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张新浩。今年春花烂漫的四月,我刚从北京回到故乡扶风县。县委宣传部、文化局组织我们十几位家乡文友赴扶风县北境美丽的野河山采风。

悠悠乡情觅金玉 --读张新浩散文集《仰望绛帐》有感丨汪润林

发布时间:   作者:汪润林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张新浩。今年春花烂漫的四月,我刚从北京回到故乡扶风县。县委宣传部、文化局组织我们十几位家乡文友赴扶风县北境美丽的野河山采风。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张新浩。

今年春花烂漫的四月,我刚从北京回到故乡扶风县。县委宣传部、文化局组织我们十几位家乡文友赴扶风县北境美丽的野河山采风。那天细雨时滴时停。我们在烟雨朦胧中游了野河山,傍晚我回到家中,忽而有人敲门,我开门后,一位中等个儿,文雅质朴的中年人站在我面前,原是一位同往野河山采风的文友。在山上时人多,我未问及他的姓名。我即请他进屋,一席倾谈,方知来者就是张新浩,他在扶风绛帐工业园管委会工作,任规划局的局长。我便肃然起敬。作为一位政务繁忙负责工业经济的行政领导,却于百忙中热爱文学;更感动我的,是他质朴诚恳、平易近人的作风与对文学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

两日后,我应他之邀去绛帐祥谈。此时,他送我他新近出版的关于绛帐文化的散文集《仰望绛帐》。回家当夜,我认真拜读后,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倍增,这部佳作中的一篇篇隽秀优美的散文令我陶醉。我兴奋家乡又出现了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兴奋我有缘结识了一位颇有文采的文友,更兴奋在家乡扶风县的领导干部中,竟然有人如此喜爱文学、写出如此优美的散文佳作。

绛帐古镇

我很少写散文,对散文是个外行。然而,张新浩的散文集《仰望绛帐》深深地感动了我,其原因如下:

《仰望绛帐》挖到了一座金矿

作家作品的第一要素是发现生活。每个人每天都在生活的大海中游泳。然而,作家要想写出感人的作品,必须善于发现生活里的金、玉矿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家如果没有发现生活中蕴含的有价值的素材,即金、玉之矿,纵然有多么高的写作技巧,也是难以写出佳作的。故而,作家创作作品的第一要素是发现,第二要素才是表现。张新浩的散文集《仰望绛帐》我觉得之所以好,首先在于他发现、挖掘并描写了“绛帐”这座金矿。这不仅仅是因为绛帐是张新浩出生、成长的如母亲般的故乡,更因为绛帐在中国古今几千年历史,特别是文化史上拥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绛帐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镇,昔时是西安与宝鸡之间商贸往来的最大的中转站,市井繁荣,手工业、商业贸易、人文往来并兴。因此,从两汉考察,张骞、班超先后两通西域后,绛帐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更重要的是:中国继孔子之后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东汉大学者马融的故乡就在这里。而且,马融在他80岁高龄后回家乡在绛帐大办私学,设高台、挂绛红色纱帐讲学,培育出众多中华历史上的俊杰人物,为此留下了“绛帐传薪”的佳话,成为中华历史与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马融当时向学生讲学的许多内容与党中央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对于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中国梦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文学家教育家马融


 

张新浩散文集《仰望绛帐》中所有文章都是以绛帐古今人文为题材,有写绛帐历史的,有写绛帐现代生活的,有写绛帐古今名人的,有写绛帐风物人情的……篇篇都凝聚着绛帐文化的魂魄。因此,我觉得张新浩是发现并挖掘到了一座艺术金矿。绛帐应该大写特写,绛帐大有写头。张新浩的《仰望绛帐》既是一幅绛帐几千年历史的记录、又是绛帐近现代社会的人文与风情写照。

