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相阳:我为什么写清末盐官晏安澜?

发布时间:   作者:吴汉兴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晏安澜(字海澄,号虚舟)先生像


在中国古代盐业发展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编著的《两淮盐法纲要》《沿海产盐州县地理志》等盐业著作,是我国唐宋至清末推行盐业改革的集大成者,是后世“统盐厘、一事权”的奠基之作;他是晚清至民国的“盐政专家”,身处“脂膏之地”,却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秉持初心,专注本职;他还用自身的行为诠释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为后人树立了做人为官行事的标杆。

2012年,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组织出版“陕西精神”丛书,将他列为149名代表人物之一。

他就是出生在镇安县青铜关镇阳山村,一个叫庙坪的小山沟里的晏安澜(字海澄,号虚舟)。

晏安澜,一个为国家盐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陕西人,却很少有人知道。镇安籍作家吴相阳利用五年时间,走访多地,焚灯继昝,写成25万字的纪实文学《晏安澜传》。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说,此书是中国第一部为盐官立传的传记文学。 

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晏安澜这个“陕西名人”,日前,记者和《晏安澜传》作者吴相阳进行了交流。

晏安澜故里


生于乱世而不忘改革图强,立于变局而充满家国情怀


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个被历史尘封的人物?

吴相阳认为:一个地方需要一个精神的标杆做指引,一方山水需要一个文化的符号做传播。晏安澜的功绩或者说历史地位,主要有几点:改革盐政,编写《两淮盐法纲要》等著作,推行新法,成就唐宋至民国盐业改革“第一人”的美誉;走进辽东,抗击倭寇,杀敌建功;履职户部,立满清王朝中枢,克己奉公、锋芒初露,成为清廷200余年来值掌经济锁钥的第一汉员。

晏安澜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士大夫“做人”“做官”“做事”的境界与担当,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与情怀。尤其是生于乱世而不忘改革图强的精神,立于变局而充满家国情怀的节操,更是让人敬佩不已。这就是吴相阳写这部书的初衷。

 盐业遗迹


2015年底,国家提出脱贫攻坚战略,吴相阳所在单位包扶镇安县青铜关镇阳山村,就在晏安澜的老家。“当地群众一直在谈说晏安澜这个人,我一时产生了兴趣,我在想,人都去世了一百多年,家乡的人们还在传诵他的事迹并引以为傲,这个人自然不一般,就下决心要将这个人写出来。”随后,吴相阳便用心收集相关故事,并通过晏安澜曾担任过官职的地方搜集挖掘史料,如民国政府国史馆编写的《晏海澄先生年谱》,晏安澜的笔记《虚舟东行录》等。

当然,光有这些资料远远不够。中国近代重大的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辛亥革命、护国运动等等,晏安澜均置身其中,历史背景如此厚重而又错综复杂。同时,晏安澜所从事的主业即盐业又是一门经济管理学。为了弥补历史知识、专业知识的不足,吴相阳在工作之余,阅读清史稿、民国史、中国盐业史,阅读慈禧、光绪皇帝、袁世凯传等人物大量传记,这样下笔才不至于“想当然”。粗略统计,为了写好这个人物,他阅读的各种资料约在1000万字以上,做了10余万字的笔记,尽可能将那个时代的轮廓记录下来,为创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吴相阳纪实文学《晏安澜传》


他的励精图治、爱国忧民就是“中国故事”的表达对象


传记文学创作既要考虑“立传”的严肃性,又要考虑“文学”的可读性,做到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吴相阳说,传记文学首先要尊重事实,讲究真实。晏安澜是个历史人物,要写好必须尊重历史,容不得胡编乱造。还有一点,写《晏安澜传》是希望在镇安、在商洛故里传承和弘扬他的事迹,不虚构、不杜撰,就是最好的传承,也是对历史、对先贤的敬重。

不过,这是一部文学作品,生动性、趣味性或者说是可读性,是检验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吴相阳在写作中,一个是借鉴古代章回体的写法,每个章节环环相扣,设置悬念;一个是以故事来推进情节,大故事里套小故事,力争把每个故事写得生动传神;再一个是以引用诗词歌赋的方式来增强点文学性。尽可能通过多种手法,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相互统一。


