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的故事

发布时间:   作者:郝明森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2.jpeg

相传,宇宙诞生之初,天地混沌,没有东南西北,也没有前后左右,更没有日月星辰和天地万物,但却在其中孕育了盘古。这个创造世界的伟大人物创造了一切,最终把身躯变作山河,他的头变成山岳,鲜血变成江河湖海。这样的传说足以说明一件事——人类把对水的珍爱视作血液,把对河流的崇敬视作生命。大运河流域的人们一定相信,盘古身上最重要的鲜血变成了一条河,他的血管变成了很多支流。而其中的一条,那就是运盐河。

3.jpeg

运盐河,这条非凡的大河,静静流淌了千年,必然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她集海盐文化、农耕文化、市镇文化于一体并繁荣兴旺,另一面她又与世隔绝,避免了外界的污染。 这里的衣着、饮食、出行,都近乎原始与本真,始终保持着一种奇特和神秘。这烟雨紫霞的所在、云水舒卷的地方,亦真亦幻的仙境,就是江苏南通一块如诗如画而美丽的沃土——通州。

4.jpg

远古时期的通州是一片汪洋大海,南北朝至唐朝初年两百余年的时间里,在江涛海浪的作用下,泥沙不断沉积,最终形成沙洲。运盐河的水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将其从贫瘠的盐碱地变为可耕种的良田沃土,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来到这里,在运盐河畔定居。从此,披沙拣金的先民,在与大自然的不断抗争中寻找到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形成了“外盐内稼”的生产格局。

那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村子里的人在江边摆好祭品。一场僮子戏在江边展开,巫师一旦戴上面具便具有了神力。他念念有词、翩翩起舞,依河而居的人们相信这是和神交流的最好方式。万物之灵的神主宰一切,性情却像儿童般喜怒无常,他们需好言相劝、食物美酒孝敬,神便赐予他们风调雨顺。这在农耕文明中非常重要。

5.jpg

对于枕河而居的运盐河人家,开门七件事,样样离不开水。人们从河流中获取必需品,也从河流中获得安慰。哪家的孩子病了,一定要到河边招魂,谁家的猪丢了,一定要去河边找寻。河流让他们有归属感,孩子早上放出去,晚上去河边准能接回来。小两口拌嘴,媳妇必定跑到运盐河边痛哭,每每此时,全村人都出动去劝她回来。住在上游的阿舅家有东西要送外甥,砍几棵竹子绑在上面,顺水也就漂到了,河流便成了一种承诺。

早春,燕子从河边衔回第一块湿泥,春播的信息便在全村传开。运盐河流域经过千多年的耕作与休憩呈现出沃野千里的盛况,它独特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物产,多源的人文精神,逐渐形成一种地域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便是人们对河流的始终敬仰。

时下已是 11月,陕西秦岭以北的地区开始进入冬季,冬至后的第一场雪,供暖设备全部启动,足够的保暖才能度过这个寒冷季节;而秦岭以南的江浙一带,却依然青山绿水。运盐河流域,受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影响,人们仍然忙着撒网捕鱼,播种收获,尽情享受阳春三月般的舒适与温暖,一派江南水乡的滋润。

7.jpg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这是因为一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一个是黄河流域以黍和麦为主的旱作农业,而另一个则是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主食格局。运盐河是长江支流,自然偏爱大米,当然通州人绝不把自己口味固定在单一的食谱上,由于通州是长江冲积平原,海岸东移,地势西高东越窑青瓷皮囊壶低。人们依据各地的地理、土质、水源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耕作种植。 “十里风土不一”,饮食习惯也有差异。通州的先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其时荒滩草丛,有猎不完的飞禽走兽;江海河塘,有取不尽的水产海鲜。《博物志》中所谓的“东南之人”。“西北之人”视为“珍味”的食俗,兼而有之。更为难得的是,通州天气温和,雨水充沛,河网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一年两熟,夏秋有收,稻麦瓜豆,应有尽有。淡水、海水两大类水产品种齐全,资源丰富。 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挖掘,不仅表明南通西北部早在五千年以前,便已有了人类的活动和文明;而且从出土的大量糜鹿牛羊猪骨、谷粒和柴草灰烬中,可以获知当时青墩人的饮食概貌。然而,青墩人只是广义上的,而不是狭义上的“通州人”的祖先。最先来到“胡逗洲”上“煮盐为业”的“流人”,作为通州初民,他们所生活的沙洲,四周环水,孤悬海天,赖以为生的除了开荒垦地,种植五谷以充当主食外,恐怕就只有依靠捕捞“鱼虾螺蚌”和猎取“狐兔獐鹿”来补充食品了。

