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西岭黄菊

发布时间:   作者:程根子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程根子



西岭高寒,山大沟深,环境险恶,这里的女人能吃苦,男人能干的活她们照样能干,甚至,女人充当了家庭生活的主力。
  原始的西岭村,土壤贫瘠,荒山坡地石头多,种啥不收啥,用钱无指望,吃粮靠返销,村民生活苦不堪言。唐银生得五大三粗,一身好力气,转包了邻居10亩坡地耕种,遭遇两年旱灾,颗粒无收,倒赔了两年的租金。于是,他痛下狠心,告别妻子黄菊,远走他乡打工挣钱养家。不幸的是,第一天上班,遭遇矿洞坍塌,唐银双腿骨折,成了残疾人。黄菊欲哭无泪,带着5岁的孩子,既当妈又当爹。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她不离不弃,在20余载的岁月里,她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她对丈夫的默默付出,感人至深。有幸三次踏进这片热土,亲眼目睹了西岭女人朴实、勤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起初,黄菊每天照顾唐银吃饱饭后,就去乡村建筑工地搬砖,在一群男民工中显得尤为醒目。有位好心的男工喊她歇息一会,她笑了笑,没有说话,继续拎起一块块砖头装进翻斗车里。黄菊干活是把好手,每月能挣到两千元工钱,供孩子上学,供一家开销,勉强度日。黄菊屋后是一大片山林,散养着一群土鸡,每逢佳节,黄菊向工头请假,抓几只土鸡挑到街上,然后用换来的钱购买日用品,第二天仍然去工地干活。其实,上街卖鸡、背货回家很艰辛,不亚于在工地干活。一般的家庭是男人去,但唐银双腿残疾,这项任务都落在黄菊身上。有好多次我从街上经过,遇见黄菊,她的衣着一点也没有换,黝黑的脸上没有涂脂抹粉。黄菊将提来的鸡卖掉,转身就去买日用品,然后急着要返回。我问她何必这么急,她微微一笑:“大哥,我不急不行啊!唐银和一圈的猪还在等着我做饭喂食哩。”黄菊说去年她家迎来了转机,扶贫干部、村支书、村主任隔三岔五来询问家庭近况,很快,为她送来补贴款,帮助她扩大养猪规模,又扶持她种下几亩果树,她一个人坚持耕种着3亩坡地,根本忙不过来,从此就不去工地搬砖了。
  我第二次去西岭,看到令人揪心的一幕:黄菊用背篓背着一袋化肥,往山坡地里送。为了便捷,她选择了走陡峭的岩石台阶而上。这是一条人工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石台阶,一般人就算不带东西也走着吃力,需要脚手并用。黄菊用力朝上爬时,不料失去重心,化肥倾斜,背篓与人几乎形成三十度夹角,她只好双手稳住岩石,双腿跪下艰难地往上爬行,稍有不慎,连人带背篓会一起滚落悬崖,后果不堪设想。我连忙攀爬到黄菊身后,稳住背篓,助她一臂之力,才使她有惊无险,终于把化肥背到了地里。
  黄菊在这么险恶的环境,没有被艰难险阻吓倒,而是迎难而上,这虽然是个例,但至少代表了西岭女人的品质。她们什么杂活都能干,不管是修公路、立电杆,还是栽树、务烤烟、养猪养鸡,背挑扛提拿,无所不能。西岭的条件差,村里有人修房子,砖块、水泥、沙子等建筑物品没办法用机械运输,只能靠人力肩扛手提。黄菊自告奋勇去背运,不计报酬,主家想给多少就多少,虽然一天下来收入微薄,但黄菊就是靠这种体力活挣钱养家,改善了家里的居住条件。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称赞黄菊:“这个女人不简单,铁女人!”
  我第三次去西岭,西岭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震撼。黄菊通过勤奋努力,扩大养殖规模,新建了能容纳上百头猪的养殖场,村上为她争取到修建沼气池的项目,还注册成立了生态养殖协会。谈及未来,黄菊满怀憧憬:“我一直热衷于养殖种植行业,等沼气项目建好后,我准备承包附近几十亩地发展大棚蔬菜,到时候沼气不仅能供应养殖场,还能为周边群众照明取暖,产生的沼渣也能当肥料,发展循环绿色经济,前景更加可观!”
  黄菊有眼光,与时俱进,添置了自动清粪机,修建了一口沼气池,猪舍里干干净净的。她养出的猪毛色润泽,一个个毛油油、胖嘟嘟的,成了抢手货。今年春节,黄菊兴高采烈地搬进社区新居。
  走进西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昔日贫困村的影子已悄然不见。一座座崭新的高楼林立,小学、幼儿园、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超市、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齐全,观光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到处是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编辑:晓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