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拂挲大地》显现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是文学走向新时代的重要成果!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

邢小俊长篇纪实作品《拂挲大地》研讨会专家发言辑录

发布时间:   作者:未知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专家认为:《拂挲大地》显现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是文学走向新时代的重要成果!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

邢小俊长篇纪实作品《拂挲大地》研讨会在京召开

专家认为:《拂挲大地》显现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是文学走向新时代的重要成果!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

 

2018年8月30日下午,邢小俊长篇纪实作品《拂挲大地》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成功举办。近五十位全国著名评论家、专家学者对长篇纪实文学《拂挲大地》现实性、时代性及其深远意义进行了研讨。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吴义勤主持大会。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钱远刚,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因重要会议未能参会,发来贺电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全国人大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西藏自治区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光明日报》原总编辑苟天林,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中国社科院政治研究所所长房宁,著名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白描,著名评论家、《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玉琴,著名评论家、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著名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徐剑,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王宗仁,《人民日报》文艺部原副主任王必胜,中国作协《文艺报》副总编辑徐可,《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中国作家》副主编高伟,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人民日报社《人民周刊》副社长程文静,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川,武警电视剧艺术中心原副主编丁临一,《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王国平,《中国报告文学》副主编魏建军等专家莅临大会,可谓大腕云集。

新时代文学要有新气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的要求。

与会专家指出:《拂挲大地》努力展现一个让人振奋的中国新农村的蓬勃图景,是文学积极参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全球的视野下,带有文学性和纪实性的“让礼村”,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国人大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西藏自治区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光明日报》原总编辑苟天林指出:《拂挲大地》会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

著名评论家、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为文学积极参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叫好。他指出:作家邢小俊通过实实在在的乡村振兴故事,一点一滴地报告中国农村摆脱困境,农民状况好转的消息,让人看到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未来的光明前景。长篇纪实文学《拂挲大地》显现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是文学走向新时代的重要成果!

邢小俊在《拂挲大地》中重墨描写的“让礼村”在哪里?中国乡村的困境的在哪里?

耀州古风犹存,新韵流淌。耀州,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纪实作品《拂挲大地》就是作者以自己的家乡----黄土高原上的耀州区为原型,从一个作家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古老村庄“让礼村”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故事,深层次揭示了一个贫穷山村与一个改革开放时代的深刻关系,揭示了乡村农民与土地的深刻关系,展现中国农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力量,从而突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深远的意义,也实现了一个具有时代精神意义的思想主题。

纪实文学具有鲜明的新闻性和浓郁的文学性,《拂挲大地》“正 篇”里大量描绘、溯源了古村传承千年的文化根基和神秘基因。反篇写在时代大潮冲击下乡村的变化,带着阵痛的变化。“合 篇”是整本书的主体所在,触及到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七权同确、脱贫攻坚、基层党建、返乡创业、乡贤文化、合作社、医疗改革、农村电商、文娱生活、搭伙养老新模式诸多方面,也是作家对土地体味思考最集中,最深刻的部分,发人深思、使人振奋、催人上进。

与会各位艺术家对《拂挲大地》这部散发着泥土芳香,又蕴含着丰厚乡村历史文化及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内容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纷纷表示,从这部著作中听到了时代的脚步声,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和深厚,看到了民族的过去和未来。相信这一本书会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 这本书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满着时代的精神。二是有着深厚的文明基因,对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阐述。三是真诚地体现着真情和大义。四是表现出了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良好的采写作风。作者面对土地和乡村几代人生活经历命运的真实记述,其情怀深挚,感受多样,思考敏锐,是从大地上生长出的现实文学之树。作者以透彻体验和经历的、富有烟火气的生命展露和诚情抒发丰富的陕西关中乡村生活情景及人物命运,非常具体并富有生动表现力,加之作者不事渲染且多准确形象描绘的语言文字,是一种个性别样的当代乡村生活书写,具有很好的史志文学特性风格和珍存价值。

记者了解到,繁荣现实题材创作,以文学反映新时代的新气象,一直是摆在广大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邢小俊是陕西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位优秀青年作家,他以新闻人的开阔视野,以作家的敏锐艺术感觉,在纪实文学领域辛勤耕耘,收获颇丰。他也是陕西省重点扶持的“百青”、“百优”作家,陕西省委宣传部“六个一批”人才,陕西省委组织部“特支计划”哲学文艺领域领军人才。历时五载,邢小俊以美好的作品回报时代给予的丰盛机遇,书写中国故事、表达中国精神,向新时代交上了一份思想性、哲学性、文学性、纪实性的优秀答卷!

