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籍著名摄影家耿兴余摄影作品赏析

发布时间:   作者:编辑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1.jpg

陕西籍著名摄影家耿兴余

耿兴余出生在陕西镇安,祖籍在西安市长安区炮里街道北桑村。

他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砍柴、割草、帮助家人种地,过着极其艰难困苦的生活。1960年参军后,他以雷锋为榜样,努力学习军事技术和文化科学知识,严格要求自己,1965年提为干部,先后任空军航空兵某部宣传干事,文化科长。1983年他调入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社,成为该杂志首任摄影记者,后成为改刊的《求是》杂志社高级记者。他曾拍摄记录了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照片,也拍摄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历届领导人的照片。曾参加国庆35周年、40周年、50周年摄影采访。参军亚运会、奥运会、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采访。也曾到20多个国家摄影采访。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两次摄影艺术展览。不少作品曾到美国、韩国、瑞典、丹麦展出。第六届国际摄影展览,在59个国家,2000多名摄影工作者参加竞赛中,它的作品《艰难都在 征途上》获人文组唯一的一块金牌奖。后来又获世界华人大赛特别金奖,共和国50年新闻奖。他的摄影作品《黄河情思》、《西部情》获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金奖。《手与梯田》、《直冲天宇》、《沸腾》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展银奖。

他从1983年《红旗》杂志第15期开始负责编辑该刊图片,到2000年《求是》第24期,共编辑该两刊物418期,编辑图片1000多幅,个人摄影作品在《红旗》《求是》发表120余幅,堪称历史之最,记录着他对《红旗》《求是》的不解之缘,记录着他对《红旗》《求是》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他提出《摄影艺术生产》的理论概念,文章与摄影作品留存历史。

2.jpg

《习仲勋和邓颖超在一起》1983年8月23日摄于人民大会堂

3.jpg

《问候》王震亲切问候胡耀邦。1983年8月23日摄于人民大会堂

4.jpg

《谦让》接见全国青联学联代表时,胡耀邦、李先念、邓颖超互相谦让,最后总书记胡耀邦还是让李先念走在前面。1983年8月23日摄于人民大会堂

5.jpg

《胡锦涛 康克清 刘延东在一起》1983年摄

6.jpg

《李克强在1983年》

7.jpg

《习仲勋、黄文欢、乌兰夫、阿沛阿旺晋美在“五一”游园会上》1984年5月1日摄于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

8.jpg

《康克清和孩子们在一起》1986年6月1日摄于北京少年儿童活动中心

9.jpg

《王光美在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1985年3月7日摄于人民大会堂

10.jpg

《蒙盖拉夫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秘书长蒙盖拉在新闻发布会上。1995年9月10摄影人民大会堂

11.jpg

《李先念、胡耀邦会见架机起义的李大维》1983年8月摄影人民大会堂会见

12.jpg

《尉健行学电脑》在北京成人教育学院了解电脑知识。1996年3月2日摄于北京成人教育学院

13.jpg

王震、胡乔木、胡绳在《红旗》创刊25周年茶话会上。1983年6月27日耿兴余摄于人民大会堂

14.jpg

习仲勋、乌兰夫、杨尚昆在一起。1983年8月23日耿兴余摄影人民大会堂

15.jpg

乌兰夫、彭真亲切交谈。1983年6月23日,耿兴余摄于人民大会堂

16.jpg

著名作家刘白羽(中)和《红旗》杂志社副主编王忍之(左)、马仲扬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1983年11月24日,耿兴余摄于红旗杂志社

17.jpg

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副委员长在一起。1983年6月23日,耿兴余摄于人民大会堂

