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苏轼与临潼的不解之缘

发布时间:   作者:王庆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6b4543041767b4caae54b3cc59ed795e_img_246_291_372_264.png

临潼华清宫雕像


  临潼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也是古今有名的人文荟萃之地,不说“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也不说“北京时间”来源于临潼“中国科学院授时中心”,单一个华清池、骊山就有说不完的历史故事。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又被誉为词圣,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又是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样一个大文豪,在历史上与临潼有哪些交集呢?我是临潼人,又喜欢苏轼,所以就在相关史料方面有所涉猎。
  细数之下,苏轼一生总共来过临潼四次。第一次是公元1056年(嘉祐元年),苏轼与苏辙在父洵的带领下,离家赴京师参加礼部秋试,他们到了长安,然后出关(潼关)。苏洵作了《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他们父子三人乘马行至河南,临潼是出潼关的必经之地,这是苏轼第一次到临潼。按苏轼好游之秉性,路过可能会顺便游览一下,可惜没有留下诗作文章。第二次是公元1061年,是年冬,苏轼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赴任,又路过临潼。“十一月苏轼与父亲、弟弟告辞,子由送至郑州”告别。“十二月经长安,十四日到凤翔府就任签判”。这次从郑州到长安再到凤翔就任,又必然路过临潼,也没有诗词文章留下来。顺便说一下,他这次带着夫人王弗,不是一人赴任的。第三次,是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十二月十七日,苏轼罢去签判任,自凤翔赴长安”。公元1065年,“苏轼自凤翔罢任还朝,与子由同侍其父于南园”。这中间,只是十几天空当,苏轼在长安期间抽空与好友陈睦游览了临潼,有诗作《骊山三绝句》,有词《华清引》存世。第四次,公元1068年(熙宁元年),“十一月,苏轼娶王介幼女王润之字季璋为妻”“十二月,苏轼与子由还朝,携家至京师”。这是第四次途经临潼,也没有诗作。
  至于在这四次之外,苏轼还来过临潼没有,比如其母去世后,匆匆回家料理丧事和丁忧,是什么路线?晚年给蓝田四吕的吕与叙题写《吕与叙学士挽词》时,是否来蓝田临潼,还有待探究。而苏轼与临潼有关的诗词,诗有《骊山三绝句》:其一,功成惟欲善持盈,可叹前王恃太平。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其二,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上皇不念前车戒,却怨骊山是祸胎。其三,海中方士觅三山,万古明知去不还。咫尺秦陵是商监,朝元何必苦跻攀。
  写《骊山三绝句》时间,按《诰案》中解释:“宋时,朝元阁犹存,公罢任至长安,与陈睦游骊山,饮于朝元阁上,乃赋诗时也。按《合注》,三诗皆咏唐玄宗,故首章言华清,次章言上皇,末章言朝元阁也。”苏轼与临潼有关的词是《华清引·感旧》:平时十月幸兰汤。玉甃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认为,在苏轼以前,没有“华清引”这个词牌,是苏轼写了《华清引·感旧》之后,才创造了一个新的词牌形式。
  另外要谈谈苏轼与临潼有关的两首诗,一首是《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此诗应是苏轼在凤翔签判任上,子由闻知其兄苏轼得王夫子(王颐,字正父,时为武功县令)送苏轼澄泥砚后,欲得之而寄诗,苏轼随后和诗。对于子由诗“报君湘竹笔身斑”句,我与陕西师大教授霍有明的理解稍有差别外,对于写诗的时间,应是苏轼在凤翔期间所写,认识是一致的。还有一首诗是,《送陈睦知潭州》,有“华清缥缈浮高栋,上有缬林藏石瓮”的句子。这首诗提到石瓮,应是石瓮寺,华清应是华清宫,客观上印证了《骊山三绝句》和《华清引》的创作时间以及在二十三年之后,苏轼对临潼的深刻印象。
  斗转星移。近千年后,为写这篇文章,我上骊山考察游览苏轼此前的踪迹,见朝元阁已在别处新建。到旧迹,见考古队正在发掘考察。我脑海里有了这样的印象:“夕阳乱石天色暗,朽木寒鸦挡道间”,抚今追昔,不胜叹惜。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