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非遗 >

国家原子能机构助力陕西宁强羌族非遗走向世界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蹇丛徽 时间:2023-06-21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蹇丛徽) 近日,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克俭在北京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会见结束后,张克俭向格罗西赠送了一套特别的礼品——来自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羌族刺绣和羌漆器具。


图片1.png

张克俭主任向格罗西赠送宁强羌彩漆


“宁强是羌族故地,具有上千年的羌族文化,也是国家原子能机构的定点帮扶县。羌绣和羌漆是宁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是妇女们在农忙和家务劳作之余发挥想象的艺术创作,凝结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智慧和汗水。”张克俭主任向格罗西介绍这套来自秦岭巴山深处的礼品背后的特殊意义。格罗西对其制作技艺、艺术特色、文化价值给予充分赞赏,并高度评价中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做出的重要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图片2.png

宁强绣娘正在制作羌绣绣品

图片3.png

宁强羌绣绣品


宁强古称“宁羌”,自夏商以来就是氐羌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形成了丰富灿烂、特色鲜明的羌族文化。羌族刺绣构图饱满均衡、纹理清晰、色彩绚丽,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已成为一个独特的民间工艺品体系。羌漆器具采用秦巴山区特有的生漆制成,其漆酚含量达到85%以上,在全国首屈一指,早在唐朝就被作为特产上供朝廷。羌漆饰纹华美、图案丰富、工艺复杂,几十道严谨的工序保证其亮如镜、细如绸的高品质质感,是集工艺技术与民族艺术于一身的重要文化载体。


图片4.png

宁强民间艺人正在林中割漆

图片5.png

宁强羌漆工艺品


近年来,国家原子能机构积极支持宁强羌族非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并将特色工艺品纳入外事礼品清单,助推宁强羌族非遗文化走出秦巴汉水、走向国际舞台。目前,该县已建成羌绣传习基地10个,羌彩漆工坊1个,带动留守妇女灵活就业1300余人,人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指尖技艺”化身“指尖经济”,宁强非遗产业振兴绽放出新的光彩。

 

编辑:西亮           责编:慕瑜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