《仰望绛帐》写得非常真挚

文学作品的动人在于所表现的内容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生活,而且具有真情实感。张新浩的散文和他的人一样真挚而赤诚。《仰望绛帐》中的许多篇文章是写历史的,特别是写东汉大文学家马融的文章最多。这些文章每一篇都再现了当时历史真实的人物精神,人物命运,人物贡献,或是历史风貌,历史特点,社会风范等等,给人以深厚真实的历史感。《仰望绛帐》中还有多篇文章是写现代生活的。在这些文章中,张新浩一方面能捕捉现代生活中最动人的代表生活真实的人和事,又能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把文章写得富于时代特色,写出了当代绛帐人民在时代前进中的昂扬、奋进、创造、拼搏精神。例如《把日本战犯送上绞刑架的人-罗集谊》,写出了绛帐人罗集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绛帐文化推向世界级讲坛的人-王建中》,写出了绛帐现代民营企业家王建中在披荆斩棘大办企业的同时,又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贵精神。《书写故园的文学大家-张浩文》,真实地写出了绛帐籍全国著名作家、海南省作协副主席张浩文创作在全国引起重大反响的长篇小说《绝秦书》的顽强精神与《绝秦书》的重大艺术价值。《黄土文化的播种者和耕耘者》,写出了绛帐籍著名作家王世雄热爱故乡黄土文化的悠悠之情。张新浩的上述散文篇篇都是绛帐古今历史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真情灼灼。可以说是为历史而写,为时代而写,为人民而写。这些散文,比起如今文坛有些长期住在城市高楼大厦、脱离民众、脱离生活的作家写出的那些无病呻吟的文章,应该说是其精神价值与艺术价值都有意义得多。

《陕西日报》刊登的书讯


 

张新浩的散文写得很有感情

情,是文章的精灵。散文,尤为重情。文章是真情的流泻。古人云:文如登山则情满于山;入海则情溢于海。许多文坛大家云:无情难成文,无情不成文。无情硬“作文”,其文必然虚假、干涩、无味、做作、虚伪,更不会动人。我读张新浩的许多篇散文,都被他笔端下流泻出的真情所感动。例如,《绛帐,那个风流的古城》,作者以边叙边议的笔法叙写绛帐的悠悠历史岁月,笔下无不流泻着对于家乡绛帐悠久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眷爱、追忆和崇敬之情。又如《语录塔和绛帐台》中有一段如下描写:“语录墙能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虽说语录墙建的位置不当不正,但地方上的头头们没有一个人敢把它拆了……2008年春光村还对语录塔进行了一次整修,加固了墙身,重修了墙顶,上下粉刷一新……”这是一种怎样的复杂而真挚的情怀啊,可谓追忆、苦涩、怀念……万感交集,令人感慨万端,真谓之言犹尽而情未尽,万语千言难道出这段美文中的复杂深情。我读到这里,不禁潸然溢泪,泪为何来?说不出,道不明,但止不住。一切尽在不言中,我觉着,此情此景,方为妙笔生花之处。张新浩是很会捕捉生活中的“这一个”的,但愿他的艺术妙笔再多生出如此动人之花。张新浩的散文的动人之处还很多,如他写的悼念青年作家汪振群、悼念我县优秀教师魏永昌的文章,我读着,曾几次潸然泪下。

赠送给莫言《仰望绛帐》


 

张新浩的许多篇散文都写得很美

美,是一切艺术的最高追求。文学作品的基本功能是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我读张新浩的许多篇散文,觉得处处展示着美之灵妙。张新浩的散文,有的如汨汨清流,有的像白云片片,有的蕴含土香土色妙韵,有的绽放出乡花淳美。例如:《致我梦绕魂牵的故园》开头写道:“出了绛帐老城南门楼,往南走不到二里路,就看到渭河冲积形成的以个二三米高的土崖,下了土崖的缓坡往西一拐,是一个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文中又写到:“村子的布局规整,正东正西三条街道,东、中、西三条南北巷,庄子的位置大多为坐北朝南……”这几段描写,使我不禁想起沈存文笔下的湘西乡村的乡情乡景描写,使人感到那样真实而质朴,土色土香的渭河沿岸的田园村落是如此悠然淳朴而美妙,如果你走进这些村子,一定会如饮古老的乡村美酒一样甘醇!再如:《桐树开花满院香》,又将梧桐树与桐花盛开下的故乡老宅写得真挚感人、荡气回肠,让人止不住潸然泪下。

六易其稿,披阅五载

我读罢张新浩的散文集《仰望绛帐》不久,正好扶风县委宣传部、文广局举办的“野河山采风征文大赛”评奖揭晓,张新浩的另一篇散文《贵妃梁漫笔》与我写的一篇拙文同时获奖,据说奖还是请宝鸡市的作家、评论家评的。我两的散文又同在《扶风文化报》刊出。我和张新浩真可谓友缘、文缘、文情深深长长永永远远也。

我曾建言张新浩再学习古今散文大家之作,使他的散文再攀散文艺术灵妙圣美之高峰。祝贺他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文学佳作。

作者简介:

汪润林:男,陕西扶风人,著名作家、戏剧家、民间文艺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周原风》等。


编辑:职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