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如洗,白云悠悠。山峦起伏,绵延一道绿色屏障。几缕炊烟袅袅,盘旋上升,炊烟下现出白墙青瓦的房屋,耳闻隐隐约约的鸡鸣狗吠之声。上山的路蜿蜒而宽阔,山上茂密的毛竹,在风中泛着波浪。裹紧棉衣,抵挡春寒料峭,吮吸着负氧离子,且歌且行。

茅塘古村

发布时间:   作者:王群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蓝天如洗,白云悠悠。山峦起伏,绵延一道绿色屏障。几缕炊烟袅袅,盘旋上升,炊烟下现出白墙青瓦的房屋,耳闻隐隐约约的鸡鸣狗吠之声。上山的路蜿蜒而宽阔,山上茂密的毛竹,在风中泛着波浪。裹紧棉衣,抵挡春寒料峭,吮吸着负氧离子,且歌且行。

近了,近了。江南的古村茅塘。村口,两条道,盘旋而上的车道,便捷陡峭的石梯道。仰视“1”字排成的几十个石阶,凝重的铁色,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似乎在守护着村庄的纯真年代。拾级而上,石阶凹凸不平,要小心翼翼。走五六石阶,气喘吁吁,需却步歇息,再行五六石阶,如此往复歇息,才能至古村的制高处。道口两棵古老的银杏树直挺而立,枝条在风中舞动。那皱纹深老的年轮,记载了古村岁月的轮回。道旁一座旧时的木屋,朱红褪去老成深色,雕花门窗紧紧关闭,让谁望而却步?我踮起脚尖向里探视,门窗严严实实,遮蔽了双眼。但不能遏制我遐想的思绪……在那隔世的时光里,可曾有个留守老屋的女子,痴痴地等待新婚不久的郎君,他去追随新四军的队伍,杳无音讯,一直未归,辜负了古村一往情深的爱……

在战争的年代,茅塘曾经驻扎过革命的军队,是红色老区,这里的山水村庄,一草一木,留有过去的印记。村边的山上,毛竹成林,乱石丛生,千奇百怪,一块大石突兀而立,红色大字“将军台”醒目,似在讲述一段不寻常的故事。一九四五年四月,粟裕的部下岳主任带领一百多名新四军战士,从安吉而来进驻古村,村庄静寂,天色已晚。为不扰民,全体官兵不顾疲倦劳顿,宿营山上。翌日清晨,高高的巨石上,岳主任站在那里,嗓音洪亮,强调军纪,大家一起背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声音飘在晨曦的雾岚里,和着松涛竹韵回荡在大山里,又嵌入到战士们的心底。茅塘人为纪念新四军,把巨石称作“将军台”。

新四军被服厂,隐藏在古村里,徽式建筑,白色高墙头耸起,给浴血奋战的战士遮风挡雨。黑色木门镶嵌于厚墙里。墙外潮湿的地上铺着苍老的青苔,散发出岁月的霉味。滑腻腻的泥土留有蚯蚓的痕迹,星星点点的小花绽放在草丛里。墙上留有“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战到底”“拥护领袖”等模糊的字迹。展览馆陈列着简陋的漂染工具,铁锈斑斑的缝纫机,灰尘覆盖的汽油灯,泛黄的老照片和图表文字,墙上挂着灰色军衣……这一切记录着新四军战士和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点点滴滴。

沿着仄仄的木楼梯,“咯吱咯吱”爬上去,梁木上雕有凤凰扑牡丹的图案。阁楼呈“0”形,屋檐低矮,几束光线,从小小的木格窗棂里偷偷钻进,使这个隐敝的空间里有一点光亮和活气。我似乎听到了嗡嗡叽叽的声音,叙说着战火硝烟的年代。一九四五年,粟裕将军率新四军第一军主力南下成立苏浙军区,取得三次浙西反顽自卫战的胜利,期间,第一纵队在余杭西部山区整训,随军被服厂就设在茅塘古村。一百余人的战士,女战士占三分之一。当时从临安运来白布,买来灰色染料。艰苦的条件,只有因地制宜,用村民洗澡烧水用的塘缸(浴灶)作为染缸,把白色染成灰色,这些布匹,被一双双巧手制成军衣军帽,棉衣棉被。除此还有绷带皮带。运输工具仅有两匹马两头驴,那时没有公路,更多的是战士群众肩挑背扛,运往各个部队。在这木制的阁楼里,在汽油灯的白光下,战士们怀惴着憧憬,脚踩底板,低着头弓着背,眼神专注,细细密密,走线飞针。他们不分昼夜,轮流换班,缝衣纳被。渴了站起喝几口水,累了站起捶捶腰背。胜利的史册上有他们不为人知的功绩。茅塘永远记着他们。巍巍青山,留下了他们的脚印,阵阵林涛,录下了他们的声音,淙淙流水,映照他们的故事!

而今的古村,依然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房前路边坐着三三两两的老人,或晒太阳,或抱小孩,或闲聊日常琐碎,幸福充盈了慈祥的面容。小巷的碑石上刻有先贤的名言警句。村中完整地保留着一座旧式的私塾。古老的木柱,遗落着旧时的蛛网和灰尘,脱落的墙壁上圣人教诲的文字很清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的回音似乎穿越时空,桌上放着一把戒尺,满腹经伦的先生,目光威严地扫视着弟子……房屋虽然老旧,但古代文化的传承精神在春阳里熠熠生辉。

土酒坊里,一股股醇香飘入鼻中,地面有点脏,坛坛罐罐在地上凌乱地摆放,但中堂微笑着的毛主席像却工整干净。豆腐坊的墙壁用石头砌成,石磨静默不语,不知轮转了几个世纪?石磨依然如初,推摇石磨沿袭到如今。打年糕的作坊里,也贴着毛主席像,对面墙上挂着一顶竹笠和一件蓑衣。地上的石杵,留着年糕的余温,主人刚刚离开,把打好的年糕送到村里。

小巷的路上,红灯笼一串一串,盈盈喜气。围绕着古村,脚步画了一个圆形。翠竹夹道,石子路引脚步走向村口盘旋公路。潺潺的流水在脚下响起,看牌示是溯瀑景点。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如今的古村成为高山平台型休闲观光度假景区。我走出蓝天白云下的茅塘古村,看见年轻的老师带着一群红领巾,向白墙黛瓦走去……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