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书博会:文化大咖谈读书论阅读

发布时间:   作者:记者 张群群  来源:包头日报

7月28日下午举办的第26届书博会第九届读者大会上,余秋雨、阎崇年、蔡志忠、曹文轩、周大新、段立欣等6位文化“大咖”先后接受现场主持人的访谈及本报记者的采访,围绕阅读、选书等话题畅所欲言,让观众和读者获益匪浅。

谈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

阎崇年:《史记》

“我走上历史这条道路,老师说:‘你一定要读好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他说‘你要熟读一百遍、两百遍,终身地读,不断地体会’,我觉得我读了很多的书,体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司马迁的《史记》。如果把我扔到一个荒岛上去,却只能带一本书的话,我就把《史记》带上。”

蔡志忠:《圣经》

“我是台湾东部乡下的小孩,在我出生那年,我们村庄有了一个小教堂,老传道士每天早上9点到12点讲《圣经》。所以,很小的时候就看了《圣经》里的《创世纪》。24岁的时候,爸爸送给了我一本《圣经》,对我影响很大。”

曹文轩:鲁迅的书和哲学类书

“我个人的阅读史有两段非常重要,一段就是童年,看鲁迅作品的单行本,《呐喊》、《彷徨》、《野草》等等,影响了我的一生,这是我的阅读史上的第一个高潮。第二个高潮就是我被发配到北京大学在大兴的一个劳动改造的地方,隔一个星期就有北京大学图书馆送来一批书,这些书都是跟马恩列斯、跟哲学有关的书,比如说列宁的《哲学笔记》等等,居然看了15年哲学的书,这是我阅读史上一个很辉煌的历程,对我的人生非常非常重要。”

周大新:《复活》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本书,没有封面也没有封皮,不知道是一本什么书,读了之后非常吸引我。后来,才知道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里面的故事非常吸引我。当时,我就立下一个决心,将来如果有可能,我也要写一本这样的书。”

段立欣:幻想类的书

“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看《故事大王》、《科幻世界》、《漫画大王》、《幽默大师》之类的。我父母非常赞同我读书,我的阅读面也比较广,所以在别的孩子还在看《格林童话》之类的时候,我已经在看《山海经》了。我现在比较喜欢幻想类的小说,我觉得这是青少年时期阅读为我打下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谈阅读

余秋雨:重挽阅读的庄严性

“在到处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阅读’这两个字突然成了一个需要给它重新定位的概念。按照美国一个作家所说,阅读是双眼对于有条理的文字的追随和关注,那我们在路边看到的天天在玩手机的低头族,他们是不是也在阅读?阅读很多很多的短信,阅读很多很多的朋友之间往来的文字,也阅读很多小文章,阅读很多小诗,如果这就是阅读的话,那我们平时也会看到很多悲剧:很多人由于这样的阅读发生了车祸,有人由于这样的阅读掉到水里去了,这样的阅读难道还要提倡吗?另外,过多的阅读对于智慧未必会产生正面的能量。我们都知道,过度的消瘦和过度的肥胖都会引来疾病,荒草弥漫和车辆堵塞都会让人们寸步难行。同样,信息缺乏和信息爆炸都让我们极端无知,因为在爆炸的信息当中,你好像吸收了很多信息,其实更多的是信息占有了你,使你失去了判断的可能,失去了思索的可能,失去了自我思维的可能,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是无知。所以,希望读者们更进一步来领悟‘阅读’这两个字更严肃的含义,我们要把阅读的庄严性、严肃性重新挽起。”

蔡志忠:看书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你买一本书,花20块钱,却可以阅读作者的人生智慧,这是多么的便宜,回报率是多么的高。所以我很爱读书,读书可以学到人世间的智慧,我即使只有两只手,身高也不高,但是让我感到强壮的就是大量的阅读。”

曹文轩:阅读不能本末倒置

“天下的书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来打精神的底子,另一种是打完精神底子后再读的书。然而,从现实来看,很多人打精神底子的书并没有读,而用本来打完精神底子之后再读的书来打精神底子,这是很糟糕的情况,是一个本末倒置的状况。这个状况要改变。另外,书也是有血统的,高贵的血统和非高贵的血统,不管你喜不喜欢,但你得承认,托尔斯泰的书、鲁迅的书就是那些具有高贵血统的书,一个民族要想成为高贵的民族,一个人要想成为高贵的人,岂能不读这些具有高贵血统的书。”

谈儿童读书选择和习惯养成

阎崇年:小学和学龄前养成读书习惯尤其重要

“我5岁的时候就要学拿毛笔写字,学写《三字经》,再大点就要学写《论语》。我的学习习惯可能就是在学龄前和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养成的。所以,根据我的经验,我建议家长在学龄前和小学的时候,就慢慢培养他的读书兴趣和爱好,就让他知道书籍是人生的组成部分。”

曹文轩:小孩子阅读权不可以百分之百交给他

“小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他的审美判断能力与他的认知能力都是不可靠的,所以这个权力有相当一部分是应该由成年人把握的。我经常问外国人小孩子怎么选择读书?权力是属于谁?回答是一致的,不属于孩子。所以由家长给孩子购买图书,或者是建议孩子读什么书,而不是由他任意选择。”

周大新:读“爱”与“美”

“向孩子们推荐书的时候,应该要把握两个标准,一个是这本书是否在传达爱,爱是人活着的动力和目的。如果这本书传达爱,孩子读了,对他将来的人生会很有帮助。第二个是这本书是不是在告诉孩子什么是美,大自然哪些东西是美的,社会人文建设中哪些是美的,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好处。”

段立欣:阅读跟吃食物一样

“家长要有判别能力,要知道吃鸡蛋有什么营养可以收获,吃胡萝卜有什么营养可以收获,但是不能吃路边摊、‘三无’产品。阅读就跟孩子吃食物一样,你想要孩子长得健康,你一定要营养健康,要让孩子精神世界变得很丰富,不能任由孩子读不好的书。”

谈对包头的印象

蔡志忠:绿化很好

“我误以为会看到沙漠,还有没有树的山坡。但是,来到这里感觉到包头绿化很好。”

阎崇年:包头人热爱读书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中学的时候学地理,有一门课叫经济地理,当时学苏联讲生产力的配置,特别讲到了包钢。所以,五十年代我对包钢有特别美好的印象,等了60多年,我才第一次来到了包头。算是圆了一个年轻时的梦。包头的绿色,我觉得最美的,特别是在当今,包头的绿色、生态更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不仅如此,我在包头书城和读者见面,包头人排着长长的队,有一个人《康熙帝大传》买了二十本,我问他怎么买这么多,他说他有好多好朋友来不了,他回去分送他们,跟他们共享,这种风格和精神就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风尚,我很感动,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教育和感触。我走了全国许多的城市,我觉得内蒙古人、包头人真是热爱读书,读书至上。”


编辑:金苗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