旧时的通州农村有一个与镇巴相同的“尝新”风俗,每当水稻收割,新谷登场,各户多少总要碾些大米,全家人欢天喜地吃上一顿新米饭“尝新”。记忆中,母亲和外婆一边舂米,一边拉扯家常里外,亲密无间的样子羡煞旁人。米舂好了,再用竹簸箕将谷壳一抖一抖干净。把淘洗后的新米往罐里一倒,十几分钟后滗出米汤,再用微火慢慢蒸,不一会儿,屋子里便散发出大米饭的香味。新米的香味,穿过大门,在我家院子上空弥漫着。等米饭蒸得差不多了,母亲早已把父亲从集市上买回的肉切好了,外婆亲自下厨炒菜。开饭时,全家人都齐刷刷地站在院坝,围着饭桌,几张烧纸,三炷香,三叩首作揖,母亲大喊一声:“天老爷,尝新罗!”我们也跟着喊:“尝新罗!”仪式结束后,父亲点燃一串鞭炮,以示送客。顺手将桌椅板凳挪动一下,请天神离席。后来我才知道,尝新祭拜天地主要是感天恩,祈求来年丰收。民间传说上古时洪水滔天,毁灭全部庄稼,辛亏狗会游泳,尾巴高翘,带上岸一谷穗,才得保留其种,故又将敬过天神的饭喂狗。

8.jpg

新米饭糯软适口,有一股新谷的清香,人人爱吃。这也算是对“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年的一种报偿吧! 那个年头,一年到头,能吃上白米饭的还有大年夜和正月初一,其余时日,只能是“半年糠半年粮”了。至于通州的尝新习俗,我不得而知,问过很多当地老人,他们说过去有这习俗,眉飞色舞给我讲半天,可惜语言障碍,我就像听日语一样,一句也没听懂。现在,无论通州或镇巴的城乡,人们均以大米为主食,面条、馒头、包子、油条、馄饨、饺子等只是常见的辅食而已。老一辈农民视为主粮的玉米等,现已基本上作为饲料,用来喂养鸡鸭猪鱼,发展副业生产了。所以,尝新的习俗也就淡忘了。

9.jpg

通州人杰地灵,历史上名人、贤士群星闪烁,他们从四海聚拢而来,把优秀的遗传基因留在这一方山水之上。

这是一块文明的土壤,彰显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东临黄海,西南与崇川区相接,东南与海门市为邻,北与如东县毗连,西北与如皋市接壤,东西文化交相辉映,南北文化相互交融。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通州人民在运盐河畔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民歌文化。这些民歌历经历史的沉淀,岁月的打磨,自古迄今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样、活泼。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从内容上看,即兴创作,自由宽泛,随编随唱,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在演唱风格上,曲调高亢悠长,激越顿挫、富有弹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于劳动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多种不同类型的号子。有清朗婉转的打麦号子,高亢悠长的车水号子,欢快激越的嫁妆号子,粗犷豪放的打夯号子,深沉悠远的渔民号子,铿锵顿挫的搬运号子,以及造曲酿酒、挑担推车、砌房造屋等号子,不仅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而且曲调各异。

这里的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运盐河历来作为通达纵贯通州西部的通扬运河与串场河南支流的黄金水道,在千多年前,纤夫们为了统一步调、鼓舞热情,在艰苦的劳动中创造了江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撑船号子。山民在辛勤劳作中,自编自唱,创作了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歌歌谣。

僮子戏,又名通剧,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在通州的历史上也曾有过辉煌的一页。它的唱腔并不多,大体上有铃板腔、行路腔、点鼓腔、圣腔、书腔、喜腔等,特别是老百姓喜欢的七字、十字悲腔、凄楚悲怆,似哭如诉,常使台上台下一片嘘唏。

