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 > 书画名家 >

本期画坛之星·许可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张西昌 时间:2024-04-28

画家简介

  许可,陕西勉县人,200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工作室讲师、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特聘教师、崔振宽山水画创作高研班助教、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展览:
  2023年
  《故都·迹忆》等作品参加“艺术为人民——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作品巡回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蓝田记游》等作品参加“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写生作品巡回展”(厦门、上海)
  2022年
  《甘南卧游图册》参加“山水文脉·当代中国山水画邀请展”(云南美术馆、潮州美术馆)
  《甘南卧游图册》参加“玄思卧游·全国当代山水画邀请展”(岭南美术馆)
  2021年
  《登山道中》等三幅作品参加“长安·春晓——第二届谷风半山青年国画邀请展”(西安)
  《迹·忆》系列作品四幅参加“首届西安青年绘画双年展:长安之音——西安青年水墨展”(西安美术馆)
  《陕南红了半边天》参加“陕西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美术作品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大风景·钟鼓楼》参加“城市·山水——2021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创作和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上海中华艺术宫)
  《秦岭山中》等七幅作品参加“问道——七社画展第四回”(湖北十堰全真草堂美术馆)
  2020年
  《平林晚秋》等九幅作品参加“长安·春晓——谷风半山青年国画邀请展”(西安)
  《华山记游之一》等作品参加“安康美术馆开馆暨全国山水青年名家邀请展”(安康美术馆)
  《曾经》等作品参加“七社画展”(陕西美术博物馆)
  《片石山房》参加“巴山蜀水2020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重庆)


幻像与心相:许可城垣水墨画试读

张西昌

许可 《迹·忆 2022—2》 纸本水墨 50cm×60cm 2022年

许可 《迹·忆 2022—1》 纸本水墨 60cm×50cm 2022年


  从一定程度上说,主观表达总会存有客观事物的某种映像,无论目之所及,抑或耳之所闻,潜移默化的不经意或许便会在心之所感的对应里显化为机缘。绘画如果要经历从一般技艺到自我视角的转化,心象的酝酿则是图像生成的必由环节。
  许可所绘的城市景观系列,将目光投放在了伟岸斑驳的城墙之上,这是他从江南求学之后回归故地的近缘熟景,也是他对西安这座古城气息的捕捉。作为政治与文化的符号,西安城墙不仅具有浓重的地标性特征和历史自豪感,也常被赋予象征此地人因循守旧的视觉隐喻。作为熏染了柔秀之气的许可来说,如何在自成系统且带有些许自恋的“四方城”里,寻求自我绘画语言的确立和突破,是其“南渡而又北归”之后的人生要务。
  伟大的文化遗迹,总是会带给人们对历史的眷顾和岁月的回味,尤其是仍可以作为生栖之地的建筑遗址。每天穿梭于西安城墙门洞的人群与车流,自然便会在心念里将历史和当下折叠融合,这也正是许可描绘城墙建筑的一种敏锐感触。因此,许可笔下的城墙景观,总有一种物哀的情绪在其间。他的画面里,很少有人,而且,天色氤氲、墨渍斑驳,故而便推远了画面的历史时空,将其与观者的当下隔开。于是,观者在许可的画作里,常常会感受一种特别的孤独。
  自小在汉中长大的许可,可说是“南人”,西安美院附中毕业后,他在中国美院求学,七年之久的本硕连读,使其在重视笔墨传统而又贴近时代之变的氛围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滋养。“南画”的清幽、柔秀、内敛和寂寞之气,深深影响了许可的美学站位。与陕西诸多画家的苍雄拙朴相较,许可的画作总是以散淡和清逸的面貌示人,正如他的人,白白净净,轻声细语。江浙与上海一带,新文人绘画之风广盛,从传统的视角来看,文人画家常常将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感知,置放到宏阔的历史体悟之中,变个人之叙述为族群之叙述,化生活之表达为生命之表达,察历史之故事为永恒之话题。城墙景观只是许可绘画所借用的一种幻像,在其画作中,笔墨语言虽与传统文人画迥异,但文人借物抒怀的表达和追求却是明灭可循、若隐若现,亦即他绘画的“心相”。
  许可有着熟稔的书法基础,诸体兼擅,篆隶尤长。但在其画中,却多以生拙羞怯的笔触为之,加之墨色淋漓,故多润泽而少遒劲。作为线条挺拔的城墙建筑,不以线条来表达,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这是否是作者为了表现坚硬物质与悠悠岁月之间的能量博弈和转化,正如老子对牙齿和舌头的辩证认知那样。所以,我常在想,许可是否总在有意无意地强调温和的力量,也在有意无意保持与传统国画既定外相的客气距离。
  在我看来,许可的画作内蕴有“欣欣”之气,但并不强化“向荣”之姿。目前,他对画中物象精神内韵的探知,要重于对笔墨形式的技艺强调。这种含蓄收敛的笔墨语言,与陕西画坛的主流面貌大相径庭,也或许,这是他艺术探索至转型期时踌躇心理的视觉显现罢!
  (作者系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

许可 《看过的风景之一》 纸本水墨 52cm×50cm 2022年

许可 《故都之一》 纸本水墨 50cm×50cm 2018年

许可 《迹·忆之一》 纸本水墨 100cm×100cm 2019年

许可 《迹·忆之三》 纸本设色 100cm×100cm 2019年

许可 《迹·忆之六》 纸本设色 100cm×100cm 2023年

许可 《迹·忆之二》 纸本设色 100cm×100cm 2019年

许可 《大风景·北大街》 纸本设色 120cm×120cm 2021年

许可 《长安月夜》 纸本水墨 200cm×200cm 2023年

许可 《迹·忆之四》 纸本水墨 35cm×100cm 2023年

许可 《印象古城》 纸本设色 50cm×40cm×3 2015年

编辑:晓佳

上一篇:论刘文西的艺术思想及其发展历程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