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背上的欢乐舞蹈 —— 国 家 级 非 遗“ 靖 边 跑 驴 ”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








榆林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榆林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9个。近年来,榆林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方针,将非遗保护纳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计划,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为了全面展示榆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报特开辟专栏,予以重点推介。
    人们说,陕北是块生命的苦焦地、艺术的肥沃土。欣赏了“靖边跑驴”之后,顿时让人确信,此言不虚。
  “靖边跑驴”将“驴”拟人化,将人和驴形成一体,夸张却不失真,表演传神、传情、诙谐、幽默。可以想见,它冲散了挣扎于土地之中的农民对于生活的烦恼和生命的忧愁,捧腹大笑之间,生发的是一种乐观与豁达的生存意识。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靖边跑驴”并不仅仅是一种民间技艺,它典型地表现了一种人文情感,表达了陕北人性格真实的一种艺术形式,把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巧妙结合,把生活的真情和艺术的真情自然地融合,它把现实生活和浪漫主义色彩有机统一。有人如此概括,或许也恰如其分:“陕北‘靖边跑驴’是陕北人吃饭中的盐分,一时也不能舍弃它。”
  “靖边跑驴”是流传在靖边民俗“社火”中的一种歌舞形式,民间俗称有“骑毛驴”“耍驴儿”“拉犟驴”“赶毛驴”等,代表性的流传在宁条梁镇、东坑镇、镇靖乡等乡镇。据调查:在靖边县东坑镇流传时间最早,表演活动也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代表性。
  陕北民俗舞蹈“靖边跑驴”根据地理、历史、生产方式以及清光绪年间《县志》对“社火”的记载证明,清代已很盛行。可以说,“靖边跑驴”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及浓郁的民间文化氛围下产生的。
  追溯“跑驴”的历史渊源,在靖边则有多种源头。当地有关“靖边跑驴”的传说有三种:其一说,“靖边跑驴”最早来自神话《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倒骑毛驴”这一民间故事,民间艺人根据这一故事编创并流传至今;其二说,在明成化年间由靖边民间艺人姚福有根据当地盛兴的“跑竹马”改编发展而成;其三说,是清朝末年由河北老艺人孟源清移居靖边东坑镇后流传而来。据“靖边跑驴”表演艺人孟占雄回忆,他老家原居河北省孟家源,祖父孟源清就是表演“跑驴”的行家,孟占雄从自己少年时的记忆中模仿祖父的技艺,传承了“跑驴”表演技艺,使之发扬光大。这三种传说,看起来都有一定的由来和依据,虽然当地志书及其他资料、碑文中没有明显提及到跑驴的踪迹,但根据现在靖边民俗跑驴的艺术水平、普及程度、舞蹈本身的古朴韵味,以及靖边群众世代春节“闹社火”离不开跑驴的习惯,说明这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品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使之得以发扬光大。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当地文化馆挖掘和发展了“靖边跑驴”,文化馆工作人员和跑驴表演艺人共同编创了跑驴节目《探亲路上》,把民俗“社火”尾子推上了艺术舞台,参加了市、省直至北京演出。1980年参加了农业电影制片厂《泥土的芳香》的拍摄,后来该舞蹈又出访法国、瑞士、前苏联等国进行了文化交流,使陕北“靖边跑驴”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靖边跑驴”已蜚声国内外舞坛,它以耐人寻味的乡土风情和浓郁质朴的生活气息,为文艺百花园添了土香土色、清新瑰丽的色彩。2008年,“靖边跑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艺人张有万也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靖边跑驴”的国家级传承人,“靖边跑驴”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靖边跑驴”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观众喜闻乐见。一般情况下尾随秧歌队在行进间表演。它不受秧歌队及鼓乐节奏的约束进行即兴表演。春节“闹社火”时先“打场子”就是要靠跑驴,在激越欢快的锣鼓声中开始,表演者根据当时当地风土人情、环境条件即兴作舞,常以夸张的形象、风趣的舞姿技巧、滑稽的嬉逗、幽默的演唱道白,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常常引逗观众发出阵阵笑声。
