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韦《国家至上》:一部为时代画像的好作品

发布时间:   作者:齐雅丽  来源:文艺报

文/齐雅丽

《国家至上》用28万多字的篇幅,记叙了一件“国之重器”的研制历程,描绘了一幅为了“国家需要”而奋争的壮丽画卷,树立了一群秉承“国家至上”意志的英雄们的光辉形象,展示了一种为了“国家强盛”而不屈奋进的伟大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评价,的确是一部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好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某些领域和题材的纪实写作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首先,较为难得的是,这部作品有着较强的可读性。一般说来,报告文学或纪实作品,因要忠实于事实,没有虚构以及想象的成分,有的时候读起来会比较呆板和沉闷。即便是较优秀的纪实文学作品,也往往会给人一种“实而不华”的感觉。文学的阅读有很大需求是感官审美的,这是客观的需求和必然。但《国家至上》却较好地把理性与感性、纪实与趣味、真实与生动结合了起来,从而使读者能够较好地进入阅读状态,进而更好地完成审美愉悦。基于这一点,这部作品,也可以看做是一部好的故事书,甚至是一篇有情有义、有景有物的大散文。

全书梳理了一条清晰的“国之重器”的研制之路,或者说引领读者一起沿着共和国“铸剑自强”的艰辛历程走了一程。在这条道路的展示上,作者从大的历史背景、政治形势和国际局势入手,充分展示了研制“国之重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为之后的进程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开端。随后,作者从国家的需要和战略部署出发,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从研制队伍的组建和培养出发,从参与者的个人历程切入,进而宏观而又细致地展示这一宏大事件的精细脉络。在这其中,我们看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背景和工作环境,感受到了一群建设者奋斗者的思想境界和崇高情怀,看到了一项大的事业的各个时间节点,也跟随着这项大的事业在不同的空间进行了辗转腾挪。从这个角度讲,全书脉络清晰、条理清晰、进程清晰、情感清晰。

全书首先关注人的成长、关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为了保卫新诞生的共和国,为了让中华民族不再蒙受欺凌屈辱,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利剑和坚盾,而且刻不容缓。但是在那个时候,新中国百废待兴、积贫积弱,不但在物质条件上很落后,而且更缺乏的是有志更有才的人才,所以当务之急是人才队伍的培养。这部作品的入手点就从这里开始,记叙了以邢球痕为代表的的一群热血青年,积极投身接受国防教育、以及他们之后跻身于国防建设的历程。从这个角度入手,不但奠定了描述事业发展进程的基础,而且更为凸显了在事业发展中人的第一重要性。也正是这样的描叙,让读者从认识这些英雄开始,进而沿着英雄的足迹,重温国防事业进步的漫漫而辉煌的历程。这个切入点看似不那么宏大,实则最宏大,只有从对人的关注和描叙入手,也才能更好地展示事业。而从这些原本对尖端装备制造也是一无所知的年轻人的学习和实践经历,让读者看到了在理想和信念激励下人的飞跃和进步。正是这样的描叙,不但让读者对国防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加深了人们对国之重器研制艰难过程的理解。从描写这些年轻的学子开始,进而延伸到进行教学的专家前辈的追忆,更加深了读者对于这样一个群体的敬仰。

全书在时空推移上描叙的全面、连贯和顺畅,让整部作品与整个事业的发展紧密贴合。为了研制这些国之重器,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单是一个研制地点的选择,就需要进行多种多样的考虑。以前只知道进行这些研究是高度机密和需要保密的,因而要在鲜为人知的地方进行。通过这本书的描述,才进一步了解到,许多尖端装备的研制,需要考虑的因素除过必不可少的安全之外,甚至包括了气候水土等因素,当然还有互相间的协作等等。正是从北京到东北、再到内蒙古、再到四川、湖北,最后到陕西蓝田,这样的辗转挪移,看似是一个个地名,但实际上是一种艰辛与曲折。而在这几乎不间断的、高频度的、大空间的转移转换中,实际上彰显的是一代代国防建设者们的高度服从和绝对执行,彰显的是在国家需要下的使命感,彰显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我为国家的崇高与担当。一个工作区域的转换,且不说边建设边研制边生产的艰辛,光是生活、家庭的无私奉献和牺牲,就足够让人们无比尊敬。这其中引用了建设者们迁移地点之后撰写的诗句“身在大庙胸怀全局,脚踏青山放眼世界”,就充分说明了这种精神-----所谓大庙,就是起初的工作条件,所谓青山,就是工作环境。这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这一代英雄们豪迈地喊出了“胸怀全局、放眼世界”的口号,更克服了种种的困难,为了国家需要默默奉献,这是多么的崇高。尤其令人动容的是,由于迁移、战备、疏散等原因,许多家庭因此人各一处,丈夫与妻子分居两地、父母与孩子无法见面,孩子不能侍奉父母等,让这一代建设者有了许多的“亏欠”。但他们没有埋怨抱怨,而是服从国家安排、国家利益至上,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奋斗在祖国的山山水水。这种精神,撑起了共和国的脊梁,更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奉献与牺牲。