 

附:专家精彩发言

 

苟天林:这本书会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

( 全国人大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西藏自治区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光明日报》原总编辑)

我坚信这一本书会在中华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

这本书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充满了时代精神。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专门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要弘扬中国精神;强调各级党组织要重视文学事业,要关心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生活和成长;强调文学艺术在我们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在我们国家的繁荣进程中,在我们人生的成长中,在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中,它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所承担的重大历史责任。这是党的要求,这是时代的呼唤,这也是人民的心声。而所有这些,我们在小俊的书中都能够感受到。因为它扎根在中国的乡村,扎根在我们成长的土地上,它说明的不是原理,不是道理,不是说教,而是我们人人能感受到的变化、发展和它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二是这本书有着深厚的文明基因。十八大以来无论在国际和国内都奏响了一曲中华文明的时代歌曲,小俊在这本书里面已经讲到了人类的四大古老文明,只有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传承至今。而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华文明的根本,中华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给人类的昭示,它是隐藏在中国这一块大地上,它是隐藏在中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的。 三是这本书里真诚地体现着真情和大义。什么是真情?什么是大义?我们看一看小俊同志和书中所提到的乡亲们怎样对待我们中华民族,我们脚底下的那一块土地的,我们就能感受到对国家,对家乡,对土地的那一种真情。这一个村庄里老师和乡村的先生是怎么搞教育的,外边来的客人是怎么样看待这个乡村的,而乡村的乡亲们是怎么样看待外边来的客人的,村头的一棵树,树上的那一个老窝,村里放药锅的那个地方和药锅的用法,这些里边都蕴含着真情,深情,都蕴含着为人之义,为家之德,都蕴含着我们民族的真情和大义。四是这本书表现出了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中华民族从《诗经》至今不乏文学家,艺术家,我们新一代更需要更多的更精粹的,更高尚的,更具有智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李炳银:《拂挲大地》具有珍贵的史志价值

(著名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此书最突出的是小俊对土地的情怀,对家乡的这种情怀,对人民的这一种关爱。这种写作的态度,写作的精神在今天的文学创作当中值得赞赏和肯定。小俊是在动感当中来感受这一块土地的,在动的过程当中看着这一块土地和它自己的生长,这个土地的生长,土地的变化,而不是像有些作品写的农村是一种死的,板滞的农村。它里边写了苦乐,写了艰难,写了农村生活的改变,城市化所发生的一些是是非非、曲曲折折的事情,但是写到了社会、生活,农村改变的这种大势。

社会发展需要纪实文学去记录,纪实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诞生、发展和繁荣,无一不是时代的产物。《拂挲大地》是信息量很大的一本书,价值在于它史志的价值,他这本书的书写,里面的村子不一定完全很对上号,但是他写的东西都是具有史志的价值,这种史志的价值,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农村在这几十年来走过的道路,农村人在精神、情感、生活过程当中经历的曲曲折折,生活的潮流的改变。

房宁:作者用脚底板丈量大地 记述时代

(中国社科院政治研究所所长)

作者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头脑,自己的笔来记述时代,记述人民的情感和我们的生活,使得这本书唤起大家一个共同的记忆。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做学问的方法,这个时代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的时代,所以我们就要用一些观察法、归纳法。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一个工作方法叫做“脚底板做学问”,这种调研的情怀或方法和小俊书写的情怀或方法都很契合------《拂挲大地》和我们一样,都是用脚底板丈量大地的,这种方法也是做学术的专家们需要向作家们来学习的方法。去年社科院一个调研,我们沿着京杭大运河,丈量大地,风里土里雨里,走了三千里。这路上专家们收获很大,写了很多笔记、随笔,出了本书名叫《素面朝天的中国》。我邀请作家们共同去感受我们的时代,去看我们的生活,相信大家能够奉献出很多精神的产品,留给我们的人民,留给我们的时代。