解放以后,僮子戏更名为通剧,对僮子戏的原有唱腔进行整理、改革,吸取了其它剧种的长处,溶进当地的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急口歌等,使唱腔更为丰富。后再次改革,一方面在传统表演形式上紧缩锣鼓,丰富唱腔。旧通剧一场往往要演四个钟头左右,有近一半的时间被锣鼓所占,年复一年,演员这样演,观众这样看,一直沿袭下来。随着时代的变革,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繁复冗长的锣鼓,已经令人难以忍受了。所以,后来的节目都限制在两个半小时内,锣鼓快慢得当,长短相宜,深得观众好评。在唱腔上溶进了“卖杂货”、“紫竹调”、“八段锦”等小调,显得优美动听。另一方面是突破程式,演活人物。旧通剧的程式,不管在什么戏中,用在什么人物身上,总是千篇一律。后来剧中演员的一招一式,不因袭旧套,而根据角色的身份、个性和独特的遭遇,重新设计,因而演活了人物,扣住了观众的心弦。

来到通州,我觉得忠孝文化园着实有些看头。园区主要以陆凤彬将军的祖宅为基础建设而成。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具有明末清初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通州忠孝文化园开园对外免费开放至今,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并先后被授予了“南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通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南通市文化产业基地”、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等26项荣誉称号。

文化园以传播忠孝传统文化为宗旨,是全国首家以“忠孝”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园内“思苑”楼、多功能影视厅、图书阅览室、忠孝坊、中华柱、聚宝阁、百名将军书法展厅、《孝经》石刻长卷、忠孝文化长廊、24忠24孝石雕园、新二十四孝壁画长廊、南通市首届十大孝星宣传长廊、国防教育宣传长廊等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古朴、典雅的聚宝阁内收藏了“四大伟人”“十大元帅”红木雕像、《毛泽东在井冈山》珍贵油画、小型紫檀木雕毛泽东像等社会贤达捐赠的珍贵物品。

在“忠孝坊”大门的正前方是一座28米高的孔子石雕像,主体部分由480多块石质部件拼接而成,重达1000多吨。孔子像的神态以唐代吴道子的孔子像为蓝本,服饰、姿势以孔子行教图为依据。整个雕像矗立在忠孝园的南侧,举头仰望,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庄严、慈祥地看着远方。这是忠孝园的四期工程,占地二十余亩,投资了一千余万元。

从忠孝园出来,我决定去余西古镇看一看时,心里其实是有些担心的。我打心里不希望看到一座被现代“包装”过的历史古镇。庆幸的是,呈现在我面前的余西古镇依然是素面的,原汁原味,古色古香,默默地透出一种难以言传的沧桑。

余西古镇南临运盐河。据史书记载,小镇始于唐末,后因余庆盐场的设立而逐渐形成。宋代初年,这儿还只是南通市的通州利丰监所属余庆盐场的一部分。随着盐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到了元代,余庆场一分为三,于是有余西、余中和余东三场。清朝的雍正九年(1731),余中场又合并到余西场。

站在运盐河的堤坝上向北眺望,整个余西镇就好像一条卧龙。龙首在北,龙尾在南,所以古镇当初也被叫作龙城。而中间那条作为轴心的小街,也被称为龙街,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余西古镇老街了。

我从“龙尾”的迎江门步入老街,西边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东边是依次相连的居民小院。那些店铺如今早已是人去楼空,雕花的木窗上布满蛛网。当地人在关闭的店门上悬挂了市县级文物保护标示牌,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杜谊茂绸布庄、曹恒兴油坊、马一行烧酒坊、黄家染坊……一扇扇关闭的门窗,还有门头上那些伸出房檐的瓦当,无声地叙说着小镇曾经的繁华热闹。

 整个老街的建筑结合了南北两地的建筑文化,主体为北方四合院,房屋装饰多是江南特色,可以说是在当地独具一格。房屋多设檐廊,或明间凹进成廊,门窗较大,明间一般为六扇门,夏季可以完全打开。两边房间下部为实体砖墙,上部均为饰有木格窗花的窗户。屋面铺青灰小瓦,外墙面粉刷白灰,白墙灰瓦相互映衬,有着水墨画般的雅致。 老街上有许多古迹保存完好。一座建造于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的钱氏节孝牌坊,静静地矗立在老街中部。从规制上看,它只是一座两柱的单门式牌坊,可上部层叠的坊顶及云龙纹雕饰非常精美,两柱上所刻的楷书对联也清晰可辨。

