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如何变“长红”?一起去古城长安寻找答案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央视新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旅游市场全面恢复。文旅消费新“热点”如何持续,并转化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热量”,是很多城市面临的长期考题,需要去探索、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网红”到“长红”“流量”到“留量”需练内功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敏:文旅业从“网红”到“长红”,“流量”到“留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难在要修炼好内功。内功是什么呢?比如,有无跟得上的配套设施,例如干净的景区环境,游客的接待能力?有无扎扎实实的文旅消费调查?有无根据这些调查,提前布局新业态?从千城一面,到一城千面,唯有创新之路可走。

热度持续不减汉唐风采光耀长安

除了爆火的网红城市外,这些年还有一个古城,始终保持了不减的热度。用热搜来比喻,就好像虽然不处在“爆”的状态,但一直长留在“热”的维度。这就是西安。以大唐不夜城为代表的古城长安,这几年打造的IP不断火出圈。盛唐密盒、李白对诗,依靠唐诗、唐韵频频“破圈”,带火消费。今年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的惊艳亮相,为西安文旅市场再添一把“火”。数据显示,仅春节假期,西安重点文旅聚集区接待游客1617.09万人次,同比增长47.22%。让我们一起去解密西安旅游市场的“长红”密码↓

总台记者谭海梅:我们现在已经穿越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您看这古色古香的景致,还有身边穿行而过的古人。这里其实是西安一处以唐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旅游街区——长安十二时辰。这里根据同名影视剧里的场景打造而来,开业不到两年,已经成为来西安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之一。现在是景区的淡季,但是现场依然非常热闹,周末每天的客流量都在8000人次左右。古城里的新场景为何如此火爆?我们围绕三个关键词来给大家梳理。

沉浸:从“看景”到“入景”

首先是沉浸,从游客一踏进主题街区就开始了。游客首先要跟工作人员学习唐朝人见面相互问候的礼节,叫叉手礼。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主人公们相互打招呼用的就是这样的叉手礼。

“入戏”的不只演员、游客,就连经营小吃的店家掌柜见了客人,也要先行个“叉手礼”,买卖中也要带点“古味儿”,为的就是一切都在情境中。

融合:借助影视剧IP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第二个关键词是融合。作为借助影视剧IP打造的主题街区,这里有古代计时用的日晷,现在是下午的1时多,对应的古时是未时,所以小亭子里的“未”字已经亮了。

日晷还有一位古人骑着马,这位古人骑着小马跑一圈是15分钟,正呼应了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除了道具,这样的一个主题街区,小型互动表演遍布,这个节目单从早上10时的开市仪式一直到晚上10时的互动演绎,全天有70多场演出,旺季最多的时候有上百场演出。很多都是互动式的表演,比如太白酒肆里,李白的《将进酒》一出,总会出现现场齐诵的热烈场面。这个春天,五湖四海游客齐诵唐诗的场景,已经成为西安的一道新风景。

提质:不断升级挖掘传统文化魅力

第三个关键词,是提质。作为这两年西安推出的新旅游消费场景,开业以来这里的演艺和服务体系也在持续升级,比如,借助裸眼3D全息投影技术,给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全方位的互动体验。街区还持续在产品上提质扩容,做到了月月有新、年年有新。

总结下来,这儿的旅游体验就是沉浸式、高融合、科技化,这是西安众多旅游景点的共性,也是近年来西安旅游市场从“出圈”到“长红”的发展密码。在西安,从城墙的科技展示,到大明宫的考古探索,再到大唐不夜城的互动演艺,依托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文物遗存,连接传统与时尚的文旅产品比比皆是。正是因为创新的文化表达,才让“西安游”持续成为顶流。


编辑:煜辰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