白描:平静的叙述 营造出一种乡愁的审美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邢小俊是鲁迅文学院的学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但是他能写出《拂挲大地》这本书,我还是感到很吃惊。所以我刚才见了面,我第一句话我跟小俊说:你多大了,你能写出这本书!

这本书通过很平静的叙述,营造一种乡愁的审美,我在读它的时候,思维被引导得很远很深。这本书如果没有作者那种深深的生命的记忆,没有作者乡村生活基本的而且深厚的经验储备,那么想完成创作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这种生命记忆,深厚的农村经验的,乡村经验的基本储备,在这本书的写作当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小俊真是有心人,说明他从小就是个极有心的孩子,把自己所看、所思、所经历都化为他生命的营养了,他成为作家以后这些营养反过来滋养他。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他自己的基因,它是从里向外散发的东西,它是从生命里边膨胀出来的东西。我觉得不是谁想写就能写出来的,不是你从外面用多大劲,在那个村子里住上一年两年就能写出来的。

这本书着笔很小,就写一个村子,在耀州区那么偏远的一个地方,写一个非常有故事的村子,写了这个村子的一些故事,大的小小的故事,牵扯到这个村子的历史、现实,村子的骄傲,村子的痛苦,村子的欢乐,村子的涅磐,作家从天地、山川、台原、树木、河流,写到人,写到牲口,写到生产工具,写到生活用具等等,写得洋洋洒洒,写得汪洋恣肆。这一些东西,都化成他写作的一个素材,变成他研究、琢磨的生活对象,写作的对象。

白烨:勾勒出乡村振兴中一种新秩序的形成

(著名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小俊这个《拂挲大地》是个很接地气,很厚重的文学作品,目前写农村的写扶贫写乡村变化的作品非常多。但是小俊的作品非常有个性,他比较沉静,比较从容,比较细节,而且有那一股诗意,有比较好的文学品质。

我感受有两点:一是这个作品回望故乡,亲吻大地。这个印象特别深刻,作品在很多方面表现了作者自己对于乡村的认知、感受、体味。比如说让礼村的土地,人跟土地是什么关系?二是他勾勒出的乡村振兴其实是一种新秩序的形成。当下农村的发展、振兴不是简简单单的我们所理解的生活方面的发展,经济方面的繁荣,邢小俊勾勒出的乡村振兴其实是一种新秩序一种新风尚的形成,它包括了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包括了经济、文化,甚至预示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兴起。另外,《拂挲大地》写出了当前的乡村变化是一种内在的变化,是一种由自然状态向自觉状态过渡的变化,是乡村自己发生的变化,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更有它主体性、内在性。

程文静:庸常的生活被提炼出来 充溢着诗经的美

(人民日报社《人民周刊》副社长)

邢小俊用新闻人的视野凝视世界,在凡俗的生活中敏感地发现蓬勃的力量和新的美,让礼村庸常的生活在他的眼中充满了哲理,被提炼出来,使得整本书充溢着诗经的美。邢小俊笔法独特:他用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几乎可以忽视的细节,集结起来承载乡村在这个时代发出的呐喊,所有故事总会讲完,而大量被忽视的俗常细节构成的这本书里,字里行间体现出的哲理的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比如他说“这个村庄其实就是许多绳索串联在一起,比如井绳,拴牛羊的绳子,脖子拉的套,男人女人皮的布的腰带,没有这些绳索村子就散架了”,乡村何曾不是绳索,一头拴着历史,一头拴着未来,日复一日的炊烟,缠绕在乡村的期待上。 比如在《匠人的背影》一篇中写到“石磨盘,牛槽、马槽本来就在大石头里,我不过是把它周围没用的石头敲掉,把它们拿出来而已”,充满哲理意味。万物都有它本来该有的样子,应该让它回归它本真的样子。书中大量的类似的哲理思索,其实是作者自己平时对生命深刻而长远的哲思。自然节律,无法抗衡,唯贴其机理,顺势而为。他说,人这个生物也要顺其自然,跟着太阳走,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乡村也代表了自然,城市灯火通明,乡村却仍然秉持着日落而作,日出而熄的守则,只要是在天地的运律里顺势生长着,只要顺应上天的节令,淳朴的诗经之美就汩汩地涌泻了出来。作者以它的时代性给读者展现一个让人振奋的中国新农村的蓬勃图景!用它的文学性给读者展现了一种罕见的《诗经》美学。

