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洋县志建药业:深耕银杏保健食品链 打造秦巴中药新标杆

发布时间:   作者:杨春建 唐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志建药业董事长谢志建(中)接受记者采访


志建药业秦巴中药材展厅


志建药业秦巴中药材展厅


志建药业综合大楼


陕西素有“秦巴无闲草”之说,位于秦巴腹地的汉中更有着“生物基因库”“天然药库”的美誉。银杏——这一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物种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绿时苍翠欲滴,金黄时透着富贵,而其丰富的食药价值更是受到国内外营养、保健及中医药界的认同。陕西志建药业人以敬畏之心和工匠精神,在该领域深耕细作,让其每一点营养都浸润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开启了全食疗健康新理念,使千年古叶焕发出新的活力。

数十年来,陕西洋县志建药业公司以秦巴优质中药材资源为依托,倾心打造“志建”品牌银杏系列产品,延链强链,打造品牌、建设种植基地、科研开发等并进。目前拥有银杏、葛根、淫羊藿、板蓝根、乌药、茯苓等中药材示范基地2000亩,以“企业+农户+基地”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培植20000亩,拥有现代化银杏提取物、银杏保健品和银杏有机肥、果粉等现代化生产线各1条。建立了汉中首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获评陕西省林科院“银杏试验示范基地”、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定制药园基地”称号,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成为秦巴天然药库中的科技先导型企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发展、强力助推乡村振兴之路。

深挖秦巴资源价值 树立行业新标杆

“每当看着一片片形如扇面、经络分明的银杏叶,不由得使人产生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它的根、叶、果、皮全身是宝,营养价值独特,似植、似药,似人、似情。三十多年来,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总是想挖掘银杏的全营养及药用价值链,让秦巴优生的中药材在生命健康领域和乡村振兴的新途中大放异彩。”全国“绿化劳模”、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陕西洋县志建药业总经理谢志建侃侃而谈。

对于秦巴中药材的价值潜能,谢志建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追寻。她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1985年开始承包了2000余亩被当地人称为“骨头山”的荒山,种植了银杏树、山茱萸、杜仲、葛根等中药材,修路治水,辛勤浇灌,走南闯北对接市场,所倾注的心血甚至超过了对待自己的孩子。几十年过去,现如今树木成林、药材成片,成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材“定制药园”基地,优质中药材受到客户的青睐,这期间的成与败、苦与乐也只有这一棵棵郁郁葱葱的银杏树述说和见证着……

目标所向,攀援前行。2011年1月陕西洋县志建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先后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年产100吨银杏黄酮提取生产线,2014年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银杏黄酮提取再扩产100吨项目、新建银杏保健食品生产线和年产3万吨银杏提取物废渣生产生物有机肥生产线。随着产能的扩大,原料基地必须跟进,他们一件接着一件干,2015年底,按照“政府(公司)+龙头企业+专业社+贫困户”的模式,成功引入陕西省扶贫资金投资入股,先后带动培育国家有机产品认证中药材基地20万亩,仅此一项年产值可达6000多万元。至此,公司集中药材种植、加工提取、对外贸易、保健食品经营为一体的专业化、全产业链形成,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标杆,迈向了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科技赋能 构建健康新体系

十年磨一剑,志建药业公司通过市场的磨炼和厚积,在变中求新,在新中创优,不断引入和释放企业新动能。该企业的产业方向和规模化布局,受到国内相关专家和科研院所的高度关注。2017年,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曹福亮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陈士林,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王喆之,北京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中心张天佑教授等一批技术巨擘在考察的基础上,最终把科研项目聚焦在志建药业,并于2019年3月成立了汉中市首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在洋县科学技术协会和汉中市银杏产业协会的配合支持下,组建了“政府垣工作站垣科技+农户垣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新模式,为企业发展插上了科技腾飞的翅膀。

院士专家团队从标准化中药材生态规划建设、银杏系列保健品开发及植物提取工艺等科技研发、重点课题攻关和成果转化、学术交流、人才培训、科研平台建设、设备资源共享,以及国家产业政策项目落地推动等全方位入手,为企业和区域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短短两年时间,先后取得2项科技成果奖、2项发明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取得“志建”牌人参淫羊藿胶囊、“银龄”牌海欣胶囊、“云科本草”牌银杏叶丹参胶囊、“健神”牌灵芝孢子胶囊4个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2021年取得植物固体饮料、压片糖果2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银杏种植基地获得农业部“地理产品标志认证”。同时,指导建立起了一整套从银杏种植、初加工过程及销售的溯源信息数字化管理体系。公司与陕西海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主要针对银杏的种植信息、田间管理、收获记录、溯源码信息管理、销售管理等一整套的溯源管理软件系统,现已投入正常运行。企业步入了标准化、规范化轨道,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在产品结构优化和品牌塑造方面,立足纵深发展、做到极致、面向国际的战略思路。目前公司主导产品有:银杏叶提取物、白果提取物和其他中药材提取物系列,针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症,除面向国内市场外,更远销欧美市场。银杏相关产品有白果人参酒、银杏(白果)醋、白果挂面、白果盐、银杏叶精口服液、银杏果苦瓜蜜膏等系列,走进百姓生活。公司利用洋县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自有银杏种植示范基地扩展到10000亩。公司先后被评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省级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回报桑梓 弘扬企业家精神