  在表演形式上,有一人跑驴、双人跑驴、多人跑驴,而多数为双人跑驴,一个骑,一个赶。其表演内容,传统的跑驴纯属情趣性即兴表演,男女之间互相挑逗,后来经过民间艺人及传承人的演变,给这种传统形式赋予了新的内容,如“夫妻探亲”“回娘家”“赶集路上”“爷孙赶集”等,使古老的艺术焕发出了新的生命。跑驴的基本动作有“慢步闪腰”“上坡步”“下坡步”“过河步”“小跑步”“大跑步”“撒欢跳”等。动作组合有“惊驴打斗”“陷泥救驴”“双人骑驴”“太平跳跃”等。表演时,表演者即兴使用,不受限制。
  与其他地方的类似民俗舞蹈相比,“靖边跑驴”有着自身颇为鲜明的特征。它在生活和艺术特征上有以下几点:其一,它源于生活,在生活的常态中巧妙提取感人的驴趣和人与驴的交流态,编织成感动人的乐趣,让人们在乐趣中体会生活的美。其二,艺人的聪明智慧将生活的驴变成艺术的“驴”,又通过艺术的“驴”美化生活,让人们体味到生活中如何创造美。其三,人与驴和谐相处,互相依靠,为了生存结下割不断的真情,进而将这种真情升华为艺术的情感,来娱乐人们的生活。
  “靖边跑驴”在舞蹈动律及风格特征上有两种流派:其一,为“滚沙驴”派,表演时步律急促快速,接近于生活中的骑驴动态。因“滚沙驴”个头小,四蹄短粗,适宜在沙漠行走。其二,为“大善驴”派,表演时步律较缓慢,步距大,节奏明显,夸张性强。“大善驴”个头高,四蹄细长,适宜在山区丘陵行走。二者都采用“闪腰”“揉肩”“抖身”“摇头”这四个技术,不管是表演上坡、下山、大跑、中跑,还是撒欢、失蹄等动作,都离不开“四功”的有机配合。
  观赏“跑驴”时,道具驴子往往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而道具驴子的制作则是大有玄机。陕北“靖边跑驴”道具所用的“驴”,过去是用柳条、竹条、丝麻、线绳编制框架,然后外加麻纸、报纸用糨糊粘贴,最后用墨汁涂刷而成。制作时分前后两截,中间用柳条连接,下部围上黑绸布或绒布,另外用两把笤帚装进一条裤子的双腿内,加上鞋和袜子、绑腿带,做成两条假腿。表演者在演出前先将道具“驴”挂绑在腰间,两条假腿挂绑在“驴”鞍两侧的部位,表演者露出上身与两条假腿成一体,然后即可进行表演。赶驴者,则挂着一个柳筐筐,拿着一根赶驴的红缨子鞭杆,腰间挂一支旱烟锅和绣着山丹丹花的烟袋,头扎白毛巾,戴一支夸张的鼻胡儿。
  随着时代的发展,“跑驴”这一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与时俱进地焕发洋溢着崭新的生命力。从1976年起,老艺人孟占雄、张有万先后对“靖边跑驴”以道具改革为突破口予以改变,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取得可喜的成就。他们利用钢筋、铁丝焊接“驴”框架,加上可以转动的“轴承”,下边加上支架和四个小轮子,用电灯泡做眼睛,以兔皮、驴皮、驴耳、驴尾等不用加工的原料进行装饰,使过去的形似“驴”发展成为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活道具。经他们重新改制的“驴”,不仅可以动耳、摇尾、眨眼、张嘴,而且可以转向进行“旋转360度倒骑”,甚至完成“落鞍下驴”“双人同骑驴”等高、难、新的动作技巧,所有这些都是道具改革之下产生的。这些发展创新带来了跑驴艺术发展的光明前景,使之又有了新的活力,从而使“靖边跑驴”成为陕北舞蹈艺术中的一颗耀眼的沙海明珠。
  孟占雄、张有万、李志生三位老艺人,作为“靖边跑驴”骑手们的代表,从20世纪60年代起,第一次将广场艺术搬上了舞台,随后八次赴省城献技,两次赴北京汇报表演,九次获国家及省级奖励。1984年给国际亚舞会的各国民俗舞蹈家表演。两次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表演。1998年又赴法国、瑞士、前苏联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这些荣耀反过来又大大促进了“靖边跑驴”艺术的发展与提高。
  近年来,当地市县采取特别抢救和保护措施,整理相关资料,研讨发展创新,还组织跑驴表演培训班,请老艺人传、帮、带一批年轻人才,并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试排创新曲目,组织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在全县各有关景点、庙会演出“跑驴”……多措并举把“靖边跑驴”作为重中之重进行保护传承,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在继续传承下去的同时,焕发出新的时代内容与艺术魅力,也成为靖边这方土地永不过时的文化名片。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魏韬


编辑:北月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