的申请资格等处置未免有些轻飘,其实,也未必。至少从目前调查发现的情况看,涉事论文的显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身份信息不符”上,在读的硕博,或临聘人员,标注为助理研究员,当然属于明显的欺骗行为,欺骗项目基金审核人员,欺骗社会公众,这样的行为当然属于学术不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藉此对论文作者及其所属单位通报批评,并无不妥。 
  不过,纵观这一风波的前前后后,仍有一些问题有待厘清。一者,一起并不难核查的参与人员身份信息造假事件,为何在漫长的9年时间查不出来?究竟是在读硕博、临聘人员,还是助理研究员,查验一下证件不就清楚了吗? 
  一起粗劣的论文造假行为,居然一路瞒天过海,顺利获取基金资助,足见这些重点项目的审核机制并不完善与严密,近乎牛栏关猫。诚然,主导申请者提供了大量虚假信息,存在造假、欺诈等情节,但审核方对此不加甄别,照单接收,也存在失察的嫌疑。而在长达9年时间里安然无事,等到事件因为“师娘”发酵之后才发现身份信息造假,可谓后知后觉。 
  要知道,项目申请之所以设置一层层的关口,就是为了堵住漏洞。负有监督、审核责任的,并不仅仅是作者单位。对此,有关方面在处理此事的同时,似乎也应该有一点自我检讨、自我反省。 
  门生弟子对导师、师娘有感情,恨不得在所有公开场合放声讴歌,说什么“导师有才而性缓,崇高而不骄矜;有智而气和,隽雅而不虚饰”“师娘美,其风姿绰约,雅致宜人,当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其心情不难理解,但凡事总有一个边界,不得随意逾越。私底下,学生如何赞美导师和师娘,是个人情分,属于私域行为,无人干涉,但在获得基金支持的论文中还这么干,未免公器私用,当然也是一种学术不端。 
  特别是,这种公然的吹捧、无底线的拍马,不仅在学界,也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示范效应,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如果说,这样的行为都可以容忍,则学术失范也就“伊于胡底”了。 
  或许可以这样说,论文参与人员身份信息造假,属于学术规范范畴的问题,而其无底线赞美导师和师娘,则属于学术伦理范畴的问题。不管是学术规范还是学术伦理,都是学者、学术的生命线,不能有任何马虎。公众揪着“师娘”不放,也不是跟“师娘”过不去,而本质上是希望有澄澈的学术天空,学术圈不是投机家的跑马场。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