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是对经典的大众化解读——评《<论语>通俗解读》

发布时间:   作者:刘学智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史永峰《<论语>通俗解读》出版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陕西宝鸡市作协会员史永峰呕十年之力撰写的四十余万字著作《<论语>通俗解读》,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突破了对《论语》一章一条孤立注解阐释的传统桎梏,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孔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和仁道学说,又生动活泼地再现了春秋社会变革时期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其散文化的文字语言风格,使篇篇解读中心思想明确、结构严谨、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朴实,受到著名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刘学智等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宝鸡文理学院教授孔润年认为该书有系统性、通俗性、创新性、故事性、现实性和文学性六大特点,“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耐读性和趣味性”。

通俗,是对经典的大众化解读——评《<论语>通俗解读》  

刘学智

今年“五一”刚过,史永峰同志送来了他呕十年之力撰写而成的40余万字著作《<论语>通俗解读》。当我看到这部厚重的著作时,心头着实被一股精神感动着,那就是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执着的治学精神!

我认识永峰是在2018年陕西省孔子学会的年会上,他的以“儒学的基本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题的交流发言及其提交的论文《试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使我对这位来自最基层的“草根学者”有了更多的关注和了解。他是公安战线上一名普通民警,于工作之余研读《论语》四十余年,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令人敬佩!

《论语》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逝世后,“门人相与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可见,《论语》是我们今天了解孔子思想最可靠的文献。唐代开成年间《论语》被列为儒家《十二经》之一。至宋代,理学家更将其视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十三经》之一,还将《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并列为“四书”,以为学习“六经”之“阶梯”,《论语》成为儒家最基本的经典之一。学习、研究儒学,必须熟读《论语》。但是,由于《论语》的编纂距今已很久远,今天的人们不容易读懂它,要准确理解其含义更是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其语言文字比较艰涩,不太好理解;二是其中的内容多是以对话的形式表达的,今人难以看出当时孔子与弟子交流的语境,有些话句的意义难以判明;三是有许多话是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是相互转述的。这些都增加了今人理解的困难。这就需要专门的研究人员进行注释和解读。正因为这样,历史上就有许多学者相继做了这方面的艰苦工作,在汉代有“章句训诂”,唐代叫“注疏”,目的是把文句进行考订、校点、解释,有了他们的细致的工作,后人就比较能顺利地阅读了。如曹魏时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清代更多。古人的解释既扫清了文字的障碍,又通过疏解做了语境的分析、考证和义理的解析,使今人阅读起来比较顺畅,理解也容易一些。但是古人的注释也有不尽如意的一面,这就是过于烦琐,又缺乏前后连贯的系统性,使人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孔子的思想。近些年又出现了不少以现代语言和解读方式解释《论语》的著作,如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杨伯俊的《论语译注》、贾顺先等著《论语新编诠释》、刘兆英的《论语新释》等。这些解释都各有其特点,不过,当我看到永峰的《论语通俗解读》时,则别有耳目一新之感。

image.png

该书的第一个特点,是突破了前人对《论语》“一章一条孤立注解”的程式,尽可能注意挖掘章与章之间的思想联系。他认为,《论语》二十篇,每篇虽由若干章组成,但各章并非是绝对孤立的,而是有或隐或显的中心思想,否则解释可能断章取义。如他认为,《学而篇》围绕“什么是仁学?如何培养仁德”这一中心,讲授“学习的态度”;《为政篇》围绕“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谈“孝治天下”的政治原理及其政治道德;《八佾篇》围绕“礼”的人文精神重点谈君子修养;《里仁篇》论述仁道的价值观……这种解读,有可能揭示出《论语》的编辑思路和结构特色,理顺各章间的逻辑关系,使读者不再感到突兀、零碎,杂乱无章。比如对《为政篇》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章,传统的解释大都只停留在孔子对《诗》的评价上,很少探究此章放在此处的用意和作用,作者则认为,这里是“借诗论道”——用孔子对《诗》评价,阐明“为政以德”的道理,强调为政者治国安邦平天下首先要“思无邪”,引导天下诸事走上仁道,点明了“为政以德”的核心。这样的解读,比较符合逻辑,也能给人以启发。

