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奋斗曲 大社会的变革史——观《人生之路》有感

发布时间:   作者:杜树彪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杜树彪


电视剧《人生之路》淋漓尽致地揭示了时代变迁,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鞭笞了假恶丑,诠释了“人生中的路口,左和右,去或留,不管怎么选尘土都飞扬”的跌宕起伏,阐释了“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是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力作。

 


弘扬主旋律,增强精神力量。该剧从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宽州县的一批青年学生参加高考,拼命追寻人生的出路开启,讲述了他们奋斗拼搏路上的人生态度和辛酸苦辣。优秀学生高加林被同村的发小高双星顶替上了大学,回农村当了民办教师,他关爱学生,充分施展聪明才智,深得学生喜欢,成了一名优秀教师。但因一次意外事故,被解除了教师工作,又回去当了农民。恰在此时,其叔父从部队转业到宽州所在的地区当劳动局长,原县教育局教育股长马占胜此时也被提升为县劳动局副局长,马是一个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的人,为了讨好地区劳动局的高局长,掩盖其与村支部书记高明楼串通,将明楼的儿子高双星顶替本已考上大学的高加林一事,便又与高明楼弄虚作假、违反原则,让高加林“以工代干”,当上了县委通讯干事。在这个岗位上加林发挥其写作强项,正干得风生水起时,不正当参加工作的问题被人举报,便又被解除了工作,再次回到农村。屡次挫折,加林始终未被击倒,劳动之余,坚持文学创作,小有成就。在去上海领奖期间,他又考入上海的一家报社,从最基础的校对干起,白天工作,晚上读夜大。辛勤的奋斗,成为一家杂志社的主编。念书不多的农村姑娘刘巧珍,天资聪颖,有一股自强自立,敢爱敢恨的独立精神,既吃苦耐劳,又渴望求新求变。虽在爱情和事业的道路上历经磨难,但从不服输,最终融入到大上海的商海中;城市姑娘黄亚萍有贪图享乐的一面,也有对艺术的执着 ;高双星虽然通过非法操纵,上了大学,但他纯朴善良的心一直受到压抑,始终在忏悔 、痛苦中生活。他通过勤奋学习,读研究生、当教师、考取公务员,来救赎悔恨的灵魂。特别是后来主动坦白问题,被开除后,干过搬运工、推销员、快递小哥,最终又回归故乡,教书育人,造福桑梓;马拴苦学传统技艺,勤劳致富;巧玲、小勇等青年都积极投身市场经济的洪流,辛勤拼搏,实现了自身价值。而青年农民高三星经不住物欲的诱惑,沾染恶习,不思进取,落得家破财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的坚强意志和通过“思考创造”的脑力和“耕稼纺织”的体力来创造美好生活的传统美德给予深度阐释。对激发青年人创造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讴歌人世间的美好真情。作品围绕高加林与刘巧珍、黄亚萍之间的爱恋,高双星与陈秀礼的爱情,马拴与巧珍的传统婚姻,高三星与巧玲,秀秀与喜喜的悲剧婚姻,多维度揭示了中华家庭文化。赞美爱情美好的同时,又融入父母对子女的舐犊情,如加林父母对儿子遇到的挫折所表现的悲怆、无奈和愁苦;巧珍和马拴为了治疗女儿的病,不惜一切的坚持与勇气;特别是巧珍与付阿婆本没有任何血缘,最后变成了亲如母子的关系;巧珍和加林虽在爱的旅途上有过伤害,但经过风雨洗礼,变成了事事相互关心扶持的兄妹关系;双星与陈秀礼之间的真挚爱情,更是感人,当双星跌入人生低谷时,秀礼给予极大的抚慰,不舍不弃。就连很苛刻、挑剔的秀礼母亲也不惜放下身段,为女婿找加林求情;还有姚阿姨、德顺爷等人物也给观众留下了温馨的一面。这条情感线细腻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充分的弘扬。

 


紧扣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该剧直面人生,既揭示矛盾,又给人希望。以生动鲜活的小人物折射飞速发展的大时代。当八十年代改革春风吹起时,年轻人《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声中,在女排精神的鼓舞中,思考人生,寻求出路;当城市化进程给人充分的择业机会时,加林、巧珍、小勇等年轻人勇于投身时代,积极创业;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一批年轻人运用网络提升创业和创新能力,他们在择业、婚恋、事业上表现出来的自强自立处世原则,使我们感觉到多少年不遇的时代变局。

 

图片3.png


演绎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该剧对处于内陆封闭地区的陕北文化与沿海开放的上海文化,大城市的生活与农村生活通过生动的故事,充分地展示。将陕北文化的淳朴厚道、自强不息、崇德尚义与上海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细通过人物学习、生活、处世充分地予以表现,使我们体会到各种文化的精彩。该剧对名人名作的改编是成功的,路遥先生的《人生》小说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改编的电影巜人生》也是艺术精品,都给人留下深沉的思索和无限遐想。《人生之路》取材于《人生》部分素材,通过对四十余年社会变迁与人生的思考,作品较原著增加了宽度和厚度。此外该剧的演员都有不俗的表现,每个角色塑造得都很显活,选取的背景和音乐也给作品增添了传统与时尚的美感和享受。《人生之路》这样的艺术精品,时代需要,人民需要。

作者杜树彪,陕西府谷人,榆林市交警支队原纪检书记。

 

编辑:夏雨           责编:姜琼           终审:吴汉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