顾之川:中小学教育期待优秀文学家的参与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邢小俊的作品往往入口小,但是深,以小见大,就像我们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这个小口进去,豁然开朗,另外一个世界。

我是编语文课本的,工作就是跟文字打交道,必须广泛地阅读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把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好的作品,按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段,编进学生的语文课本,编进学生的课外读本。我们的中学生长大后不一定都当作家,从事文学创作,但是文学素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的,中学生需要通过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真善美的追求和他的艺术审美素养,所以语文教材中选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同时,我们的教育也期待着文学家的参与,当前国家的教育正在推进现代化,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龙头,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评分为抓手,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到高考都在进行改革,也期待着文学家的热情参与与大力支持,多给我们提供优秀的作品。

王必胜:全书透出一种强烈的社会忧思意识

(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副主任、评论家)

小俊去年在这儿开了《居山 活法》的研讨会,今年又出了这部《拂挲大地》,那本是写山,这本是写地,那本写个体,这本写群体形象。一年之内从山到地,从个体到群体,很不容易。

现在书太多,但是你真正想读的书不多,包括一些名家的书。刚才前边有专家问到小俊的年纪了,那么年年轻轻,写出让我们有阅读欲望和期待这本有创意,有创新厚重的书。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让礼村,写出让礼村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写出新时代农村发展当中的变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中,我们如何更进一步的现代化,整本书中有一种很强烈的忧思意识,第三部分以“合”的方式写出农村的涅磐,不同凡响。

徐可:《拂挲大地》继承了《诗经》所开创的中国文学之抒情性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文艺报》副总编辑)

拿到书以后,我是觉得很震撼,是很厚重的作品,这个厚重当然一个是它的体量,当然重要的是它的份量。我当时冒出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对待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们现在写农村也好,写故土也好,作品很多,但是有两个倾向。一是歌颂派或者叫怀旧派,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式的;另外一个就是苦难、饥饿、贫穷、斗争……小俊这个作品,我看完以后想到一句话就是——我们必须向大地致敬,这也是我想写一篇评论的标题。

这本书继承了《诗经》开创的中国文学的抒情性,是一种思念性的散文,它这种贴近性,不是说泛泛的去谈他的家乡,而是说贴近我们这个叫“让礼村”的现实,偏远农村变化的现实来写。

王宗仁:让礼村的泥土喂养起来的一个作家

(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我对小俊这几年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奉献给大家很佩服,他是我们陕西作家里面写农村快速成长起来的一个作家,祝贺他。我之前也读过不少小俊的书,我特别喜欢他那本《泼烦》,有陕西人的生活。他最近这几年创作的成果,不可小看,这在他身上体现的比较突出。他以一个村庄来写农村的变化,这很好。你写了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

小俊有一个特点,他的写作,不管他过去写的那些,他这个双脚一直不离开他的乡土,他站在泥土里面写作,这是非常可贵的。因为他自己就生在这个让礼村的土炕上,所以他是用这个让礼村的泥土喂养起来的一个作家,他一直都是这么一个人,灵魂和身子都不离开这里。他的这一部作品很明显能看出他就站在这个村里写,他不是站在村外面写,这是我感觉非常非常突出的。

