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 > 艺术资讯 >

光影传情 半生守望

讲述人:国家级非遗项目“华县皮影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薛宏权
来源:渭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28

 

a2bc96489332df72e3522d3cc5e6bc21.png

薛宏权(右)指导学生学习皮影雕刻技法。 党骁 摄

一盏灯,一张皮,舞动千古事;一双手,一颗心,传承万代情。

我叫薛宏权,1968年生于华州区(原华县)。童年最鲜活的记忆,都定格在戏台前那片光影里。那时乡村娱乐活动少,每逢庙会年节,皮影戏班一搭台,便是全村的盛会。我总挤在人群前排,看幕布上的小人灵巧跳跃,常常入迷到忘了时间。

14岁那年,我初中毕业,在姐夫的旧方桌上见到了精美的皮影,刻工精巧的皮影人物在灯光下晶莹剔透,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我当即拜姐夫为师,正式踏入皮影的世界。

华州皮影(原华县皮影)的讲究,藏在每道工序里。以秦川牛皮为料,经刮、磨、刻、染等二十多道工序,一件成品要刻三四千刀。初学时,姐夫常让我静坐磨心性,那时不解,后来才懂:唯有心静如水,刻刀方能精准如神。

学艺4年后,我下定决心以皮影为终身事业。然而,现实却很快给我重击,亲手制作的皮影找不到销路,生活十分拮据。为了生计,我带着皮影闯荡西安,跑遍华清池、大雁塔等景点兜售,渐渐有了零星订单。妻子则带着100件华州皮影远赴北京琉璃厂碰运气。没想到,一位唐山皮影店的老板见到皮影后连声赞叹,称从未见过如此精湛的工艺,当场买光了所有皮影,并提出长期寄卖合作,自此,皮影打开了北京市场,我们的日子终于有了起色。

1999年,我接到西安邮票公司的邀请,参与制作皮影邮票。当时订单量大,工期又紧。盛夏的作坊里,电扇吹出的风都是热的,我光着膀子雕刻,汗珠不断滴在刻板上,那段连续日夜赶工的经历让我意识到,皮影传承不能单打独斗,唯有凝聚众人之力才能走得长远。后来,我便成立工作室,免费招收学员。尽管当时引来不少议论,但我始终认为,一门手艺要想传承下去,总要有年轻人来接。事实证明,一批批年轻人的加入为日后发展筑牢根基,此后10余年间,我们深耕手艺、积累经验,皮影的口碑与影响力稳步提升。

2015年,激光雕刻机的出现给传统皮影带来了冲击。但我始终认为,机器能复制外形,却刻不出手工的温度。也是在那一年,我受邀为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授课,在与他们的反复切磋和思维碰撞中,我豁然开朗:皮影的出路,不应局限于工艺品,更要依靠演出艺术来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

回到华州后,我创立了“创新皮影团”,决心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框架。我们全面革新造型设计、配乐与灯光效果,并陆续推出一系列剧目。在《喜舞迎春》的创作中,我们将经典歌舞剧《白毛女》进行改编,通过给皮影人物增加关节与操纵杆,让角色跳出轻盈的芭蕾舞步;《复活的迈克》则借鉴人体骨骼结构,对皮影人物关节进行精细分解,精准再现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舞步。这两部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作品,最终成功登上央视舞台,赢得了许多年轻观众的喜爱。

创新之路从无止境。2019年,我着手创作大型皮影剧目《惩恶扬善小哪吒》。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设计,历经3年多的打磨,终于在2023年6月成功首演。这部68分钟的皮影动漫,采用激光多媒体技术实现“丝滑”转场,让古老艺术真正“潮”了起来,绽放出契合新时代审美的独特魅力。

如今,我常带着团队走出国门,赴奥地利、哈萨克斯坦、新加坡等地演出,让这门传统艺术走向世界。

皮影这方小小戏台,承载着我的青春、奋斗与热爱。往后余生,我仍愿做皮影的“守光者”,让这束穿越岁月的古老之光,在新时代里愈发璀璨明亮。

(渭南日报记者 吕洁采访整理)


编辑:佑怡           责编:一加           终审: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