18.jpg

雷洁琼在求是杂志社。1995年6月耿兴余摄于求是杂志

19.jpg

胡乔木、胡绳、熊复在《红旗》创刊25周年茶话会上。1983年6月27日耿兴余摄于人民大会堂。

20.jpg

华罗庚(中)、熊复在《红旗》杂志创刊25周年茶话会上。1983年6月27日耿兴余摄于人民大会堂。

21.jpg

胡乔木接见美国记者谈话。1989年10月13日耿兴余摄于求是杂志社

22.jpg

周谷城(右)和红旗杂志社总编辑在一起。耿兴余摄于红旗杂志社

23.jpg

希拉里在妇女论坛讲话无人陪同。1995年9月8日耿兴余摄于怀柔

24.jpg

西藏解放40周年,阿沛阿旺晋美迎接中央代表团长李铁映。耿兴余1991年5月18日摄于西藏拉萨。

25.jpg

乔石接见朝鲜代表团时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厅。1992年5月6日耿兴余摄于人民大会堂

26.jpg

宋平和袁木在求是杂志社。1997年耿兴余摄于北京沙滩大院

27.jpg

王光英在纪念冯乃超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2001年10月11日耿兴余摄于人民大会堂

28.jpg

吴桂贤在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1985年3月7日耿兴余摄于人民大会堂

29.jpg

张爱萍在第六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会上。1992年10月8日耿兴余摄于北京民族文化宫

30.jpg

胡启立和战斗英雄史玉柱在一起。1983年耿兴余摄于人民大会堂

31.jpg

(老将军孙毅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座谈会上。1984年耿兴余摄于人民大会堂)

著名摄影家徐肖冰给《中国摄影家耿兴余作品集》写的序言

拿到这本艺术摄影作品集,掂起他的份量却很重很重。这是一位摄影家怀着对祖国、人民无比热爱的痴情,潜心创作的精华,也是作者大半生艺术追求的成果。在这些作品奉献给读者的时候,我表示热烈地祝贺。

耿兴余是1960年参军后拿起摄影机的,在摄影这块园地中,默默地耕耘了五十个春秋,凭着他对摄影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强烈的进取精神,终于成为一名有造诣的摄影家,曾荣获第六届国际影展金牌奖、世界华人艺术大展特别金奖、共和国五十年新闻奖。

为摄影创作,他踏遍了祖国大地,尝尽了酸甜苦辣,发表了数以千计的摄影作品。每一幅作品都能讲出一个动人的故事。1975年8月,豫南罕见的洪水震动了亿万人心,他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他从直升飞机的舷梯上跳入被洪水围困的灾区,及时地提供了灾情资料和军民奋战抗洪救灾的图片,荣立三等功;1 9 7 9年他在参加第四届全国运动会航空表演的摄影采访中,险些从被风吹开的飞机座舱中刮出,但他临危不惧,以顽强的毅力出色地完成了航拍任务;1 9 8 6年他到秦巴山区采访,在秦岭遇难得救;1 9 9 0年 1 1月,在川西冒着冰雪严寒和随时都有掉人冰洞的危险,连续两次登上冰川; 1 9 9 1年5月他不顾心脏有病带着“氧立得”爬上西藏5100多米的雪山雷达站;9月又奔赴海拔平均4500米以上的青海高原黄河源头。

难忘的采访留下了难忘的新作。如果说这每一幅作品是诗,则是作者对战斗生活的颂吟;如果说这每一幅作品是歌,则是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歌。收人这部画册的作品,或粗狂挺拔,或细腻人神,或空灵飘逸,或异彩风姿,都较好地运用了摄影语言,在表现手法上凝炼概括,作品讲求思维方式,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他的风光作品,以气势非凡的画面显示了大自然的博大与浩瀚,以含蓄蕴籍的艺术手法,表述了天地山水的气韵和意境,使观尝者瞩而生情,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他的人物摄影,神形兼备,质朴、自然、真切,展示了我国多民族的特色和时代气息,蕴涵着对人自身的哲理思考,使读者品味到它的深刻内涵。《艰难都在征途上》这是耿兴余的力作,也是他对人生奋精神的思考。愿他在摄影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跨过艰难险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作。

徐肖冰 2002年9月于北京

1.jpg

(2001年9月9日徐肖冰、侯波在《西部情怀》—耿兴余摄影艺术作品展上合影)

