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晒书活动“晒”出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   作者:久泰平  来源: 铜陵文明网

8月25日,“2020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在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启动。自七夕开始,各地古籍收藏单位开始“组团晒书”:8月25日,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亮出了“镇馆之宝”——宋刻本《皇朝仕学规范》;同天,山东省图书馆展出了80件馆藏珍稀旧家谱。8月26日,浙江杭州。几位志愿者身着汉服,在西子湖畔演示古代晒书活动。9月1日,北京。国家图书馆举办“妙手补书书可春——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成果展”。(8月30日《光明日报》) 
  据了解,从2019年开始,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全国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和古籍收藏单位,举办“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全国古籍收藏单位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晒书活动在保护古籍的基础上,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晒国宝、晒经典、晒技艺、晒传统,便于广大专家学者和读者分享收藏、整理、阅读心得。 
  晒书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我国古代先贤为保护经典,防止典籍霉变生虫,在雨季过后,会将书籍放到阴凉通风处晾晒,古人探索晒书、曝书之法,有效地延长了典籍寿命。元明清以来,以农历六月初六和七月初七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晒书文化传统。如果说,古代晒书“晒”的是管理经验,而今天的晒书活动之“晒”,则多了一层“分享”的含义。古籍既承载思想、文化,又见证着思想、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通过晒国宝、晒经典、晒技艺、晒传统,与读者分享古籍知识,传播保护理念,其意义深远。 
  在分享交流中丰富传统晒书文化。晒书活动藏古蕴今,当熙来攘往的人群在图书馆前驻足观看时,便应和了今年晒书活动的一个主题——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晒书这一传统在保护典籍之外,又增加了尊重典籍、阅读典籍和交流学问的意义。浙江多位藏书家“晒”出了自己的私人藏书,有藏书家用经典印谱编撰出版了《篆刻日历》,被认为是民间主动“活化传统”的有益尝试。晒书活动也给藏书者与读者开辟了接触典籍的新途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借晒书之机强化思想文化教育。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典籍集中了中华民族博大的智慧,内蕴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典籍中许多思想都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等等,仍然是我们今天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珍贵的资源。借晒书活动之机让青少年对典籍中的思想有更深的理解,充分吸取思想和道德智慧,砥砺道德品质,提升道德人格,进而有利于其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的情怀。 
  由是观之,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不仅唤起大众对传统典籍的关注,而且有助于激发人们在亲近经典中增强文化自觉,进而滋养民族心灵、培养文化自信。 

编辑:庞阿倩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