我特别喜欢他写的这个让礼村的狗,他写得很好,虽然它这里面有想象的东西在里面,但是它很真实,很好的。我就说这种细节,你如果一个作家没有把自己的脚,自己的心,自己的手伸到乡村的泥土里面,这个东西写不出来,虽然这个里面有渲染,但是使你感到很可爱,很可亲。

张陵:《拂挲大地》显现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是文学走向新时代的重要成果

(著名评论家、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

这部作品,从一个作家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古老村庄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生动故事,深层次揭示了一个贫穷山村与一个改革开放时代的深刻关系,进而揭示了乡村农民与土地的深刻关系,展现了中国农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力量,从而突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深远的意义。

《拂挲大地》这部作品由作家邢小俊来完成,让我非常欣慰。他创作量很大,但我读得不多,之前只读过他写终南山居士们生活的《居山活法》。而现在这个题材表现的是中国农村农民怎样辛苦艰难过日子的内容,态度应该非常入世。两个题材之间思想要求差距很大,作家要完成思想的转变并不容易。不过,从《拂挲大地》看,作家很好地完成从出世到入世的思想转换。从对一种活法的自然欣赏到对乡村生活,人民命运,国家战略的关心,不仅是生活态度的进步,更是作家创作思想的大进步。只有这种进步,才能写好《拂挲大地》这样重大主题的作品。因此,我们不仅要为作家思想格局的突破感到高兴,而且要为文学积极参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叫好。

作品以散文化的深沉抒怀的笔调描写出古老乡村土地田园之美,传统之美,传递出作家对土地的爱与敬畏之心。这部分写得深写得透,关系到作品主题的思想文化厚度,很有概括力。作品的第三部分也就是主体部分则更多地描写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农村的拯救与复兴。正是由于中国农村的危机,已经深刻影响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途命运,才显现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作品通过实实在在的乡村振兴故事,一点一滴地报告中国农村摆脱困境,农民状况好转的消息。作品引导我们去把“乡村振兴”与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看到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未来的光明前景。正是在这些关系的处理过程中,《拂挲大地》成了一部具有古老土地情感和温度的优秀纪实作品。

刘玉琴:“让礼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正确的证明

( 著名评论家、《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作品通过一个村庄来展示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和蓬勃之美,这个村庄不仅是耀州的和广大农村的缩影,它也是当代中国农村发生剧变,乡村振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正确的证明。

关于这本书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点,一是它的文学性和新闻性的这种有机结合所产生的独特价值。作为新闻来说它是客观的、冷静的,迅速捕捉、及时反映,这体现作者的敏锐性。作为文学,它又是鲜活的,又是凝练的,又是理性的,还是开放的,它有充满诗意的描述,还上升到哲理的高度,所以这本书可以见到作者的思考力、判断力和文学功底,这是他在这个书里面表现的独特的价值。二是作者在这本书里面,对这个让礼村做了一次出去和返回的深度扫描。邢小俊抱着一种坚定的希望,就像他书里写的:田野上有逐渐回归聚拢的人心,大地上人们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正在被重新定义。

中国人民需要一个蓬勃向上的新梦想的伟大复兴,而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思想,需要信仰,需要作家要有超拔之志,要有重新建构生活的勇气,提炼平凡琐碎却又富有诗意的生活。作家要有捕捉新的生活经验的能力,要能敏锐发现生活中渐成趋势的蓬勃之美,探索社会的进步,展示时代的发展脉络,思考国家的大政方针,以更宽广,更前沿的视野记录时代的波澜,是我们应该负起的使命。对农村和生命永恒简单而最朴素的深刻揭示,我觉得这一点是邢小俊独特的思考和独到之处,他将整个世间浓缩进一个村庄,由人物故事的实上升到生命感悟和探究的虚,邢小俊对文学作品样式的深度和拓展书写,进一步扩张了文学的诗意空间。

高伟:纪实性作品中注重文学性 散文写作中注重纪实性

(《中国作家》副主编、著名评论家)

