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 > 书画赏析 >

冬日里的那一抹红——画家石寒松代表作《绝尘》赏析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印明 时间:2023-12-27

文/王印明


石寒松的绘画作品总让人过目不忘,尤其是《绝尘》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我记不清是谁说的这句话,但通过与画家石寒松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每一幅画里,同样有自己的传奇故事,既展示出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又充满人间温情的回味,更表达了对生命的诠释和理解。

《绝尘》这幅画又隐藏着什么故事呢?

寒松是画家,也是作家,还是书法家,可以说是多栖艺术家。早年间,寒松在一所中学教美术课。由于我们彼此爱好文学,也看过他不少绘画作品,比如山中老虎、陕南美景、山野人家、乡村趣事,等等,无不传递着这么一个信息:热爱家乡,善待生活,喜欢艺术,向往美好。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不论是寒松的文学作品,还是绘画作品,思想深邃,饱含真情,境界沉雄,独树一帜,他的冰雪画作品曾先后在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地展出,在北京、山东、河北、新疆等省市举办十八次个人作品巡回展,并有许多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寒松现为一级画家、中国画院签约画家,中华书画协会理事。2021年成立陕南画派研究会,同时成立石寒松艺术馆。

石寒松的作品《绝尘》.jpg

人常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寒松的绘画作品总让人过目不忘,尤其印象最深刻的是《绝尘》。这是一幅典型的雪景画,画面冰天雪地,气势磅礴,冰清玉洁,纯美洒脱,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冬天本来就单调,更何况是大山深处,作品要突出意境,必须要把构图色彩完美地结合,才能增强艺术的感染力。于是,《绝尘》画面中间,便闪出了一道峡谷,陡峭幽静,深不可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画面有了立体感,更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质感,给人无限的遐想。

其实,这是寒松埋下的一个伏笔,为了让静态变为动态,峡谷中涌出一条小河,蜿蜒曲折,缓缓流淌,寂静的大山开始活泛起来了。也正是那条小河,滋养了大山,还有那里的百姓。

更有趣的是,峡谷两旁各有一棵大树,当然,是那种自然而然生长的老树。尽管左边一,右边一,中间隔着峡谷,但枝丫努力地靠近,似两个久违的老人,默默地深情地握手。又像一对痴情的情侣,历经风雨坎坷,终于如愿牵手,诉说着前世今生,思慕着共同的未来。再看看树顶高高悬起的鸟巢,虽然被大雪覆盖,但显得更加的朦胧清美,幽雅虚静。我想,大自然如此亲近,人类更应该友好相处。

小时候常听说:山的那边还是山,山的那边有人家。纵观寒松的绘画,看似单调,但内涵丰富。画面一侧有被支起的石磨,虽然被大雪覆盖,但不由让人触景生情,想起了大山里的农耕生活。比如那些常见的山野民居,炊烟袅袅、农人劳作,甚至家畜的影子,等等。然而,寒松的作品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把这些统统被隐去,体现出了山大沟深,乃一偏僻之地。只是在画面显眼的位置,轻轻几笔素描,呈现了一个挑水的红衣女孩,并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脚印,为画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自然而然地具有了亲近感,产生了心灵感悟上的共振,让人充分地去联想、去补充、去完善和丰富作品留下的艺术空间,这可能就是寒松的非凡超俗与众不同——像大山里的孩子一样纯净,让世界显得美好而神秘。

我喜欢刨根问底,因为红衣女孩的出现,不仅让寒冷的冬天有了温度,更让山乡有了生机与活力。那么,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才了解到这其中的奥秘,当然,与寒松的经历自然有关。

寒松从小生活在农村,与我是同乡。早在八岁时,随父母到陕甘两省三县交界的秦岭深山张家河读书。人生难料,他本应是读书的年纪,一腔热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过早地转换了社会身份,十四岁便当了民办教师,成为秦岭深山老林里一名小小的教书先生。

寒松在仙山坪教书,那里海拔在2200余米,山大林深、偏僻闭塞、落后贫穷的像一个原始部落、山野密林中掩映着11户人家。虽然条件简陋,环境恶劣,但与十二个学生相依为命,他曾轮流到各家各户吃管饭,并经常家访,关心学生的成长。因而,那里的山坡田野、乡村小道、篱笆柴门,鸡犬相闻,都成了他年少难以忘却的记忆,更让他忘不了的还有一个学生——她的名字叫彩琴,与他年龄相当,笑容甜蜜,心灵纯洁,学习用功,生活质朴,也很懂事。有一年夏天,彩琴得了病,寒松去看望她。当时,她尽管卧床不起,但见到老师格外亲切,仍坚持给他倒水。过了几天,正值学校放忙假,寒松就回到了山外平川老家,但谁料,待十天忙假结束学校收假,寒松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彩琴已被埋在了对面的山坡。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寒松作为老师,失去了自己的一个学生,如同失去了手足,伤心落泪,痛苦万分,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随后,他了解到,由于山村太偏僻,交通不便,医疗有限,加之她姊妹多,大人又要忙农活,便耽误了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为此,寒松十分伤心,为不能呵护一个学生而自责,只能靠作品以示纪念。诚然,《绝尘》里的红衣少女、大山雪谷,就寄托了他对那段生活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彻心彻肺的怀念。因而,饱览他的许多作品,无不充盈着他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生命的感悟,无不满含着他的思想与情感,无不充满童真的味道,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或许,对于同一个时代,人的经历大致相似。小时候,我家也在农村,虽然日子过得苦涩,但是我们一直都很快乐,对生活充满无限的期待与憧憬。再说那个红衣女孩,十四岁的年龄,花一样的少年,同样拥有开心快乐的时光,只是由于山村贫穷,缺医少药而早夭。就这样,命运让她过早地把人生封存了起来,同时也被寒松珍藏在自己的作品里,成为一种永恒的最纯美的回忆。

我一直相信,见画如见人。有时,入眼了,看一眼,一辈子都不会忘。欣赏寒松的《绝尘》,画面风格清逸,惜墨如金,以淡墨拖抹,寥寥几笔线条的渲染,使布局疏密错落有致,虚实互补,藏露得当,惟妙惟肖,可以说,淡妆浓抹总相宜,又恰到好处。特别是红衣女孩的出现,使画面清新静雅,散发出童趣之气韵,表现出浓郁的人文情怀,构成了深远的意境。远远望去,那冬日里的一抹红,好似红梅怒放,特别的娇艳诱人。又似冬日里初升的太阳,驱走了寒冷带来了温暖,让人既感受到作品对艺术充满了尊重和崇尚,又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人生如画,画亦如人生。《绝尘》是现实生活的写真,充满了对大山的深情热爱,对纯真少年的无限思念,更是人间温情的流露和表白,让人身处寒冬却心如春天,因此,《绝尘》成了寒松的成名作,也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


编辑:金苗           责编: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