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 >

千秋立言 万世不朽——纪念大儒张载诞辰1000年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赵晓舟 时间:2020-03-20

公元1077年11月18日凌晨,临潼骊山脚下,寒风裹挟着片片雪花,吹着哨子向西飘去,不远处的馆舍里,隐约可见昏黄的灯光在摇曳,沉寂的夜色中偶有犬影吠声,被不时传来的男子哭泣声所淹没。黎明时分,惊传噩耗,北宋大儒张载与世长辞,享年五十八岁。临终,身边仅有外甥一人守护。

张载一生,两被召晋,三历外仕,著书立说,终身清贫,殁后穷无以殓。在长安的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护柩回到眉县横渠。翰林院学士许诠等奏明朝廷,乞加赠恤。神宗下诏按崇文院三馆之职,赐丧事支出“半”数,方使张载得以安息。

作为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理学支脉“关学”的创始人,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金石名言,是张载一生为学的归宿,也是其思想的精髓所在,冯友兰先生曾称其为“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

翻阅中华史书发现,“横渠四句”所表达的中国文化气象和境界,堪称无与伦比。1960年,英国陆军元师蒙哥马利将军访问西安时,曾对陪同他的周恩来总理说:“横渠先生所创唯物主义,比笛卡尔早了500多年,世界唯物主义哲学之父,张横渠当之无愧。”2016年4月26日和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先后都提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之所以备受世人青睐,是因为它阐明了为政者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为后世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作为北宋新儒学潮流中产生的一代学术宗师,张载在学术上的追求,可以概括为一个“新”字。他在《咏芭蕉》的诗中写道:“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学新心,养新德,起新知,从中可以看出,宋代新儒学的形成,与这种求新的思潮是分不开的。这个新就表现在儒学的哲学化。正如朱烹评论他所说:“横渠之学是苦心得之”,说很少有人象张载的关学派那样用功求索的。张载自己也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刻苦学习前人的知识而不墨守前人的陈规,坚持不懈地探索和锐意求新,终于创立了他自己无愧于时代的哲学体系。虽然他的政治伦理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张载的儒学思想体系深邃、博大、精严,其“四为”的使命意识、“民胞物与”的胸怀和境界以及在他影响下煅铸而成的关学学人特有的独立人格和气节操守,形成了在整个理学史上颇有特色的学派品格,成为宋明理学史上第一座高峰。这些品格在今天仍然对关中人的精神风貌、行为方式和文化性格发生着重要影响。

2020年,恰逢张载千年诞辰。进入新时代,如何传承和推进张载关学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坚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张载“横渠四句”所表达的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博大的普世情怀、睿智的哲学视野,对于搞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更好地知道我们以何种方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天地立心,就是要立“仁德”之心。张载所说的“立心”,即立仁心,确立善的道德本心。这不仅是张载对自己一生抱负和理想的概括,而且为人类社会确立了以善的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为后世有识有志之士指明了一个根本的价值取向。宇宙浩瀚,星汉灿烂,天地辽阔,气象万千。当今社会,繁华之后还面临着诸多难题,诸如时下一些人在物质追求上的享乐主义,攀比之中的奢靡之风,权欲膨胀后的道德沦丧,利益驱使下的诚信缺失等等。这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败坏社会风尚,而且会影响后人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大力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目的就在于努力唤醒人的道德本心和良知,让大家都能自觉地“为天地立心”,承担起这个时代赋予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如此而行,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我们的未来就更有希望。

历时的经验表明,但凡有“为天地立心”之远大志向者,必定有顶天立地之刚强。泰山压顶何惧,大风大浪何惧,极限施压何惧,乱云飞渡何惧。前进路上,有志者笑纳风雨。困难面前,刚强者威武不屈。这是沿着5000年文明长河流淌进我们血液里的基因,这是中华文明对东方文明的一再升华。2020年,对于所有中国人有着太深刻的记忆,我们既要面对史无前例的新冠病毒来袭,又要在抵御反华势力的围堵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此时此刻纪念张载1000年诞辰,在浩荡的历史纵深里回望,就是希望每一位中国人都能活得光明坦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够彰显自身的人性美,挺立自己的人格尊严,实现自身的价值使命。

