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纪念路遥 >

因文学与路遥的初相识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庆 时间:2019-02-15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时间是一条永流不息的河,它会给岸边留下冲刷的痕迹。人脑也有一条记忆的河,留下重要的人和事。2018年路遥先生获得“国家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优秀作家”称号,勾起了我与先生短暂接触的回忆。

大约是1983年春夏之交的日子,我当时在西安北郊的红旗机械厂当工人。一天,厂工会的同志通知文学爱好者去参加一个培训班,大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回忆起来,联系人不是徐剑鸣老师就是杨天忍老师。因为只有他们当时的声望才可能请得动这样重量级的老师:王愚老师,李星老师,徐岳老师,白描老师,当然还有路遥先生,这是一个强大的阵容。

王愚老师是资深作家,上世纪50年代起从事创作,七九年重回《延河》,理论评论文章影响大;李星老师是人大五年学制六年毕业的文艺评论专业的资深老师;徐岳、白描当时文学名声也不小;路遥先生更是以《人生》一炮打响,随着电影的公演,妇孺皆知。

记得当时的讲课顺序好像是论资排辈:王愚老师是第一堂课,只有一节。其余老师都是两三天,一次两节。路遥不是最后,而是偏后。作家都是骑着自行车来,来回四五十里路。他们是否为了几块钱的讲课费,当时作家们的生活苦啊!

对于文学,我是外行,连“半眯儿”都够不上,但又喜欢得“瓜”。记得追过蒋子龙,追过谌容,追过王蒙。追蒋子龙时在人群中挤呀挤,也没听上课。追谌容晚上一人到她住的宾馆,从六点到九点,一定要见一面。她用钢笔写了一句“生活中有鲜花也有眼泪”我才回家。只是对王蒙写了毕业论文《春之声伊伊伊》,两次答辩才过关(论文标题实在想不起来)。那会儿有年轻的狂热,曾给刘晓庆主演的《原野》冒昧写过评论。但对于路遥,没有那么热情。因路遥来自农村,自己也来自农村,以为农村人只知道“小猪娃”。加上自己大学《文学概论》课也上过,以为路遥的《人生》离世界名著距离还很大,恰恰是自己的轻浅低估了先生的潜能。

路遥先生第一节课就是以《人生》开始的,同学们提问的焦点是:高加林是不是路遥?路遥先生拼命讲小说之所以为小说,其人物和故事是虚构的,不然就是报告文学。但大家似乎都想听路遥与刘巧珍的真实故事。我以为他们问题幼稚,心想:“一帮子啥水平?门外汉!”

陕北口音,半拉手因抽烟手指发黄,语音低沉,而眼睛有神,衣着时髦且人精神,这是我对路遥的第一印象。与人们传说的“坐在作协藤椅上像一堆破棉絮一样面无表情地晒太阳”的他完全是两个人。也许路遥那会儿还年轻,也许路遥知道师道要尊严。伟人都有常人的一面,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往往轻视了伟人。伟人的伟大在于思想,或在于关键时刻的与众不同。也因为这一点,我与路遥在第二天的课堂发生了思想交流。

第二天的课还是以路遥与高加林的关系展开的。路遥先生讲了他小时候冬天裤子后面有洞,不敢正面经过同学们的面前,老是顺着教室墙壁屁股挨墙才坐到座位上的故事。我想这些故事虽然苦情,但这是理论课,不应该故事性多应该理论性强。就把我提前写好的纸条传给了先生。大意是:能不能讲讲当今文学创作的大趋向?伤痕文学之后会出现什么时髦题材?如何产生与世界文学接轨的作品?问题提得突兀,提得大,路遥看了看,足足迟疑了三分钟。最后把内容念了一遍说:“同学们,这样的问题我能不能回答?”还是一阵沉默,问题不了了之。我已无心听课,想着我当时创作的第一部小说《账》。

《账》是我的第一篇小说,大约1万字,按伤痕文学模式来创作,小说的主人公“我”是在解放前参加八路军上抗大的老八路,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反动派欠了“我”一笔血账。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我”的母亲因“我”牺牲而无人照顾,又欠了生产队一笔透支款账。运动结束,我母亲看到一些健在的老干部官复原职,又去求老干部帮助解决透支款的问题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投出去就被退稿了。现在看来,它缺少向前看的眼光,有一种冤冤相报的味道。虽然这是生活中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它缺少对社会发展积极趋势的预判。

现在看看同样年龄同样经历的路遥先生,他是如何把握创作趋势的?《人生》的审美理念主要表现在:作者通过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给人一种痛惜感,充满着一种改变现实的期待和呼唤,要在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中,正视民族文化心理的衍变。通俗理解为改革开放形势下对愚昧观念的扬弃和对文明的呼唤,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

自课堂分别后,我与路遥再没有直接的联系。后来他的《平凡的世界》得了茅奖,对我震动很大。《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时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次路遥又被全国评为改革开放的代表人物,客观回答了我的文学创作趋向问题,也使我完成了对路遥先生从思想敬仰到人格敬仰的转变。再后来我有幸接触过路遥的一些档案资料和一些书法作品,对路遥更加敬佩了!

值得一说的是,我们那一代人追星,主要是对其思想光芒的追逐,并不同于现在人对有钱人或某影星的追逐,在别人巨大的光环下蒸发了自我。

路遥对于我,是老师,给我上过课。我之所以称先生,在于他虽处江湖之远,却有忧国的担当。


编辑:思羽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