从去年的《居山活法》到今天的《拂挲大地》,两部作品我都读了,给我的感受是,我觉得邢小俊是一个非常有情怀,非常接地气,非常有抱负,非常有时代担当,还有对现实追求的这样一个作家。

我觉得他的这种在纪实性里面非常注重文学性,非常有诗意的笔法,给我很深的记忆。这一部比上一部更加有内心性的视角,会有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就跟白描先生说的,这一部是从内往外的一种,膨胀出来的东西,这这些东西是无法取代的这么一种东西,一种品质,一种价值感。我觉得在我有限的记忆中,纪实性作品对于文学性的追求,邢小俊是非常突出的。

同时,在散文写作中,他作品的纪实性品质也是非常突出的。一方面他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的意识担当,将现实的因素尽可能的接纳入他书写的这种视野之中。另外一方面他又格外的注重用诗性的文字来表达和呈现时代的真实性。各位老师说的我非常同意,我非常想说的就是在阅读中感觉到,他有一种对纪实性文学的一种自觉性的探索,这个在当下无论是报告文学作家也好,或者是纪实性散文作家也好,他这一点是非常突出的。

他作品的纪实性体现在在追求内里的实质的真实,不拘于具体的时间、地点,刚才说了是虚构的也好,报告文学也好,或者是散文也好,我觉得这个不重要,它是带有一种,追求一种内在的内里的实质的真实,我觉得什么是真实,我觉得没有不含情感体验的真实,没有不指向时代性意义的一种真实,所有的真实都带有主体性。所以如此我理解它的纪实性的意义是指向社会、文化、历史的,正因为如此,他这个书写具有一种实质性的价值。他在生动描写追求一种整体的真实,一种抽象的真实,细节上是真实的,生动的,有活气的,整体上是高度概括的。他用他农村充沛的情感做底,用朴素而又灵性的文字做画笔,描绘出我们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中国农村的这样一种样貌、图画,带有一种朴质,又有一种诗性的接地气的这样一种文学性笔法。尤其是书中前一部分的《古腔》我觉得写得非常好的一个东西。总之,我觉得散文或者报告文学中间,非常需要有小俊这样的文字,至于在定位报告文学还是散文,我觉得这都不重要。

徐剑:《拂挲大地》是现代版的“《长物志》

(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这绝对是要在一个很安静的,焚着香,泡杯茶慢慢来读,慢慢来品的作品。

品我们的关中农村,真的很好。概括《拂挲大地》几个特点:一、它是现代版的“《长物志》”。比如说第一部分的时候我说怎么敢这么样大胆的去写,这是散文的笔法,写的全是物,一景、一窑、一人、一树都是做了充分的展示。像《长物志》一样,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均有涉及,汲古探新。

二、它是“关中版风景画”,农民画。特别是中间第二部分,我又觉得把它说农民画可惜了,真的是关中风景画,这一部写的绝对不亚于那个梁庄,它是真的好,比如文中大民的“三亩七分地”,那篇太好了,三亩七分地,把我们的历史,把我们的土改,把我们的人民公社合作化,把我们的分田到户,把我们的拆迁,都在那三亩田里面,太好了,以小见大。还有杀狗,我说我看刘平安写的《杀狗》,然后我要看看邢小俊写的《杀狗》,真的写得好,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眼睛湿润,狗太忠诚了,对主人那么的忠诚。最后我们残忍的打狗队,那个熬狗的锅,它在一条狗的命运当中可以看出我们这一种拆迁,我们这种所谓的小城镇化,我们这种所谓的房地产经济对中国农村的那种吞噬。我后来就觉得真的是一个中国乡村一条狗可以看到这个中国乡村文化的消失,中国乡绅文化的消失。

虽然它像散文,虽然它像纪实,但是我觉得它是纯粹的问题报告文学,但是写的非常微妙,这种拿出去让人看了以后,仍然还有扼腕长叹的感觉,就是对我们文明,乡村文明消失的长叹。

丁临一:内容的丰富与作者的博大奠定了这部作品的基本品格

( 著名评论家、武警电视剧艺术中心原副主编)

