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西安召开

发布时间:   作者:宋光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3月14日,陕西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西安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受省政协主席徐新荣委托,副主席李兴旺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部署要求上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按照省委部署,迅速组织传达学习,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切实加强政治引领,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强化质量意识,始终坚持“调研协商不求多而求精,不求规格高、声势大,而求措施实、建议准”的要求,高质量组织协商议政,精心筹办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深入推进制度创新,持续抓好党的建设,推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以高水平履职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省政协常委、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迎军围绕“关于推动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专题讲座。
  会议审议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省政协副主席杨冠军、刘宽忍、张晓光、孙科、李忠民、高岭和秘书长王刚出席。

“陕西不缺高精尖技术,但如何能驱动新质生产力还需研究透。”在分组讨论中,省政协常委、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鲍崇高认为,应围绕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度调研,结合陕西特色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注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为陕西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而作为创新的根基,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依靠创新人才,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创新教育。”省政协常委、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税系主任孔军建议,高校应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引入数字化、人工智能等课程,让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当下,全国各省市正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赛道,陕西要充分利用科教优势,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人才引育,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省政协常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工程中心主任马晓华建议。
  省政协常委、民盟省委会副主委罗军认为,陕西人才优势明显,应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人才向关键岗位、重要领域流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人才新优势。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催生万亿规模“新蓝海”,正加速“飞入”千行百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其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榆林市有几千平方公里的空域,非常有利于发展低空经济。”列席会议的榆林市政协主席曾德超认为,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中“新”的生产关系,积极开发“低空+”新业态,拓展低空技术应用新场景,进一步盘活低空空域资源,将对榆林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省政协常委、西安通飞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辉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协调解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引入社会资金,设立专门实验区,发挥专业机构等对低空经济产业涉及的政策、技术等问题的研究作用,吸引其参与产业发展规划、技术创新推动等工作,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久久为功,在‘新’和‘质’上下功夫。”列席会议的住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陈怡平认为,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大有可为。要主动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自身能力,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张虹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新”和“质”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特征,而是企业在研发、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体现出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她建议,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培育和纳统力度,及时出台或修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入规纳统”奖励办法。同时,把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牛鼻子”,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队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
  “这些年,中省出台了许多利企政策,但在具体落实中,仍然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导致政策落实成效‘打折’。”省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白慧芳建议,加大落实各项利企政策力度,形成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实执行机制,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让企业应享尽享。
  开年以来,省政协常委、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张晓晖走访了多家民营企业,发现一些民营企业正在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转型升级建议和资源支持,帮助企业家开拓视野,为民营企业转型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激励企业积极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激活发展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们经常说‘弯道超车’,为啥不能‘换道超车’?如果传统纺织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会大放异彩。”在省政协常委、西安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马万清看来,当下“汉服热”持续出圈,汉服生产潜力无限,但陕西本土的纺织服装产业由于高科技含量不足,难以承接如此大的“流量”。
  马万清认为,要以科技赋能传统纺织企业创新发展,解决陕西本土布料生产中的“卡脖子”问题,补齐纺织产业创新短板,推动陕西服装纺织产业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编辑:大风扬沙           责编: 鲍海          终审:赵梓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