12.jpg

南通市境内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的牌坊为数很少,没想到有一座就在余西老街。老街北端“龙头”的东西两边,两口被当做“龙眼”的古井也完好如初,尽管早已经用上了自来水,但是当地居民仍然有从古井中取水的老习惯。 武有曹顶文有柳敬亭 余西原为海边的盐场,历史上隶属扬州,历代统治者对盐场都进行了有效地管理;由于煮盐业不断发展壮大,大量的江南人也在不同时期加入到余西。江淮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加上余西本地的海洋文化,形成了余西独有的文化性格,也让这块土地上走出了许多烙有余西印记的历史名人,一武一文的曹顶和柳敬亭,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关于抗倭英雄曹顶,人们已相当熟悉了。而柳敬亭,我当学生时就知道他是个说书艺人,在镇巴民间也流传有他的传说。要不是来到通州,我也绝不会知道他的出生地就在余西古镇。

说到余西古镇,让古镇人最为骄傲的就是蓝印花布了。尽管它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但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却不多,南通的蓝印花布名位列其中,与南通蓝印花布艺人对这一传统手工艺的执著坚守和不断发展是分不开的。南通的蓝印花布,发祥地就在余西古镇。如果说余西的兴起与盐文化密不可分,那么蓝印花布则是余西农耕文化繁荣的产物。滨江临海的余西古镇,适宜种植棉花,为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手纺、手织、手染等纯手工方法制作的南通蓝印花布诞生在余西古镇,也就不足为奇了。

13.jpg

由于时间关系,我来不及去参观蓝印花布制作的全过程,也只能听龙城古玩店老板为我做了一点点介绍。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我还会再来余西古镇,去亲自看看蓝印花布……

通州是一个神奇而又充满希望的地方,这里有着阅不尽的自然风光,写不完的诗情画意,道不出的情思感触。要说这座城市的美,我认为她美得自然,美得自在,美得淳朴,美得纯净。步入这个城市会给人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超然感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淳厚的人文情怀,不仅带给人视觉上的盛宴,舌尖上的享受,更是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愉悦。

在通州,任何一处,你都可以领略到别样的美,她的美,不仅在于山水之间,更在于她的内涵美,人文美,和谐美。要是你迷路了,只要遇见任何一个人他会热心的指路;要是你上公交没零钱,会有人主动给你扫码。总的来说,通州的文明主要体现在每个人的行动上,在单位,只要领导安排的工作,从没人拖尾扯皮;在公共场所,没有人高声喧哗和吵闹;在广场,跳广场舞的大妈把音量调得极低极低;看演出,头两排位置没人去占座,没有小孩在舞台前随意嬉闹,更没有警察现场维持次序……

14.jpg

一路走下来,看了街舞高歌,看了夕阳残荷,看着一切千姿百态,百转千结,仿佛在演绎着生活的话剧。当我看到一个男孩拿着手机在那棵银杏树下拍着眼前的美景时,一颗心,莫名的感动着。原来不是所有人都行色匆匆,原来还有人带着发现美的心与眼睛,寻觅着,追逐着,记录着这沿途的美……和我一样。

是的,文明,是生活中一份最美丽的礼物。也许,只用一个默默无闻的领头人,便可带动一片圣洁之风,也许,只用一句文明的语言,便可唤起人们心底最美好的回忆。

通州的美有着自然的低调,让人拥有欲与天地对话的情怀和归隐山水的渴望,但凡来过的游客,无不为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与和谐相伴而称奇,无不为它的和谐文明和恬静安逸而恋恋不舍。           

一条充满活力的运盐河,信念的水铸就科技的霞光,让这片沃土中的万物每天拥有时代的朝阳。饱满的土地,硕大的麦粒,芬芳男人的事业。整齐的桑田,肥沃的菜园,给予女人们生活的港湾。是天天拔高的树,是季季艳丽的花,让通州的事业有了迷人的年代。

   

编辑:高思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