《晏安澜传》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

《晏安澜传》诵读会


作品中,用了更多笔墨刻画主人公励精图治、奋发向前、爱国忧民的价值取向,而这也是当下作家们所追求的“用中国故事诠释中国历史,用历史映照现实”的具体体现。

我们经常说“讲好中国故事”。什么是中国故事?吴相阳的理解就是,民族脊梁人物“铁肩担道义”,影响推动时代进步,其事迹感人肺腑,荡涤心灵。晏安澜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他身处腥风血雨时代,但做人的坦坦荡荡,做事的执着坚守,做官的为民情怀,推进改革的义无反顾,惩处贪腐的大义凛然,造福桑梓的一往情深,给今天的人们仍然以深深的感染和启迪。

吴相阳把它归结为“安澜精神”,就是忠贞爱国、改革创新、为民请命、刚正不阿,这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也是他自身修为、百般磨砺的结果。虽然晏安澜已经故去,但那种精神却是长存的,永远会激励家乡人奋发向前、创新图强。

 

 《晏安澜传》作者吴相阳 

 

改革创新精神、清廉为民节操值得今人学习


谈到晏安澜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吴相阳认为,可以着重从两方面谈:一个是他的改革创新精神,一个是他的清廉为民本色。这两点对今天有极好的教育借鉴作用。

在清末民初历史转型期,盐务官员晏安澜清楚看到盐纲废弛,盐价暴涨,百姓“淡食”度日的乱象,力主对盐业实施改革,推行“一事权,明法令”的改革举措,将盐政管理权全部收归中央,用新的盐法来号令各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朝廷的赋税增加了,百姓吃“淡食”的少了,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交口称赞。

在四川做盐运使的七年中,晏安澜推行盐业公司化运营的新政,甚至将股份制这种今天才广泛用到的革新举措都大胆一试,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效果,实现了“便民恤商”的目的。

镇安乡村景色


虽然晏安澜首倡的盐业改革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但这种革故鼎新的精神,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变迁,都是一种向上的驱动力,值得后人传扬和学习。

作为一位封建士大夫,晏安澜的清正廉洁堪为表率。他做着京官,身处经济中枢,管理盐业这一“脂膏之地”,如果稍有贪念就会富得流油,然而他大半生为官,一直借住在商山会馆,可以说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布衣短褂,生活简朴。眼里容不得沙子,对于贪官污吏毫不手软,比如他作为钦差副使巡查山东,得知巡抚张汝梅贪渎河款,草菅人命,晏安澜明知这个巡抚官大权重,更是皇亲国戚(慈禧太后的义子),但他还是克服重重阻力,调查取证,终于将这二品大员拉于马下,也赢得了“晏青天”的美誉。正人先正己,晏安澜的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对推进今天的廉政教育仍有深远意义。

  镇安城区(本组图片提供:吴相阳) 


他是山区少年“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教材


吴相阳在书中用很多笔墨描写晏安澜少年时代的生活,也是有意为青少年提供一个阅读范本、一个学习榜样。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晏安澜的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

他出生在一个叫北阳山的秦岭深处,那里高寒偏远,虎狼出没,条件极为艰苦。即便如此,他在家人的支持下,苦读不辍,有时还通过“勤工俭学”,先后在镇安、旬阳、山阳、商州、三原等地塾堂或书院读书,可以说为了读书而“行万里路”。天道酬勤,他在27岁这年一举考中进士,从而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晏安澜苦读不辍、荣登金榜的求学经历,对我们今天正在读书的青少年尤其是山区孩子来说,至少有这些启示:

只有读书才有未来。要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唯有勤读善读,让知识充实自己,才可能走的更远,离目标更近。   

有志者事竟成。要立鸿鹄之志,有了方向,奋斗起来就有无穷的动力。

要有不怕苦能吃苦的毅力,古人讲“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虽然今天未必必须如此极端,但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也不会过时。

从这个角度说,晏安澜是山区少年“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教材,是他们成才成长的一盏指路明灯。如果人生有通向成功的捷径,那读书一定是最可依靠的阶梯。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吴汉兴


编辑:金苗           责编:王越美           终审:赵梓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