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一种岁月

发布时间:   作者:袁东红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岁月的流逝是无言的,当我们对岁月有所感觉悟时,一定是在深深的回忆中。而对母亲的付出有所感同身受时,我们也一定进入了付出的季节。因为该付出的,母亲都先我们付出了。

往往是在回首之际,在远行之前,在离别之中,才蓦然发现,我们从未离开过母亲的视线,从未离开过母亲的牵挂。

微信图片_20220506175650.jpg

小的时候,对母亲只是一种依赖。青年时,对母亲也许只是一种舐犊之情。只有当生命的太阳走过正午,人生有了春也有了夏,此时对母亲才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随着生命的脚步,当我们在数着自己一根根白发,惊叹着岁月不饶人时,想想母亲为了我们,所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所以母亲在世时,常回家看看,尽一份孝心,因为见一面少一面。

我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1984年随着父亲从渭南华县(今华州区)老家迁到西安市,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变成一个真真正正居民,但是她有着中国传统妇女共有的特质,心底善良、性格率真、为人诚恳、吃苦耐劳……

母亲一生勤俭持家,为我们操碎了心;她把我抚养大,送我上学,然后当兵,分配工作,结婚成家。母亲芳华衍变沧桑,青丝熬成白发,她大半生的操劳,都是为了儿女的成长。

打从我记事起,我母亲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分昼夜地运转着,日复一日地在土地和家之间忙碌着。我们穿的鞋都是她亲手做的,家里人的衣服是她亲手缝制的。我的母亲为我们上学、成家、立业,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和辛劳,最终将我们兄弟三人养大成人,想想真不易。

小时候,我总是盼着快快过年,因为过年有荤菜吃,好的年景还有新衣穿,但母亲却始终穿着那件旧式的蓝布衫,只是补丁一年比一年多。

小的时候,只有饿了、困了,才知道回家,未进家门就会喊:妈,我饿了!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玩到饿的时候,看着家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然后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三娃,叫我回家吃饭。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没有享过什么清福。在那难苦的岁月,哪怕是玉米窝窝头能吃饱也行,这是她当年梦寐以求的美食。那时候,家里穷,饭菜油水不多,每次吃饭,母亲总是把好一点的饭菜留给我们。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尽我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每当我想起母亲背对我们喝剩粥的背影,我的心就会痛。她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我们仨儿子身上了。

还记得有一次我生病,半夜发高烧,母亲在我身边守到天亮,直到中午烧完全退后,母亲又赶紧给我做了只有生病时才能吃上的挂面荷包蛋。坐在那里,看着我吃下去,母亲笑了,那是只有慈母才有的笑容。

记得当年(1994年12月)我身着新军装将告别母亲去部队当兵的时候,母亲有些依依不舍。在洪庆镇政府告别时,母亲强装笑颜对我说了许多鼓励的话:“儿啊,爸妈都是普通老百姓,给不了你多少帮助,凡事只能靠你自己啊,在部队要好好表现,好好学习,听首长的话,好好保家卫国,为国争光。”

告别了母亲,当我坐上大巴车,车走出百米之后再回头看时,母亲仍站在原地,手搭搭在额头眺望着我。那时寒风正凉,风儿吹撩着母亲满头华发,有种不可名状的萧瑟和孤寂。母亲站马路中央,一身青衣点缀在一片白色土路之中,孤零零的,望着路的尽头,期盼着我下一次的归来。她的背影在风中有些孤独,有些期盼,还有些挂念。此时,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为老袁家争光,以实际行动告慰外公的在天之灵。

1998年底,服役期满,托外公的福,也托父亲的关系,我分到了学校,我便利用业余时间抓紧进修学业,补齐我文化课上的短板,顺利完成本科学历,也考取了教师资格证,真真正正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继承了父亲的教育思想,然而,慈爱仁厚的父亲在2003年夏天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母亲的体重又轻了几斤,瘦弱的母亲是家里的支柱,她用并不宽阔的脊背扛起了整个家,疲惫的眼神,龟裂的双手,是她辛勤操劳的结果。

母亲那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岁月在母亲脸上刻上了深深的痕迹,灯光下映出了母亲瘦弱的身影,看着她每天为这个家操劳而渐渐累弯的脊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母亲的恩情,我惟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

自父亲走后,母亲不知何故,耳朵突然间背了许多。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回19中看望母亲,带上妻儿老小。5月2日,一回家,打开大门,我赶紧叫了一声“妈”,鼻子一酸,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儿啊,你回来了……”母亲哽咽着,当听到我女儿叫“奶奶”,母亲立即抹去脸上的泪水,颤颤巍巍地走过来,牵着小孙女的手,边走边说:“楠楠又长高了。”

还没等我们一家坐下,母亲就忙活着跑前跑后,给我们端茶倒水,我看得很清楚,母亲的脸上始终绽放着笑容,我在一旁直招呼母亲:“妈,歇会儿吧。”可母亲总是乐呵呵地说:“没事、没事。”其实,母亲已经很累了,只是为了讨好一个团聚的氛围。

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八十岁以后的父母,他们在子女面前的顺从是卑躬的、讨好的、小心翼翼的。像个想得到夸奖的孩子一样,先把东西捧到你跟前,等你眉开眼笑了,他才跟着笑逐颜开,由衷地分享你的快乐。

这种讨好令我有些心酸和一种隐隐的负罪感。《朗读者》里有一句话:“年少的时候,父母选择用适合的爱引导我们;年长之后,我们却选择了用疏远的爱回馈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超过孩子对父母的爱,很少有孩子能像父母当年抚养孩子一样照顾年迈的父母。

我想,也许这是因为长大以后,孩子也成了父母,他们的目光总在追逐自己孩子的方向,却忘了回过头去望一望,那束永远跟随着、凝视着他们背影的深情目光。

母亲喜团聚,但更怕分别。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每一次回家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们又要回到自己的小家。记得临走时,平时爱讲话的母亲忽然变得不吭声了,一手扶着墙,踉踉跄跄,一边默默地把家里能带的东西一样一样往车上拿。

她站在车窗口,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眼睛湿漉漉的,自言自语似的,一遍遍问道:“下次什么时候回来?多回来看看……”

我女儿说:“奶奶放心,我们会经常回来看你的。”母亲抹了抹眼圈:“别让奶奶等的太久,别让奶奶等的太久……”不知道为什么,听完那句话,我的鼻尖也酸了。临行时,母亲更是依依不舍,眼里饱含着泪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很担心自己再也见不到她的儿孙了,我理解母亲的心情。在母亲眼眶里依旧是那含着热泪的期许……

那时我才清晰地注意到母亲双鬓上的银丝和那岁月刻下的皱纹。当我转身离开的那一霎间,我的热泪便随意如流!

所以啊,母亲在世的年岁里,每一个节日的来临,不管多远,我们都要回到母亲身边过节,因为母亲在,家在,团聚就在。

母亲是一种岁月。每一缕白发,每一道皱纹,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记载着岁月的沧桑。

母亲是一种岁月。因为在人世间忍受最多苦难、咽下最多泪水、包容最多无知、体贴最多心灵的是母亲,是伟大的母爱。

岁月如歌,母爱无限,唯愿母亲健康长寿,开心快乐每一天……

(作者袁东红为西安市第六十三中学教师)


编辑:大风扬沙           责编:高思佳           终审:吴汉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