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大局观(连载83)

发布时间:   作者:穆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穆涛

  博览群书这样的思路
  读书和吃饭一个道理,吃饭长身体,读书长脑力,长精神。有人说读书是雅事,我觉着是苦事,需要辛苦扎实去做的一件事。一说雅,就虚了,弄虚就会有假。
  我们中国人有重视读书的传统,有一句老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有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听着俗,但话粗理端。今天的话说得文明,叫“知识改变命运”。以前不仅老百姓重视读书,皇帝也重视,一个人把书读好了,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皇帝会把女儿许配给他。
  中国人重视读书的这个传统,是古代政府用一项制度推动着形成的。在汉代,具体是汉武帝时期,推出一项国家公务员选拔制度,叫察举制,半推荐半考试模式,各地推荐“读书种子”到长安,经过一年的集中学习,之后考试。考五本书,儒家经典著作“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读通一经的,就拿到了做官的“上岗证”,“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文学”和“掌故”是两个职位,相当于文秘和地方志官员。读通“五经”的学霸,待遇很高,皇帝亲自手书嘉奖令。汉代设置“五经博士”,相当于今天的院士,学术地位很高。这个制度起到了推动全民读书的效果,到东汉时候,形成了一个读书人的社会阶层——士群体。隋唐之后,这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为科举制,直到清末废止。从西汉到清末,这个以读书取士的制度,沿用了两千余年。
  博览群书这样的说法,是片面的。人这一辈子,像树一样,先要扎根,之后有节有序地慢慢往上生长。大人物如大树,都是深扎根的。中国的读书传统讲读通读透。“半部论语治天下”,吃透了《论语》,有半本就足够做成大事了。如果是学者做学问,更要警惕“博览”,东挪一点,西凑一点,法国搞个观点,古希腊选个看法,就成“学术地沟油”了,于己有损,于人有害。
  儒家“十三经”我们今天视为典藏之书,书一被藏,束之高阁,就不好好读了。而在古代,是国家公务员“国考”用书。秀才、举人、进士,直至状元,这些“功名”,代表着对“十三经”的熟读程度。
  明清科举考试的文章体裁是八股文,也称时文和制义。八股文的写作,规范严格,限制很多,甚至每一段落都有字数要求,不许抒情,不许肆意发挥。我们今天把这个文体骂得一文不值,我觉着应该先弄明白,这个文体是干什么用的。这是准官员们考试时规定使用的文体,是对官员书写公文的一种基础训练,言简意赅,规范守度,杜绝废话、套话和滥发挥。中国古代政府的公文、文件、文献材料,书写上都是很讲究的,我们今天的政府公文书写,与古代比较,进步的空间蛮大的。
  科举考试,是我们中国的智慧创造,用今天的眼光看,至少有两个亮点:第一,科举考试的大门是开放的,底层的百姓可以通过科举改变人生命运。让底层百姓有盼头,有希望的亮光,是这个制度最了不起的地方。普通人进入国家管理机构,废除宗亲制、贵族制,也应视为一种制度民主。第二,科举考试是智慧中国建设的一种探索和实践。从汉代开始,把儒家思想确立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这个制度的实施,使官员们成为儒家学说的内行,熟读原典著作,考试再优异,才能拿到“上岗证”。用儒家思想治国,官员们首先应该懂儒学,做儒学的行家。科举制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不是用权力,而是用智慧管理国家。官员手中的权力,融入了中国传统智慧的内涵。
  写文章要说人话
  写文章是说话。说人话,说实话,说中肯的话。
  说人话,不要说神话,除非你是老天爷。不要说鬼话,除非你是无常。也不要说官话,就是个官,也要去掉官气,官气在官场流通,在文章里要清除。也不要说梦话,文章千古事,要清醒着写文章。
  说正常人的话,说健康人的话,说有良心的话,如果再有点良知,差不多就齐活了。
  说实话,“实”这个字里有结实、果实、现实等内涵。结实是瓷实,不虚妄,有实质内容。果实是结果,好文章都是有思想的,但这思想须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如同植物的果实,成熟饱满才有价值。如果是青涩的,用坊间的话说叫不够成儿。说一个人没脑子,脑洞辽阔,是指欠思量。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如果缺乏实实在在的见解,也属于脑洞辽阔。农民种庄稼,不仅仅看秧苗长势喜人,最终是看收成的。
  (未完待续)


编辑:晓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