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望长安——“一带一路”唐诗艺术赏析集》

发布时间:   作者:商子秦  来源:文化艺术报—文化艺术网

图片来源:美芽成长

原标题:悠悠驼铃换新声 总是关山共此情——评《望长安——“一带一路”唐诗艺术赏析集》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诗是中国诗歌艺术中最为炜烨炫目的明珠,素有“唐诗宋词汉文章”之说。民族瑰宝自应得到继承和阐扬,但如何使之既满足当下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要求,又能在适宜的语境中将传播效果发挥至极致,是当代学人面临的挑战。

沧海横流显本色。正是面对这样的挑战,陕西三秦出版社推出了由于孟晨先生主编的《望长安——“一带一路”唐诗艺术赏析集》,这部大著精心策划,选唐诗经典并书家墨宝而成,融书法创作和诗词欣赏为一体,助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交汇,不但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同时又满足当下人们审美需求等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更为当下正在全面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增添了可喜的成果。

习总书记指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望长安——“一带一路”唐诗艺术赏析集》正是从“创造”和“创新”两个维度进行策划,做了这样的尝试。从而形成一个既有古典意蕴、又有现代气息;既彰显传统诗书之美、又呼应“一带一路”煌煌未来的文化创意产品。

本书的“创造性”主要有二:首先,弘扬“一带一路”精神,为国家级顶层战略鼓与呼。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打造丝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赢”。本书编撰者将目光投向丝绸之路沿线重镇的重要文化景观,裒集攫取这些景观的代表性唐诗,对之进行疏解、赏析和书写。如果将这些作品连缀起来,读者恍然看到一组由长安出发直达西域的诗歌群雕,千年丝路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尽在槠墨间。在诗歌的选择上,编著者可谓沥心经营,以“和”“合”作为表达的裁量尺度。有天地自然之大美风光,有人文杰构之闳壮瑰玮;亦有唐人自信昂扬、达观包容之人性人情。这些均与“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和谐、开放、互信、共享、共赢的精神相一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作主旨演讲,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论坛。这是全球性的盛事,可谓“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望长安——“一带一路”唐诗艺术赏析集》的出版正所谓应运而生,适当其时,诚如霍老松林先生在本书序言中所言“善莫大矣,德亦盛矣”。

其次,创造性地将书法、诗歌及赏析结合。诗歌与书法均为中华民族之瑰宝。中国诗歌讲究“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特别是盛唐诗歌,更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其妙处需要读者“悟入”。而随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及审美的改变,当代读者往往很难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至味”。

中国书法既有整体形态的整饬灵动之美,又有点画结构的比例节奏之韵,更兼墨色开合的均衡渐变之雅,以形彰义,以势化境。然如无经典的内容及超迈的意境,书法作品则流于平庸的“匠作”。

《望长安——“一带一路”唐诗艺术赏析集》将唐诗和书法倾心糅合,既可使读者以书法之“象”更好地领悟诗歌之“意”,又可将唐诗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之境赋予书法作品,从而实现书法与诗歌的完美契合。诗歌的赏析,言简意赅,宛如“召唤结构”,指引读者展开想象,填充空间;如同沟通“诗”、“书”之津梁,同时又将二者绾合起来,“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实现“诗”“书”间的互动与交流。古来集一流诗人与一流书家为一者不多,诗书双美者更显寥寥。本书选择书法界成就卓然书家挥毫而作,或笔走龙蛇,豪气干云;或隽秀飘逸,雅润清丽。辅以精妙的唐诗,丝路千年风雨阴晴、驼铃悠悠尽凝笔端,堪比古代晋时谢康乐之“宝”。另者,自商以降,因书法的特性,大力推广并不现实,不加流传而藏之高阁的书艺作品注定没有生命力。而知识经济的当下,电子操作取代纸笔的运筹,书法作为根植于汉字的艺术,生存空间被挤占太多,面临着新的挑战。这给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者提出了的艰巨历史使命。

《望长安——“一带一路”唐诗艺术赏析集》寻求创新,传承国粹。将文化创意及创作技艺融于一体,无疑给文化保护者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做了有益的尝试。

本书的“创新性”表现亦有二:首先, 内容“三部式”设计。唐诗卷轶浩繁,举凡征戍、贬谪、赠别之情,更多言志、摹景、伤春之作,无数动人诗篇传唱千古。仅就丝路诸作而言,内容繁富,题材众多。著作者于缥囊缃袠中选择格调高昂、意境悠远、内蕴深邃、情致温润的作品,分“天”、“地”、“人”三部。古人谓“天”“地”“人”为“三才”,《易经•说卦》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西晋潘岳《西征赋》亦云:“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此三才者,天地人道。”本书以“三才”为分类标准,将自然之伟观奇迹、人工建筑之宏大壮美、人类活动之壮观恢弘及诗中洋溢的浪漫英雄主义精神归于“天”部;将山川花鸟,霁晴雨雪,城池乡曲,亭榭苑囿归于“地”部;将人在天地间的行动,或坐或卧,或行或藏,或喜或忧,或高扬或沉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归入“人”部。以“美”来统摄,“天”部彰显大美,“地”部展现景美,“人”部阐扬人美,可谓只眼独具,别开生面。

其次,巧妙精致的装帧设计。书分三册。封面大书“右任”体各三字,字字透以小孔。圆孔书天、方孔书地、三角书人;透过其孔,隐隐能见亭台阁榭、秀水雄山、人物造像。细读序言、后记,再回顾封首,方可领悟所蕴涵的著作者之苦心。人类合和天地,“天圆地方”传统哲学观念即见于此。

唐诗本就追求天人合一、无迹可求的境界,趣味相通然难以严格区分,须得细细品读涵咏,才能辨明诗旨精妙差别。著作者苦心而求,并以唐人刚健达观之美统摄浩天阔地之美,大美之情凝聚一处,动人心弦。我以为,天地人三字“孔道”之设计,亦意在表明:更希望将此书当做一个通道,以期读者能够透过而重温大唐盛世气象;亦能领略丝路文化之灿烂。同时籍以唐诗暨书法艺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通道,向世界弘扬华夏文明。

书籍采取了胶版印刷。排版整洁干净,纸张伸缩度良好、高白紧密; 文字内容清晰明了,书法图像层次分明,油墨均匀平滑;书帖平服整齐,图案烫印不糊不花;牢固而更无散枝掉页,唯有整洁美观。集工艺性、艺术性于一身。继承传统装帧之精要,应用现代印刷新技术而静心笃行,著作者“仁心”可见一般。置之阁栋,不减光华;勤读常阅,亦历久弥新。可以称作流传、收藏之佳品。

我与孟晨先生相熟已久。兴趣相投的一般志同者自2010年启,共同做事,编著一套学术丛书——《西安城墙》。绸缪几年,沥辛沥苦,达旦而息,终成正果。该书得到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基金资助;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第二届陕西图书奖。其中之甘苦,非浸润至深者不能体会。我观孟晨其人,执事孜孜以求,凡非穷其思而不能停止。再读此书,果如其然,尽心之作也。恍惚如自己亦投入其中,一起工作了。

仲尼订《诗》《书》,正《礼》《乐》,扬赞《周易》,修纂《春秋》,泽被万世。我们陕西的关学领袖张载(即横渠先生),也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故曰:立言不朽之事,弘文不世之功。

我感到《望长安——“一带一路”唐诗艺术赏析集》,饱含着著作者一片弘扬文化之真心,服务时事之诚心,著书立说之仁心。值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时,谨愿此书能为盛会鼓舞呐喊,略尽绵薄之力。


编辑:金苗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