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展望未来 典籍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同时

发布时间:   作者:编辑  来源:未知

2019年9月7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和“聚力文化惠民 共建数字中国——国家图书馆110周年公共数字文化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数字图书馆同时开展。

光明网讯(记者 刘洋)2019年9月7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和“聚力文化惠民 共建数字中国——国家图书馆110周年公共数字文化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数字图书馆同时开展。

典籍保护传承大展:330余种珍贵藏品在国家图书馆亮相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承办,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及各参展单位协办“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二、三、四展厅正式开展。

穿越古今展望未来 典籍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同时开展

文津阁《四库全书》

此次大展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40余家公藏单位、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珍贵藏品330余种。同时运用了数字虚拟沙盘演示、全息视屏演示、沉浸式数字场景、微信导览等多种手段,力图用通俗的语言、灵活多样的形式、现代科技的手段将中华民族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共由四个专题展厅组成,每个展厅各具特色。

穿越古今展望未来 典籍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同时开展

《荀子•劝学》

其中,第一展厅主题为“国宝吉光”。展厅入口以巨型环幕的形式,循环播放《中华典籍讲述中国故事》宣传视频,将中华典籍的演变历史、文献宝库国家图书馆、历代藏书家爱书护书传承典籍的事迹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给观众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展品汇集国内20多家图书馆、博物馆藏珍贵文献100余种,大部分展出文献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品,同时为纪念司马光、曾巩诞辰一千年,展厅内展出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元大德八年(1304)丁思敬刻本《元丰类稿》。第二展厅 “百代芸香”,通过“酉山事业”“书田寻踪”“社会参与 共护国宝”三部分,展览汇集了傅增湘、郑振铎、周叔弢等藏书家捐赠国家图书馆的珍贵古籍,以及当代民间藏书家种类多样的珍品共计100余种。民间藏品种类丰富。

穿越古今展望未来 典籍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同时开展

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

而第三展厅是国家典籍博物馆面积最大的展厅,其主题为“汲古润今”,共有“勒之金石 垂于永久”“民族交融 多元一体”“咫尺天下 大美河山”“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四个单元。展览展出珍贵典籍60余种,包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金石拓片、民族文字古籍、舆图等,展厅中设置了环形书架陈列展示近千册文献典籍,册府恢宏,书架前则是大型沉浸式翻书体验长卷造型,实体展品陈列和有趣的翻书体验相结合。此外,展厅中设有古籍修复互动体验等多种互动手段,提高展览的参与、互动、体验感。第四展厅以“交流互鉴”为主题,根据时序勾勒出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的中外文化交流史迹,同时展现新中国成立后海外珍贵古籍回归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呈现中华文明在与其他各国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的历程。

穿越古今展望未来 典籍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同时开展

法語-漢語-蒙古語-滿語詞典

此外,配合展览国家图书馆还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如主题实景解谜活动、古籍修复配纸染色、古典诗词音乐会、讲座沙龙等,让观众走进博物馆,主动参与展览,体验互动,起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公共数字文化展:提前了解数字图书馆的“明天”

穿越古今展望未来 典籍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同时开展

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图” 刘洋摄

“聚力文化惠民 共建数字中国——国家图书馆110周年公共数字文化展”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数字图书馆体验区展出。国图首次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图”。“小图”拥有听、说、视觉、运动和双屏互动显示能力,已经实现了人脸识别、迎宾讲解、智能交互、书籍检索、读者卡信息查询等功能。“小图”在带领公众参观讲解数图体验区的同时,还可以和公众智能交互,解答公众提出的图书馆的相关业务问题。智能机器人在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创新应用,能够帮助公众更加快捷方便地获取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服务。

穿越古今展望未来 典籍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同时开展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展区 刘洋摄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展区内综合运用图片、文字、模型、互动体验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LED弧形屏幕、沙盘、ipad设备的多媒体联动控制,使普通读者可以多维度、全方位地了解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建设成果和发展规划。

穿越古今展望未来 典籍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同时开展

魔墙电子展示屏 刘洋摄

为了让公众能够多角度感受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优秀文化数字资源,展区精心打造了一面“魔墙”,“魔墙”即魔幻感应互动电子墙,它以超凡的画面表现力,独特的展示效果及强大的交互功能,给观众带来数字化资源的新奇欣赏体验。

国家数字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为公众打造了丰富的多元化终端服务系统,这些系统为公众提供丰富便捷的网络阅读服务,公众可通过手机、电脑、电视,随时随地查询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阅读电子书,学习公开课。

为了增进公众对多元化服务的了解和使用,展区现场重点对“掌上国图”系统和“知识服务”系统进行重点推介。其中“掌上国图”展示可帮助公众了解和体验国家数字图书馆已经推出的移动相关服务,有短彩信、手机门户网站、数字图书馆APP、微信公众号、移动阅读平台等。通过了解体验,公众今后不用到馆,就可以获取国家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和服务。

“知识服务”展示,重点对国家数字图书馆的 “文津搜索”“云门户”“国图公开课”“学习强国”等知识服务系统进行展示,公众可通过“文津搜索”触屏,现场体验海量数据的一站式登录检索服务,欣赏“国图公开课”平台提供的数千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课程,阅览 “云门户”和“学习强国”平台的馆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数字图书馆的“明天”将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空间,从提供数字资源到提供知识,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改变现有图书馆数字知识生成方式,改变图书馆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模式。

穿越古今展望未来 典籍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同时开展

展望未来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刘洋摄

展区特别设置未来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场景式体验。在一块大型智慧拼接屏上,在对国家图书馆部分应用技术延展的基础上,对未来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进行展望。 从读者、资源、图书馆三个角度,对未来图书馆提供的知识信息服务、多维度知识获取途径进行生动的描绘,现场通过动画互动体验方式,读者可以走近并形象地了解未来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国家图书馆对体验区大获好评的AR增强现实互动体验全新升级。通过现场摄像头扫描,就可在数字电视大屏幕上全方位观看AR技术在国家图书馆的创新成果。公众也可以使用手机APP程序扫描明信片或者AR书签,观看虚拟场景与图片画面实时结合的动态影像。可体验的AR场景包括“馆雅书香”创意明信片、“诗词之美”古诗词创意书签、中草药创意书签、“中华寻根网”创意书签等。AR技术可以使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体验读者深度感受国图馆藏特色资源,激发读者对数字图书馆优秀数字资源的兴趣。

本次展览还对VR虚拟阅读站进行全面升级,VR虚拟阅读站依据“VR+阅读”概念打造,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电子触摸屏技术,将数字阅读和虚拟现实体验完美结合。在VR虚拟阅读站,公众不仅可以学习百科知识与精选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可现场感受 “VR诵经典”“VR贺新春”等国图特色的文化创意成果。

5G时代的到来,将再一次改写人类的生活。以5G为基础的移动宽带网络,未来将打造“移动智能终端+宽带+云”平台。与其他的能源和公共事业一样,这个平台将成为整个社会和各个行业赖以运转的基础。

本次展览推出5G相关的新技术应用展示。包括5G设备及5G网络接入,现代数据中心展示,VR应用体验展示等。公众不仅可以体验5G网络的大带宽、低延时特性,还可通过VR实时全景展示,感受“5G新阅读”未来应用场景。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