邢小俊报告文学以纪实散文的形式去描写,讲述关于大地,关于农村,关于当代农民的故事,这首先是我最看重的,在我看来这首先是一种坚守真实性品格的庄重承诺。现在农村怎么样,其实大家非常关心,小俊通过这本书我来告诉你农村是什么样子,而且他坚持是报告文学,那他就坚持告诉你这是真的,我是为我的文字负责的,这非常可贵。

《拂挲大地》以望、殇、归的形式结构谋篇,全景式的赋予历史纵深感的书写大地,书写让礼村,书写家乡的父老乡亲,作品的信息量极其丰富,传统的乡村部分,其中许多内容绝非直接的观察采访可以得知,比如古腔、工具、匠人、节令、营养等等,穿越时空,历久弥心,毫无疑问堪称具有史志学方面的价值意义。乡村部分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令人撕心裂肺的沉重故事传递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切肤之痛与悲悯情怀。振兴中的乡村部分则不厌其烦,细致入微的记述了从基层党建到扶贫攻坚,生态恢复,游子返乡,乃至医疗卫生、文化生活,搭伙养老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发展。并且“在春天”这样诗性的语言表达出信心和向往,我觉得不妨可以说《拂挲大地》内容的丰富与作者的博大奠定了这部作品的基本品格。

作者把“只有告别愚昧才能创造新生活”的理念传递给故乡,传递给父老乡亲,我认为这正是一个清醒的,有作为的当代报告文学作家的理性担当。通过回望与前瞻,《拂挲大地》真切而深刻的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农村的厚重历史与广阔未来,乡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大地是我们的母亲家园,振兴乡村的伟大战略目标,仍然任重道远。所以我觉得这部书的问世恰逢其时。

王国平:《拂挲大地》价值可能是多层次的

(《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评论家)

在读这个作品的时候,特别感受到很强的一点,就是“拂挲”这个动作,当时我就想说在动作的时候,它是一个很轻轻的抚摸,可能会带有一种目光,这些都显示着作家对土地的真切情感。

写乡土题材一般是“牧歌式”和“挽歌式”,那么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拂挲大地》以“正、反、合,望、殇、归”的形式谋篇,第三部分“合篇”中细致入微的记述了从基层党建到扶贫攻坚,生态恢复,人心聚拢、返乡创业、医疗卫生、文化生活,搭伙养老等方面的变化。我觉得书的最可能落的点还是放到第三个部分上,第三部分找到了希望,找到未来的一种更大的可能性。

前段时间我去参加“机器人大会”,机器换人,智能化,所以大量的农民工可能会失业,失业的话他们可能城里留不下来,那农村回不去,他们要回去,那回去的话,乡村振兴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路径,我觉得可能第三部分确实在处理上有一些过多的这种新闻的方式,但是这个路径确实是对的,对国家的整个发展来讲,最后还是要回去,书最后落到第三个部分上,这是比较契合实际的一种路径,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它的价值可能是比较多层次的。

彭程:“让礼村”储存了中国乡土社会最基本最核心的基因密码

(著名作家、《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

我从他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作的一种丰富的可能性。小俊他是生活在耀州的乡村,从童年开始生活的积累成为他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我忽然想到文学上的一个很普遍的一个命题,就是童年和作家的关系,如果我们拿小俊作为一个个案研讨一定会有发现的。这个作品它实际上是描写了乡村的一个几十年的变动,接续时空、传承文化、负载情感、讲述变化,讲述变迁,小乡村折射大社会,这个让礼村是中国乡村的一个样本,这个小村庄身上储存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基因密码。

