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非遗】临渭草编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麦秆长在田间

也长在南塬妇女的手上

辫梢摇出了冬去春来

摇出了岁月悠长

摇出了老人烟锅的火光明灭

摇出了孩子们期盼的水果糖

摇出了自己的花头巾

摇出了一家子的盐咸醋香

戏台下掐出快乐

二三荒月编饿了肚肠

古槐下编出家长里短

冬夜炕头上伴随情话绵长

只要腾出两手,草编的活计

就占据了所有的时光

编成草帽,下了蚂蚱坡

走向渭河两岸

走进南塘北塘

走进田间地头,机关工厂

去遮挡日渐毒辣的阳光

帽中精品馈赠情郎

戴上它,行走四方

心中温暖,足有力量

曾几何时

草编打出了广阔的市场

也曾走出国门,跨海越洋

换来银白金黄

日升月落,燕来雁往

草编慢慢淡出生活

化成一种记忆

镌刻在南塬人的心上

临渭草编介绍:

临渭草编主要分布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南部的各个乡镇(阳郭镇为中心),以手工编织农家实用草帽为主,主要用料为小麦秸秆。制作过程包括六大工序:1.备料。在小麦成熟后用镰刀割倒捆好,用刀切去麦头,把麦秆分成小把,用镂耙去掉麦叶,晾干捆好。2.分类。将粗、中、细麦秆分三大类,分开摆放。3.潮水。先将麦秆喷上水雾,增加麦秆的水分含量,便于编织。4.熏白。使用硫磺,在密闭的空间内薰白,既可防虫防蛀,又可增加色泽的美观程度。5.编草辫。用七根麦秆编织成草辫,当地艺人一般利用闲暇之余,边走边编,一段路走完,十几米的草辫就编好了。6.编草帽。把草辫从顶部开始,一圈圈往外编织,最后锁边收尾即可。临渭草编经济耐用,兼具实用和审美价值。临渭草编2018年被列入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简介:

邢福和,笔名千万里行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长期从事诗词创作,制作影视资料片12集。出版诗文集《千万里行吟》,散文集《行走四方》,参与编辑出版文史资料书《老渭南》、临渭区中小学地方教材《美丽临渭》等。

麦秆(本文图片由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提供)

编织

成品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