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布时间:   作者:赵志浩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赵志浩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什么是根与魂呢?树没根不能活,人没有魂也不能活,这说明黄河文化对中华民族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根是看得见的、物质性的东西,魂是看不见的精神性的东西,这说明黄河文化包括看得见的黄河文化和看不见的黄河文化,即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看不见的黄河文化,也就是形而上的黄河文化。我们从黄河文化中的天人关系中说明黄河文化的魂是什么。

什么是黄河文化?字面上很简单,就是黄河加上文化,黄河是一条河,在这条河上加上文化二字,黄河就有魂了,就被赋予了精神性的内涵。因此,我们说文化代表一种精神和灵魂,一个人没有了精神和灵魂,就是一具死尸。黄河没有精神和灵魂,只是一条河而已。

黄河的精神和灵魂从哪里来的呢?是我们人类赋予它的。黄河的精神和灵魂实质上,是黄河这条河流和周围土地上人的精神和灵魂。在黄河流域展现的人的精神和灵魂被称为黄河精神和黄河文化,说到底是人的精神和文化。黄河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头顶上的天空,天、地、人共同创造了黄河文化。

早期黄河文明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呢?黄河流经的地域和地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夏季的热量充足,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国早期的农耕生活和农耕文明,早期黄河文化也是一种农耕文化。

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农耕文明发生在工业文明之前,在农耕文明之前人们主要依赖采摘和采集生活,居无定所,哪里有食物就去哪里。农耕文明之后,人们定居下来,安居乐业。相对于游移不定、居无定所的采摘采集时代,农耕文明是一大进步,它预示着人类文明的突破和转变。

采摘采集完全依赖大自然的馈赠,自然中有什么就只能指什么,人受自然的影响非常之大,没有食物了只能挨饿,甚至饿死。在农业文明条件下,人们可以保存食物的种子,经过播种生产出所需要的粮食,人们生存的能力提高了。但农耕文明依然要靠天吃饭,所以特别注意一年四季天气、气候的变化,也就是非常注重“天时”。

不违“天时”。不违背“天时”是黄河农耕文明的显著特征。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及趋势被称为“天时”,如果不掌握和顺应“天时”,便不能很好地从事农业生产,这便是古代社会比较重视天文历法的原因。如果某个王朝不注重历法,或者制定的历法不符合“天时”,便不能指导农业生产,就会受到“天”的惩罚。那么,历法的制定不只是关乎农业生产的事情,还关乎到政权的兴衰成败。不违“天时”也是尊重和敬畏自然的表现,尊重和敬畏自然还表现在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上。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做到不违农时、节约利用和爱护自然生物,才能够长治久安。可以说,把治理“天下”与对待“天”的态度关联起来,是当时人们的普遍认知。即是说,要想天下太平、长治久安,必须获得上天的护佑,要获得上天的护佑,必须尊崇“天”的法则,具备“天德”。

重视“天象”。人们通过什么方式领会天意呢?《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古人通过观天象,把星象移动方向和地球气候变化相关联,服务于农业生产。重视“天象”,即是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从而指导生产生活实践。古人是如何预报天气的呢?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天气的变化,比如,“鱼游水面,下雨不远”,“鸡不出笼有雨,蜂子出窝天晴”,“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春打五九尾,家家迈不开腿;春打六九头,家家喂上牛”。古人还常常把“天象”和政权的兴衰联系起来,上天垂象,即上天通过“灾异”或“祥瑞”征兆显示自身意志,发出警示,人们据此窥探和领会天的意志,从而推测政权兴衰,并调整自身行为。观察“天象”的任务是由圣人完成的,圣人既了解专门的自然科学知识,也能够把握治国的道理。或者,由专职人员(“在男曰觋,在女曰巫”)通过观察“天象”,窥探和领会天的意志完成,沟通民神。具有较高修养和境界的圣人或具有专门知识的专职人员,才能够洞悉和掌握“天象”,并与“天”进行沟通,传达天意。

效法“天德”。“天”拥有什么样的品德呢?《周易·系辞传》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爱惜生灵,不事杀戮,是天地之美德。人们只有取法于天地之大德,减少杀戮,爱惜物命,才能够得到上天的护佑。一个政权也是如此,只有让众多的生命得以存活、生生不息,这个政权才具备合法性基础,才能够得到上天的青睐。由此可知,黄河农耕文化蕴含着的深刻的生态意蕴。所谓生态,即是让万物保持“生”的状态。孔子认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上天当然不会言语,但可以通过四时的运行和百物的生长发育呈现自身。让四时运行有序、百物繁衍生息,就是“天”的法则,也是天的品德。矗立在天地之间的人,应效法天地之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此才能够长久存活下去,不然只能自取灭亡,它要求人的思想行为要取法天地运行的法则(道)。

抗争“天险”。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历史上最治理的大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从先秦到解放前黄河决口1500次,改道26次,治理黄河是安民兴邦的大事,一部治黄史就是一部治国史,黄河水患增强了人们的安危意识和忧患意识。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发生在黄河,它说明了中华民族对待险恶自然环境的抗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把险恶的自然环境改造成符合人需要的环境。黄河灾害侵害了人们的生存空间,反倒激发了人们内在的精神动力,在处理与黄河灾害关系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黄河精神。在自然灾害面前,需要发挥创造性的力量,改造自然。所以,黄河文化不仅包含着顺应天时、重视天象、效法天德等顺天应地的精神,还包括抗争和创新精神,如果说前者属于肯定性精神的话,后者就是否定性的精神。否定性的精神就是对大自然灾害说“不”的精神,同时也对人的活动进行否定,让人的活动保持在自然允许的范围内,注重保持黄河生态。经过这样一种双重的否定,形成了一种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就是黄河精神,形成的文化就是黄河文化。

预防“天灾”。我们不仅生活于现在,还生活于未来,对未来有设想、有理想、有目标等都是生活于未来的表现,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测预防也是生活于未来的表现。在黄河洛河交汇处很容易形成漩涡,通过这个自然现象伏羲创制了太极图和八卦图,对未来进行预测,进而对人的行为进行干预,河洛文化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高思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