我还觉得这部书结构很有特点,正篇是一幅全新的图画,让传统农业文明中那种最深厚的内涵,最微妙的那种美,用一种比较平淡然后又是富有表现力的笔法比较充分的表达。反篇写了在时代大潮冲击下乡村的变化,这种变化本身它是带着阵痛的。几千年稳固的生活方式,十年内给打破,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人际关系的变化,人与土地有过去的和谐的那种关系变成尖锐对立的关系,造成了环境污染,激素催大的产品,人与土地的这种关系疏远甚至切断带来心灵的无所附着感,所以他写了打工人无根的那种漂浮感,写了老年和父女,有孩子留守的空心村,写了那么一种很不妥贴的那样一种心灵状态。在合篇谈到了乡村振兴计划,新农村建设,试图今天重建人与自然的这种正确关系,如果说我们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看到了历史的厚重,传统的坚韧,那么在这一部分,更多的看到这个时代的律动,时代的步伐,时代对于生活的强烈的撞击。

这本书艺术表达的特色我感觉到很好,属于中国传统美学的那样一种审美属性,很含蓄,笔调从容舒缓,言近意远,言有尽而意无穷。我觉得这个作品确实是很难得的一部作品,能写到这种份上已经是相当不容易。总之这是一部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作品。

李朝全:农村正在生发的一种新机和生机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家乡是一种文化,他要写乡土中国,乡土中国也是一种文化,农村也是一种文化,那么我觉得小俊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聚焦的就是生活在我们每个人身体里,家乡的文化,家乡的历史,或者说小俊要写的就是那个《诗经》里描述过的家乡,这么一个家乡的文化和历史。另外,小俊写作的结构是非常有意思的,他实际上是采用了一种时间轴的结构,他写的空间是固定的,就是这么一个很小的村庄让礼村,然后他采用了正反合三篇的这样一个方式,正篇是回望,是怀,是怀念,怀旧,是思念的这样味道,是对传统历史的一种回溯。反篇,也就是殇这一篇里头,我认为他写的是农村之痛,写出这个农村之痛,是写问题的,写我们农村所存在的危机的,比如写彩礼,人虫大战、拆迁、传销、溺亡、垃圾场、背井离乡、陪读、进城、孤老、打工等等,都是当下乡村或者说正在消失的过去的那个村庄存在的一些历史的问题。那么合篇实际上写的是喜,从怀到痛写到喜,也就是写到新事物,这个新事物是不好把握的,因此大家觉得读的时候不太过瘾,合篇我认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回归跟上升,就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作家自己说的向上的力量,他要写的是这种草木共生的生态文明,写新乡绅,写党组织的建设,写第一书记,写返乡创业,写百姓议事堂,写虽礼制度的变革,厕所改革,搭伙养老,文化广场合作社,让数据路路等等,这些都是农村的新事物,新生的东西。因此我觉得这样的一个结构体现了作家独特的匠心,他实际上写的就是农村生长的一种新机,或者说正在生发的新机,新的这个生机。

魏建军:乡村振兴对这部书是一个开始,这部书的答案远远还没有完成

(《中国报告文学》杂志副主编)

这部作品,这种“拂挲”感觉,我就感觉到一个作家他内心深处的大悲悯,内心深处的格局。一个有大悲悯心的作家,他用报告文学的方式关注现实的农村之殇以及思索包括这个村庄它未来会走向哪。作品的这种衔接性为何在第三部分不好了呢?这是因为这个作家在写作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怎么转变,如果这个话语的转换要是转换好的话,后面的表达会更加精彩。再一个就是写到第二部分“殇”的时候,我觉得殇得还不够,因为它这种悲剧性,村庄的这种疼痛感还需要再加强,后边第三部分时我觉得也是最考验一个作家思想性的时候。

思考中国的农村的未来,我们要建立美丽乡村,我们的让礼村我们要振兴什么,一个作家心灵深处当你用报告文学的方式“拂挲”它的时候,你的这个村庄就不仅是个人的村庄,而是中国村庄的一个缩影,那么这个村庄要给我们提供一种可能性的方向,可能性的道路。乡村振兴对这部书是一个开始,这部书的答案远远还没有完成,我希望就如书的结尾所说那样:心胜则兴,心败则衰,让我们怀着春天的希望继续把建设美丽乡村,建立富饶乡村,建设像《诗经》里那样的乡村的道路走下去,探索下去。

 


编辑:金苗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