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说书:“九腔十八调”的民间说唱艺术

发布时间:   作者:魏韬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在璨若星河的陕北民间艺术中,“说书”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它最早是由盲人自身生存和养家糊口而创造的一种娱乐民众的民间艺术形式,经过数千年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独具特色的文艺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西北广大地区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陕北说书”是流行在陕北、宁夏、内蒙、晋北等地的一种说唱艺术,陕西省内主要流行于延安、榆林两地。它曲调优美流畅,内容丰富多样,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由于陕北说书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形式简单,活动方便,一人一把三弦即可演出,不受时间地点和听众人数的限制,冬天冷了放在炕上,夏天热了放在院里,穷乡僻壤可以到,家庭院落甚至田间地头也可以说,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最经济实惠的一种娱乐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说书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娱乐形式,学艺的盲人也很多。上世纪90年代是说书的改革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除了盲人,明眼人也开始学说书,出现了张俊功等一大批颇有造诣的说书艺人,说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现代理念的内容,由单人说书发展为多人说书,乐器也增加了很多。
  传统的说书,是盲人特有的谋生权利,明眼人一般不得介入,其中虽然也有一些明眼说书艺人,但两者经常进行争斗。先初,书词没有写成书本,大部分是由师傅传给徒弟 ,一代一代口头传下来的,后来有些大本书词,由明眼人代抄下来,才流传至今。
  而“横山说书”,则是陕北说书中重要的一支,在横山有悠久的历史。据艺人们传说,横山说书起初只是乞丐们沿门讨饭时依照对象自编自唱说的吉庆话。后来逐渐发展,产生了长的书词,到了宋代,说书艺术已经很丰富。以后又经过长期实践,不断充实完善,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到了清光绪年间说书内容已经很盛行,也出现了刘麻子、张信等有名的说书艺人,再经过师徒传承,一直发展到上世纪30年代初,以党岔韩起祥为代表的横山说书进入了蓬勃发展时代,1942年新秧歌运动促使横山说书传到陕北各地。
  横山说书是陕北说书的代表,在横山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盲艺人走乡串户,为群众说平安书祈福增寿。新中国成立后,说书成了一种群众娱乐和文化宣传方式。上世纪60年代,横山约有说书艺人百余名,散布全县乡村。1963年,县文化馆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吸收10名年轻而又有发展前途的盲人和具有说书才能的游散说书艺人,组成“横山曲艺宣传队”巡回下乡宣传。为了给盲人一条生存之路,1974年,曲艺队员增加到21人,由能摸认盲文、能书写的说书艺人王学诗任宣传队长。经过艺术培养与思想教育,把旧艺改成新艺,为群众说唱《白毛女》《红灯记》《呼延庆打擂》等现代和古典书词。他曾参加过陕西省和榆林地区文艺调演,并曾去甘肃、宁夏、内蒙等省区及周边县区演出。从1981年起,曲艺队在文化馆的领导下,将队员分散到农村、厂矿等为基层群众演出,由于其形式简单、活动方便,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说唱形式活泼,内容通俗易懂,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横山说书的传统表演形式,是艺人采用陕北方音,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根据伴奏乐器的不同,或称之为“三弦书”,或称之为“琵琶书”。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说书在著名艺人韩起祥等的改革下,发展成一人同时操用大三弦(或琵琶)、醒木、耍板、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和小锣(或钹)五种乐器进行伴奏的曲艺说书形式。
  横山说书的唱词通俗流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除了艺人们特有的开场白或特定的唱词外,几乎不加任何限制,可以由艺人任意发挥。好的民间艺人,在唱词中大量引用陕北民歌、陕北道情、陕北秧歌剧、陕北碗碗腔,甚至秦腔、眉户、蒲剧、晋剧、京剧的曲调,说得上是集各种唱腔于一炉,加以冶炼,然后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