全书还有一个非常值得赞赏的地方,那就是无形的“科普”。对于导弹、火箭等重要的战略性武器,绝大多数人只是知道一个基本的威力等,但对于其研制的艰难曲折以及技术难度,很多时候是茫然无知的,当然也无从知晓。而这本书中,在可能的前提下,对于这些国之重器研制的一些技术性难点和细节,进行了充分的展示,从而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比如,一个固定战略弹道导弹的研制,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协作、大量的投入,“涉及到109家单位、19个省市、3万人参与、10个工业部门、耗时17年.....” 等等类似科普的描述,让读者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对原本神秘的尖端装备有了相对直观的了解,激发读者的自豪感和崇敬感。

对于尖端技术的阐释,如同对于一个复杂深奥的理论研究的阐释一样,能够做到让读者看明白、能够把事情说明白,那么作者是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的,甚至需要自我的专业性学习。对于这一点,在上世纪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书写中,作者徐迟正是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这一方面的“内行”,才能够向读者更加“内行”地介绍这一高深的成果。所以,本书的作者在写作这部著作的时候,肯定是下了大功夫,这种“功夫”更重要的是学习和理解,肯定不会止步于一般的记录式的了解。如果写作者不是把自己变成相对的“内行”,那是无论如何不会写出“内行”的东西的。这种相对“内行”的书写,会起到两方面的正向作用,一是让被描写的内行们放心满意,不会失之于浮皮潦草的叙说或简简单单的概括。二是让原本外行的读者们,能在作者的导引下,更加深刻深入深度地了解书写的内容。而只有真正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真正的理解才能够达到阅读的期望和目的。这些神秘重器的基本原理,让民众更清楚、理解后,升华的是对研制者的更加尊重。

《国家至上》描摹了一群奋斗者的形象,包括了群像与个像、精神与实际、崇高与实在。群像是几代人,包括了从共和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后当代的一群奋斗在这个领域的英雄们。个像是在群体之外,比较深入细致且一以贯之地描叙了一个个具体的奋斗者的奋斗历程。而精神则是秉持着国家至上的理想层面,“实际”则是他们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的学习与探索、钻研与尝试等。说到崇高,那就是他们的心声“干这一行,不是要扬名天下,而是要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做贡献,要甘当无名英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等等。而“实在”则是写他们的内心、他们的血肉、他们的生活,尤其是这一点很是重要,只有把英雄们写成有血有肉有普通人情感的人,才能够真实可信。《国家至上》让一个个英雄和这一群英雄,深入了读者的内心。

通过上述的记事、写人甚或“科普”等,作者用恭敬的态度和细腻的笔触,用整体的叙论和细节的刻画等,用文学的形式进行了国防安全、国家安全的一次深入的宣传与教育。在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这样的作品,除过文学作品的一般意义,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与贡献,更是值得肯定。总之,《国家至上》一书,结构紧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情感正向、叙论平和、稳当妥当,文字舒展、流畅自然、耐读好读,是当下纪实文学的一部优秀作品。

通过这样一部著作,更可以引发出我们对包括国防工业在内的国家的大事业、大功臣、大品类的书写宣传的思考。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正是有了这样的大事业,我们才能够获得大安全。正是有这样许许多多的大功臣,我们才有了更多的精神榜样。虽然我们之前也有过类似题材的书写,但数量还不够多、质量还不够高,尤其在书写的深度、广度和细密程度上,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希望能有更多的像《国家至上》这样的作品问世,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内容来源:《文艺报》2022年6月13日3版


编辑:王俞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