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栏 > 新美育 >

聚焦美育“课堂革命”的案例:从整体到局部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上的应用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乔际宾 时间:2021-07-21

       随着教师教学模式的不断变化,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老师们的青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的确给教学带来了诸多好处,但是也存在不少的弊端。比如: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会浪费老师一部分教学时间:另一方面,自主学习方法不适合人数众多的大班式教学。根据笔者的实践,如果将课堂划分成整体和局部,再和自主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学效果会得到明显改善。

  下面,我来谈谈对从整体到局部自主探究教学法的认识。

   一、教学中的“整体”探知激发好奇心

  我们学画画都知道先整体构建一个大的框架,然后再从局部入手细致刻画。同样,这种方法也能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比如:在《爬升玩具》一课中,我先玩一玩爬升玩具,吸引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微课将爬升玩具的制作过程以及玩法进行拍摄,播放速度可以调节,让学生对爬升玩具以及本节课的知识点先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观看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没看明白的,这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一切发明创造来自于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们对新鲜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主要表现在好提问、好动手等方面。

  二、教学中的“局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在观看的过程中孩子们没看懂的,提出的问题可以看作是“局部”,解决的办法是让学生先思考,去找解决的办法,再分组进行交流验证办法的可行性,最后小组进行汇报交流,这个过程就相当于绘画中的“局部刻画”环节,问题如果还是得不到解决,教师就可以引导其他组的学生提出解决的办法,这一过程是有效的、科学的学习过程。

  如:《手形的联想》一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方式设计着,边画边玩手影戏。此时的教师也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为学生出谋划策,和他们一道快乐地玩着。环顾整个教室,平日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本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启发、小组探究等方式,开阔了思路,体验了设计制作的过程与乐趣,既掌握了方法又提高了各种能力。

  三、创新性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评价在美术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一节课下来的学习状况,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手形的联想》一课中,先让组内进行交流,鼓励他们的竞争意识。你认为谁的想法好?是否还可以改进?以“手形联想作品展”的形式进行全班参与投票,并提出建设性方案,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性评价。这样,每节课孩子们都觉得新鲜感十足,他们就会很专注于课堂,就连最容易乱的手工课,他们也有条不紊,最后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都努力做到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觉得作为教师能放手时就要放手,给学生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学效果明显优于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教学模式。


编辑:刘芝林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