王朝闻与我谈摄影艺术

耿兴余/文

1997年4月7日,我拿着我出版的两本画册,拜访了著名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

见到王老,他热情地和我握手,和蔼可亲地让我坐在他身旁,一个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家,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着实让我感动。

他看了我的摄影作品后说:“看来你是很注重深入生活的,不然拍不到这样生动、思想深刻的作品。”于是他讲到了“艺术的源泉是生活,但艺术到底不是生活的照相机,艺术的所谓真实感,当然是从实际中得来的,但艺术形象中的实际,应当不是生活原样的翻版,而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态度,有所选择有所强调,经过加工,重新塑造出来的。你的作品达到了这一点。”

我很欣慰王老对我深入生活的赞许。我说:“我出生在西北,我的摄影作品大都源于西北偏远地区,这几年我摄影创作,跑遍了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西部,我迷恋那里的山川,那里的淳朴人民,因此,我的作品大都是反映他们。”

王老说:“生活是基础,还得加上艺术家的认识,并运用技巧才能整体地创造出来。”他接着说:“艺术基于生活实际而不是代替生活实际,艺术形象不是生活原始状态的实录,而要通过审美主体——作者的创造。”

王老翻到我获国际金奖的作品《艰难都在征途上》,高兴的说:“这张作品很有思想深度,拍的好,题目也写得好。这在意境和情趣上,已远远超越了当时生活中的一群马,一个拉马的人,作品的意蕴已经上升到人生的哲理思考。可以说这幅作品是摄影创作的典范,必将写入摄影史。”

我说:“我注意到王老美学思想,集中在审美主客体关系理论上,从审美趣味、情趣、艺术辩证法等角度进行研究,希望能听到您更多的指导!”

王老谦和地说:“艺术要大家共同研究,也要靠你们这些年轻有实际创作经验的人总结。”“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给人以启发,能够开启人们的心灵。艺术要从人们的心灵上去感动人,启发人们如何对待人生。”王朝闻强调《审美心态》,认为审美体验,是主体深入客体内在世界和引起审美愉悦的过程感受。人对艺术美的感受与判断,来自于主体的审美心态的特殊作用。他强调“感性和情感”,指出情感对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是两者产生审美关系的重要因素。他认为艺术是否有“趣味”是艺术本质的所在。艺术趣味和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情感和趣味是不可分割的。

我请教王老:“从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来研究美学,怎样理解?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现代派美术创作?”

王老说:“从人生、人与自然的角度建构艺术理论,是研究美学的根本。他强调中国的文化艺术应当有本民族根基和气派,在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中不断完善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反对全盘西化的现代派美术创作模式。”

王老认为:摄影创作,和其他艺术创作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意象”是由观察对象转化成艺术形象的中介,它出现于艺术创造者的脑海——即观察构思的过程。不过摄影不像画画和写作那样慢条斯理,而是要在几分之一秒内完成。这就是摄影创作的特殊性。

王朝闻不仅在艺术理论的层面探讨问题,而是深入到人的本真、人的存在谈艺术。阐述审美主体的人与艺术审美的关系、艺术与人生理念的关系。他强调“情感在创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没有情感还算得什么艺术创作?”他将艺术家的个性与艺术趣味联系在一起,认为艺术家只有有了独到的审美趣味,才能创作出受众欢迎的作品。

王朝闻重视文艺的宣传作用,强调艺术作品与政策的一致性,但他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王朝闻原名王昭文,笔名纹石、廖化、席斯诃。1909年4月18日生于四川省合江县。自幼喜爱绘画艺术,后入杭州专科学校学习雕塑。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后奔赴延安,先后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任教,并从事美术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杂志主编、文化部文艺研究所顾问、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他是我国著名的雕塑艺术家和文艺评论家,在文艺理论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他的研究横跨美术、文学、戏剧、电影、曲艺、民间艺术、舞蹈、摄影等诸多领域。是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2004年11月23日,王朝闻病逝于北京,享年96岁。


编辑:惠茹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