为生民立命,就是要立“民同”之命。张载认为“民吾同胞”,意即百姓是我的同胞。他主张仁者爱人类,同时也爱自然万物。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这是有责有义的中国人。秉初心,守宽和,见刚强,笃远行。这是可爱可敬的中国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立身之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胸襟。

就中国而言,强调“为生民立命”,就是要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曾说:“进城以后,我们许多干部官越做越大,离人民群众也越来越远喽。这在党内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战争年代,是我们离不开群众。离开了群众,我们连脑壳都保不住,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进城后当了大官了,张口闭口说自己是什么父母官了,好像群众离不开他了。鱼水关系逐渐变成了油水关系,自己高高浮在上面,还不让下面群众透口气。”“到底谁是父母?是官老爷,还是人民群众?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恭恭敬敬孝敬父母的义务,绝不能有骑在父母头上作威作福的权力。”毛主席的话语重心长、音犹在耳,我们岂能忘记。

就世界而言,强调“为生民立命”,就是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由不同国家和地区构成的整体的世界里。“地球村”的居民,无论属于什么种族、肤色和地域,不管身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或者欠发达国家,都是共生共存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存亡相连、命运相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站在国际道义的制高点上,为当代世界各国指指明了必须遵循共建共享的准则。

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继“先贤”之学。如果说张载提出的“横渠四句”中,“为天地立心”是其使命意识的哲学内涵,“为生民立命”是其使命意识的政治内涵,“为万世开太平”是其使命意识的社会内涵的话,那么,“为往圣继绝学”则是张载使命意识的文化内涵,其本意就是要恢复儒家中断了的学术传统,并且继承创新。张载为传承文化而自觉确立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有着恒久的启发和感召意义,它既增强着我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心,激励着我们更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进取心,也坚定着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的自信心。

在今天,所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就是在为往圣继绝学,也是为生民立命,为民族立心。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书写立心立魂的中国故事,赓续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让“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精神基因,展现出更强大的魅力和更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就无惧任何的挑战。

时下有一些人总喜欢把中国与西方比较,以突显“落后”;言必称西方,对西方顶礼膜拜、垂涎三尺。写论文喜欢照搬西方人的观点;盖楼房,起西方的名字;搞服装展览,用西方的模特;学语言,认为英语才是世界通用语言;找对象,也要找洋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种崇洋媚外的丑行,完全是文化缺失的典型。今天,我们纪念张载,就是要学习他批异端、释经典、弘仁道、行礼教,尽毕生之力“为往圣继绝学”这一使命而奋斗的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彰显中国形象。

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要开“大同”盛世。中国历史上,周公、孔子都提出过“太平”、“大同”社会政治理想。“太平”二字与“太和”一样,都是儒家学术中最渊懿庄穆的观念。张载不但提出了要“太平”,还强调要“万世太平”,更显示了他要为万世太平开创基业的恢弘视野和远大抱负。张载所处的北宋王朝,国家四分五裂,当时社会迫切需要重构社会秩序,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实际上是从民众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四个层面对当时现实的点化。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分体现了执政党“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与此同时,中国向全世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也反映了中国“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国责任与担当,体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与自信,彰显了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和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而今,一个蓬勃、健强的中国,正在努力成为一个温暖、细腻的国家。她关切每一位奋斗者的酸甜苦辣,顾念每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尊重每一个企业的进退得失,谋划每一个城镇与村庄的春夏秋冬。现在的中国,在方向和道路上,它是坚定的。在风浪和险阻前,它是无畏的。在时代的考场上,它是勇毅的。身处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今天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唯有抖擞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不犹豫徘徊,不随风起舞,始终清醒最大挑战是什么、最大机遇在哪里?我们才能争取主动、与时俱进。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些年来,人们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积极予以传承并广泛宣扬,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也有些人仅懂得皮毛,便盲目崇拜,极尽溢美之词。还有些人仅晓得只言片语,便以“国学大师”自居,四处游说。更有甚者,“伪文化”、“泛文化”充斥社会,混淆视听,让人误以为复兴中华文明就是复兴儒家文化。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并非要单纯的复兴儒家文化,而是要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张载提出的“四为”思想,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千秋立言,方能万世不朽。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