二是作者注意尽可能忠于史实,探微索隐,且敢于质疑前人,所以许多章的解读都富有新意。作者将《论语》的每一章及涉及的每一个人物、事件,尽力放到春秋时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和具体的事件情境中加以研判,辨析前人观点,提炼出富有新意的见解,尤其是对前人注解中他认为不妥乃至歪曲孔子本意的,给予了大胆地质疑,并联系古今现实,透析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体现了作者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敢于挑战前人的勇气。例如在解读《学而篇》时,他指出,该篇带有《论语》总论的性质,中心是教导弟子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习”并非是传统解释中所说的“复习”,而是“实践”之意,即“用”的意思。因为学习是苦差事,乐在其中的是能够学以致用,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贤贤易色”的“色”,是指“神情、神态”,“易色”是肃然起敬之意。这大体上符合古人的疏解。

三是“通俗”性,是这部著作最显著的特点。该书有明确的读者群,就是为普通大众所写的。不过其“通俗”不是“低端”,而是深入浅出的。这样的书其实是不好写的,没有扎实的功底,没有对原文深入的研究,没有对前人注释的全面深入考察,是难以做到的,只有在深入研习基础上的“浅出”,才可能做到“通俗化”,通俗又是以准确性为前提的。从许多解释来看,作者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如他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句,他认为这是体现“孔子达观自信的处世态度”,通常的解释是:“如果用得着我,我就出来做事;如果用不着我,不需要我,就安于寂寞,隐居起来。”他认为这样解释是不正确的。他特别注意“之”的含义,认为“之”指“才能、智慧”,这样,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如果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天下做事,那就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努力去做;如果没有机会,就把才能和智慧收藏起来。这样的解释有一定的新意。

通俗性还表现在,作者能够打破《论语》现有表达方式的局限,以散文的风格,通过模拟孔子授课或与人对话时的情景,以故事的情节展开,把各章节串联起来,夹叙夹议,层层推进,抽丝剥茧,解读孔子的人生智见。比如《一趟有趣的课》、《宰予何以成朽木》、《智斗阳虎》等等,使《论语通俗解读》真正突破了《论语》成书年代、语意环境对现代人阅读理解所产生的困难和障碍,而且史料详实,故事生动,增添了文学的趣味性。整部著作,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孔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和仁道学说,又生动活泼地再现了春秋时期社会变革中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正如孔润年教授在《序言》中所说,这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语言朴实优美的文学著作,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耐读性和趣味性,是一部独有见解、独树一帜的经典解读佳作,值得学习和推广。

其通俗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各节加了一个点题的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述而不作”章,加了“一代圣人的使命”;“天生德于予”章,加上“信念坚定,胸怀坦荡”的标题;如“恭而无礼则劳”章,加上“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标题。这些都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通俗易懂。

 我十分敬佩永峰同志,他作为一位工作繁忙的警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进行如此专业的研究,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确属不易!尽管书中有个别解释尚有商榷的余地,但总体上我是认同的,特别是他所做的《论语》通俗化的努力,对于广大非专业的读者来说,是极具可读性的,相信读者朋友一定会从这本书中受益!


刘学智教授简介

刘学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西安文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孔子学会名誉会长,陕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兼任国际儒联理事、学术委员、顾问联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四川大学儒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兼学术委员,四川省《巴蜀全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著有《中国哲学的历程》、《儒道哲学阐释》、《儒道释与中华人文精神》、《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中国思想学说史》之《魏晋南北朝卷》、《关学思想史》等多部著作。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等多家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为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关学文库》总主编,主持教育部重大问题攻关项目《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多次赴美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进行学术交流。

史永峰和刘学智教授在学术研讨会上

史永峰在书房中

《<论语>通俗解读》作者史永峰自述
       笔名冷梦良,公安民警。眼晴不大,却还好眯起来看世间万象;一介武夫,读过几本古今圣贤,就附庸风雅,陶醉于红尘风声雨声,发书生之感慨,在报刊和新媒体上偶有片言只语;出版过一个杂文散文集小册子《阿Q重返人间》,发表过《试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等几篇论文,也获得过一些奖项,参与过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图书编写,担任过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特约编辑。现为陕西省孔子学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宝鸡孔子学堂客座讲师、宝鸡市孔子研究会理事,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讲师团讲师,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副秘书长、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平生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夫子之训。

编辑:金苗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