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 魅力榆阳

发布时间:   作者: 刘燕郡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榆林,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于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端,西邻甘肃、宁夏,北连内蒙古,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便位于此处。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有汉、蒙、东夷、苗蛮、匈奴、契丹、鲜卑、党项等上百个民族长期征战、杂居、融合。严酷自然条件和长年的军事征伐形成了榆林人民兼收并蓄、朴实坚韧的文化特质,也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灿烂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榆林市榆阳地区的省级非遗项目。

保宁堡老秧歌

保宁堡老秧歌
  保宁堡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西部12公里处的明长城线上,始建成于明成化年间,万历六年重修。保宁堡老秧歌是当前保留不多的“神会秧歌”,保持了较为古朴的原始风貌。主要分布在以保宁堡为中心的周围232个自然村和榆阳区城区,地域面积达1498.04平方公里,其以规模之大、动员之众、形势与内容的独特性而享誉海内外。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正月廿三,是保宁堡老秧歌祀神活动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庙会活动,由谒庙秧歌和沿门子秧歌两部分内容组成。按保宁人的说法,二月到十月初一这八个月是诸神正式“上班”的时间,十月初一到二月二,是诸神度假休息和娱乐的阶段。这两个阶段共有十次集中的祀神活动,都要谒庙,也都在如愿神的名义下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前9次是在诸神正式“上班”时举行,所举办的祀神活动都具有更明确的意向,带有祈福祈示、求雨等专项的功利目的。而在诸神度假休息阶段,举行更加盛大的社火——秧歌谒庙及沿门子巡演活动,虽然也是以祀神的名义出现,但明显地带有更加强烈的文化娱乐色彩。
  保宁堡老秧歌的队形图案,通过精巧的构图、多变的队形、浩大的场面,表现了保宁堡群众的智慧、才能和艺术创造性,显示了对美的艺术趣味的强烈追求,也是民族传统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具体反映。

鱼河堡府城隍庙庙会


  鱼河堡府城隍庙庙会
  鱼河堡府城隍庙位于今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鱼河村东北角,是明长城延绥镇36堡之一。鱼河堡府城隍庙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康熙十三年(1674),康熙私访榆林卫,因鱼河城隍救驾有功,封城隍为“府城隍”“灵应侯”,亲赐“灵应侯”牌匾,并赐半朝銮驾,龙虎月牙旗,红头伞盖一顶,命令地方官整修庙殿。自此鱼河堡府城隍庙香火旺盛,庙宇规模逐渐扩展。
  鱼河堡府城隍庙庙会活动一年举办两次,为春香和秋香。其中以春香最为隆重,从正月初一开始至正月十六结束。正月初一钟鼓齐鸣,本村周边村庄的民众抽签烧香上布施。正月初八是顺心。正月十三城隍爷出府,鼓乐齐鸣、炮声震耳、人潮涌动。正月十五设灯山、灯谜、礼花、转九曲,并有社火助兴表演。十六日吃神饭,吃了神饭一年四季平安健康、消灾免难。
  秋香从八月初一至初四,期间和尚吟黄礼经四天,普度众生。八月初二是城隍爷的圣诞之日,出府形式与春香时相同。
  鱼河堡府城隍庙庙会活动历史悠久,规模极大,朝拜者众多,大都来自周边地区,最多时参与者达五六万人。活动期间,围绕“城隍爷”出府传统宗教活动为主题,结合戏剧、歌舞、社火于一体的文化娱乐活动。

榆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榆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豆腐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食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榆林人民制作、食用豆腐的历史十分悠久,当地良好的地下水,饱满的黑豆,民众的智慧,孕育了香嫩的榆林酸浆豆腐。“沙比城墙高,水在当街跑,点豆腐不用卤水和石膏”,更是被称为榆林“三大怪”。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连接地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糜谷、豆类种植历史悠久,所产黑豆、绿豆、红小豆、扁豆、豌豆等,颗粒饱满,个大色美,质优味佳,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本地的普惠泉素有“桃花水”之美称,其含锶、偏硅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据陕西省地质局专家测量,属重碳酸钙镁型天然矿泉水,1988年被国家地矿部鉴定为优质矿泉水。
  榆林豆腐在传统制作中以黑豆为原料,经过炕晒、脱皮、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压制八道工序而成。榆林豆腐是用酸浆点制而成的,酸浆是制作豆腐沥出的汁水,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由自身的乳酸菌作用变酸,行业称酸浆。酸浆豆腐减少了豆腐本身的凉寒性,提升了豆腐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为8.54%,是绿色的、纯天然的、健康的食品。从古到今,榆林豆腐和榆林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2000年,榆林市塞上饭庄的“炸豆奶”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2002年,塞上饭庄的“塞上豆腐宴”品种被认定为中国名宴。

榆林拼三鲜

榆林拼三鲜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陕北高原的交接地带,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有汉、蒙、东夷、苗蛮、匈奴、契丹、鲜卑、党项等上百个民族长期征战、杂居、融合,也有朝廷大员回乡省亲,带来其他地方的美食制作方法。榆林传统饮食风格在吸纳各民族、各地区优秀传统饮食元素的基础上,不断改良、翻新,优化出品种花色繁多、品位风格各异、烹饪技法多样的饮食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榆林拼三鲜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传统大菜。
  榆林拼三鲜浓缩了南北菜系的精华,包容汉、满、蒙多种风味,有荤有素,稀稠相间,五(红、白、黄、绿、黑)色俱全,汤鲜醇郁,清香可口,实为美食中的上品。其制作工艺繁杂,所需配料众多,要运用烧、炸、煮、涮、蒸等多种烹调技法,经过多道工序烩制而成。
  榆林拼三鲜注重科学烹饪和荤素搭配,力求营养均衡,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正宗的榆林拼三鲜讲究“清而不浓、鲜而不淡、亮而不浊、荤而不腻”,早在明代时便为御用贡品。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拼三鲜被端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成为榆林人最喜爱吃的一道菜,更是榆林人在红白喜事、待客宴饮中的压轴大菜。

榆林“万画”泥塑


  榆林“万画”泥塑
  在榆林这方神奇的土地上,有一朵充满泥土芳香的民间美术工艺之花——“万画”泥塑。早在清代、民国时期,榆林的泥塑已十分兴盛,甚至驰名陕甘蒙地区,这些地区许多庙宇的泥塑神像出于榆林泥塑艺人之手,其中“万画”家第四代、第五代传人万起运、万德雄父子的泥塑技艺可谓是人人称赞、堪称一绝。“万画”家从事泥塑,至今已有七代传人。
  民国年间,万起运经陕西省美术专业学校校长王军余的推荐,其作品《八洞神仙》《踏雪寻梅》代表中国参加了美国旧金山世界工艺美术博览会,荣获第二名。到了20世纪50年代,万德雄的艺术创作推陈出新,他与儿子万忠选创造了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如《回娘家》《巡逻兵》《南瓜丰收》《猪多肥多》《老红军讲故事》等。20世纪80年代,万忠选和儿子万旭东在青云寺庙、白云山道观等地方雕塑了许多大型造像,随后,他们父子创作的《洞八仙》被《陕西画报》刊登。
  “万画”泥塑深深扎根于生活,扎根于现实,不仅美化了生活,装饰了生活,而且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同时,在各种礼仪、祭祀活动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万画”泥塑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在取材、塑造手法、塑造形象方面都蕴含着独特的审美因素,每件泥塑品都可称为是“形神兼备、以形传神”的艺术品,展现着不同时代的历史形态、现象,展现了不同时代人物的精神内涵、风格面貌,对于研究不同时代的民俗风情、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燕郡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