记者在该企业产品及中药材展示厅看到秦巴典型中药材荟萃陈列,对于每一种药材的功效及开发种植情况,谢志建都介绍得头头是道,使我们更加对秦巴药库产生一种好奇和敬仰,也从中体会到这位质朴而坚毅的女企业家的成就和时代风采。近年来,志建药业先后获“国家级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等殊荣,而谢志建也赢得了国家级“孝亲爱老之星”、省级“十大孝亲敬老之星”、省市级“三八红旗手”、“优秀女企业家”等荣誉。

志建药业党支部书记、科技志愿服务站负责人白培芬向记者介绍:“志建药业虽是民营企业,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支部创评为‘四好’党组织,我们知党恩、跟党走,恪守诚信,规范化运营,致力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的企业。公司先后成立了科技志愿服务站,下设产业发展、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爱心公益等4个志愿者服务队,让企业积极回馈社会,不断传递正能量。”

志建药业热心公益事业,2008年汶川地震后慷慨解囊,2009年为洋县四郎镇马道村捐资5万元修路,2010年向谢村镇老庄村捐资10万元硬化道路,在洋县华阳“7·28”水灾后积极援助;连续两届捐资4万余元承办洋县“志建药业杯”孝老爱亲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连续4年免费为农村“三高”病人和免疫力低下老年人送去1500余瓶价值约18万元的银杏黄酮胶囊和爱立尔保健品……

在“万企帮万村”脱贫攻坚行动中,志建药业一马当先,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和洋县“5115”扶贫工程示范企业。公司组建了精准扶贫工作队,倾心倾力攻坚,先后深入全县适宜发展银杏种植的18个镇(办)49个村的3000多户贫困户家中宣传动员、指导帮扶种植业,订单式稳定收购。同时,带动周边县区群众发展种植业,包括汉中市略阳县5000余亩、南郑区2000余亩、西乡县1500余亩、镇巴县3000余亩,安康市宁陕县1000余亩,并聘请林业专家开展免费技术培训。截至目前,仅在洋县,已发展6116户种植银杏14129亩,免费提供种子1676.12吨、树苗167万余株、有机肥料190多吨、硫酸亚铁235吨、杀虫剂400箱,先后带动1.5万人从业增收,有力助推了区域三农发展。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司不仅为本县捐赠消毒液等抗疫物资,2022年1月还分别向陕西师范大学、西咸新区民政局捐赠价值3.2万元和1.6万元的蔬菜、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资。长期以来,志建药业坚持以良好的企业文化传递和彰显大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被授予“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荣誉。

登高望远 推动上市做强企业

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们才有着更多的欢欣和泪水。面对企业快速发展的十年,志建药业人没有骄傲,也深悟市场经济下行业、企业的变革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领导班子在静思中不断回顾总结,以踏实执着、创新奋进的精神,精心谋划着企业新一轮的跨越发展。

“通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在行业内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条,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7470多万元,体量相对还是较小,新市场的开辟始终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之中药材基地的延长扩展,应有一个更大的平台格局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和释放其潜能。”谢志建清晰地说道。

对此,企业规划将据市场需求再投资1500万元,在洋县纸坊、戚氏街道办等地建设银杏、板蓝根、乌药、茯苓等中药材标准化有机示范基地1500亩,辐射带动当地群众种植500亩以上,形成全国性典型优质中药材基地。在磨子桥镇朱刘村生产厂区建设中药材固体酵素生产线一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系统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成果转化基地,推广特色农业项目,从根本上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乡村振兴。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正在组织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审视,对现有资产和产品进行分类评估,进一步优化升级,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智慧力量,拓展新的科研项目。依托绿色生态中药材基地和科技优势资源,实施推动企业上市计划,借助资本的力量双轮驱动,进行创新型发展。

陕西洋县志建药业瞄准秦巴中药材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成功模式,可谓是秦巴生态园里展现的一道亮丽风景。期待这一现代化企业在乡村振兴劲风下行稳致远、硕果累累,创作出一幅幅“三生融合”的画卷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杨春建 唐伟


编辑:王俞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