  横山说书的曲调比较丰富,风格激扬粗犷,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其中常用的有单音调、双音调、西凉调、山东腔、平调、哭调、对对调、武调等。
  横山说书的结构由起板、过场、正本、落板四部分组成。起板即开头,通常是艺人们根据场合或主人即兴编唱的问候吉祥语,然后“弹起三弦定准个音,众位明公请坐稳,今天我不把别的论,单说说前朝古代人”说书正式开始。过场是起板后为了吸引听众而说唱的一小段幽默笑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说正本,正本一般都是一些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古书传记和新编新人新事等。最后称落板,什么时候落板是有讲究的,一般是故事情节的紧要关头戛然而止落板收弦,为的是下一场有更多的听众“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横山说书的基本句式有四字句、七字句、九字句、十字句等。音调有男音、女音、真声、假声;苦调、乐调、唱调、打杀调、急急风调等。技巧上讲究单说联唱,遵循“喜怒哀乐,紧平慢快,男重女轻”十二字方针。它的演出形式原来只是单人说唱,艺人坐在凳上,右小腿绑三层耍板,右手背戴一串麻喳喳,双手执三弦连弹带说唱,也有在左膝上绑一扇小铜钹的。说唱时遵循传统的“字正、腔圆、吐字清晰”,采用真、假声结合及顿挫抑扬的唱法,在发声、吐字、行腔、用令上都有讲究,合辙押韵,优美动听。
  横山说书的曲目,过去多是由历史经典小说改编的书目,如《大八义》《小八义》《五女新唐传》《双环记》《连环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当代多以反映时代特征、颂扬革命精神、鞭策和鼓舞人民大众的为多,如《宜川大胜利》《反巫记》《形势好》《翻身记》等,也有描写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的如《刘巧团圆》《王贵与李香香》《李双双》等,关于一些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故事的曲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张生戏莺莺》等,此外,有些曲目来源于当地民歌如《走西口》《五歌放羊》《小寡妇上坟》等,也有为了调节气氛、吸引听众的一些幽默小段如《三女婿拜丈人》《小两口抬水》等。据不完全统计有近百部传统书目和近50种唱法和曲调。
  传统陕北说书的弹奏乐器主要有三弦、耍板、麻喳喳、醒木、铜钹等。80年代以后说书由过去的单人说唱变为多人联合说唱,乐器也增加了板胡、二胡、笛子、唢呐、四片瓦等,也有加入电子琴伴奏的。
  横山说书有着自身明晰的传承谱系,至于横山说书的创始人及起源年代,目前都无从考证。现在最早可以追溯到被毛主席称为“三弦战士”、曾任全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曲艺家协会主席的韩起祥。他的师傅是米脂人杜维新,韩起祥将横山说书发扬广大,他第一次将说书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并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他的徒弟孙旺生、王学诗又带出了许多徒弟。
  1963年成立的横山曲艺队在保护横山说书的基础上发展了很多,起先由10人组成,后来发展成21人,全部为王学师和孙旺生的徒弟。最初入队的有王学诗、王如岗、李福德、李生俊、陈高俊、李树成、韩秀文、白风君、李宏爱,当时队长为万山友,1974年又有11名队员加入曲艺队,由孙旺生担任队长,新增队员有鲁甫曾、李培贵、白玉岗、刘世恩、贺子君、董树植、刘子信、刘高信、雷宝则、李俊旺,以后相继又有石崇磊、梁双怀、马海鱼、张仲平、胡增勇等进入曲艺队学说书。
  横山说书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在这几方面:强烈的平民意识,用平民真实的生活编成书词,在平静的生活常态中走村串户演出,娱乐、调剂百姓的单调生活,表达的完全是自然真实的生存状态;多变的表演方式,走山唱山,下川唱川,遇贵贺喜,逢灾解烦,这就是说书艺人多变多情的表演方式;求和求安的追求,说书艺人一生清苦,苦中作乐、守法行善,教育民众和善行事、家门平安,不论说古论今都苦苦坚守这一理想追求;以真诚换取生存,说书艺人多为盲人和有残疾的弱势群体,他们自食其力,以自己的精神劳动养活自己、奉献社会。
  近年来,当地相关部门对该项非遗采取了积极切实的保护措施。例如,全面收集整理材料,建立横山说书队,进一步完善“民间艺人档案表”的整理、补充工作;建立专门的排演场所;开始对横山重点说书艺人进行培训及试演,发展、变革了的横山说书;筹划出版《横山说书》音像电子制品;横山说书进驻校园,举行专场演出;在各大旅游景点、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建立长期性的演出活动场,并积极筹划赴省、进京的演出活动。
  2009年6月,横山说书已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一生发于黄土地上的民间文艺,正以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不懈地向世人讲述着这片土地上酝酿的精彩故事。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魏韬

编辑:王俞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