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   作者:徐利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坚实的人才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系统化一体化统筹部署,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指明了方向、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继承和弘扬、继承和弘扬什么、怎样继承和弘扬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新征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合力促进。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科教兴国的根本要靠人才,建设教育强国,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意见》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国民教育的始终,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获得的巨大成功,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也成为关注的热点。随着教育事业一系列改革举措先后落地,为提升劳动者素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进而建设人才强国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当今世界,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科技创新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创新步履铿锵,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历史的长河证明,要想发展与进步,科技和文化是缺一不可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我们的科技成就不是只有“四大发明”,从农业耕作、水利、交通系统的建设、装备制造、航运航海,天文历法,计算机技术、文字的发明、邮驿系统等领先到超前的纺织工艺和技术、造瓷技术、青铜冶铁技术等等。中国古代文明的神话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都是不向自然屈服,我们要在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同时,也应有和自然作斗争的信念!重新审视中华文明、发明创造,理解我们祖先伟大的思想、开阔的心胸、面对自然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同时,传统文化的道德原则、和谐理念也指引着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走向。先进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弘扬传统文化,解决这些问题也引导着新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是现代科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但不能一味守旧,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充分融合,才能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3d015a45f6e10ea5e9c4a4360bbe0ea.jpg


中华传统文化可谓当代中国发展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中华传统文化服务人才建设的重要功能,愈来愈清晰呈现,其当代价值也不断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思想内容丰厚,在修身重德、贵和持正、守信践诺、敬职尽责、谦恭礼让、尚义勇为、仁者爱人等方面有充分体现,呈现出强烈的报国情怀与无畏的献身精神,把56个民族、14亿人紧紧凝聚在一起,已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理念,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精神和群体意识中,渗透在国民性格与人生态度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从传统文化正心修身理念中汲取思想精华。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群体、大学生群体、技术技能人才群体和专家教授群体,为未来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稳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赶考之路上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作者:徐利军,系中央电化教育馆国学与现代教育导师、汉中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

 

编辑:西亮           责编:王越美           终审:吴汉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