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博 >

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将亮相上海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 时间:2022-07-13

0d9f62fbc00e75ab484420be06667f5c.jpeg

e3e7f14b1dbbe8301a422a333046b2cc.jpeg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珍藏的塑衣式男侍从俑


西周创建礼乐典范,大秦成就一统王朝,汉代丝路闻名于世,盛唐气象万国来朝。7月15日,“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将在奉贤区博物馆开幕。展出的150余件(组)文物都是陕西近年出土的周秦汉唐文物中的精品之选,凝聚着古代中国最为绚丽的盛世记忆,彰显出华夏民族奋发有为、包容大度的文化自信。

共展出150余件(组)文物

陕西地处中国腹地、黄河中游。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陕西古代文明的演进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陕西曾长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心舞台,“秦中自古帝王州”,先后有14个王朝在此建都立制,历时1100余年。特别是周秦汉唐四个大一统王朝,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谱写了中华文明最华彩的乐章,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跨越时空影响着我国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本次展览,由陕西省文物局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指导,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奉贤区博物馆承办,陕西省多家文博单位大力支持。展览共展出西周友父簋、秦两诏文铜权、汉塑衣式男侍从俑、汉圆雕玉俑头、唐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等150余件(组)文物。

四大单元展现周秦汉唐盛世华章

据了解,此次展览共分为赫赫宗周、东方帝国、大汉雄风、盛唐气象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为“赫赫宗周”。西周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充分展示了中国早期文明的特征。长期活跃于陕西地区的周人以“制礼作乐”确立了中国礼乐文明的典范,使“礼制”成为以后历代王朝政治与文化的基石。

第二单元为“东方帝国”。秦朝是由秦国发展起来的,历经500多年苦心经营,从最初的边陲小国跃升至战国七雄之首。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帝制,建立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王朝。废分封、建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秦王朝使中国古代政体从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转变为对地方设立郡县管理的中央集权制“帝国”,其政治、经济、军事诸制度,垂范后世。

第三单元为“大汉雄风”。汉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早期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国策及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促使西汉的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同时伴随着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开放与交往日益频繁,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也展现出开放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

第四单元为“盛唐气象”。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各国商旅云集,万国来朝,文化交流频繁,国力与对外影响力达到了顶峰。陕西地处于政治开放、经济发达、民族融合、文化昌盛的唐王朝中心,出土有大量精美绝伦的唐代文物,见证了唐王朝曾经的盛世辉煌。

展览文物抢先看

本次展览,展出150余件(组)文物,除了秦兵马俑,还有友父簋、两诏文铜权、汉塑衣式男侍从俑、汉圆雕玉俑头、唐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鉴若止水铜镜等众多珍贵文物都将亮相。

簋是中国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簋也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多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此次展出的友父簋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此件簋上刻铭文:友父乍(作)宝簋,子子孙孙永宝用。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珍藏的两诏文铜权。秦朝建立后,以秦制统一全国度量衡,故在此器刻始皇诏,定为标准器。该件文物外形似钟,空心,高体方肩,上有环形纽,表面17棱。权体刻有始皇二十六年和秦二世元年诏文。其中秦始皇诏文40字,秦二世诏文60字。秦二世继位后,加刻二世诏,两部诏书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史实。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珍藏的塑衣式男侍从俑通体施黄色彩绘,面庞圆润,黑须红唇,两颊有丝带垂至颏下,脑后冠下梳髻。身着直裾三层深衣,腰部系带,袍缘呈喇叭状,长及足面。双臂下垂,拢于袖内,左肘内侧偏上有一长方形狭孔,原应为插剑之处,双膝微屈,着方头履。展现出恪尽职守、恭谨唯命的文吏或侍从形象。

咸阳博物院的圆雕玉俑头材质精良,造型逼真,雕琢精致,保存基本完好,是罕见的汉代玉雕精品。此件文物为玉俑的头部,从颈部斜侧断裂。玉料为青绿色,以圆雕、浮雕、阴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雕刻而成。高冠,长脸,眼为柳叶状,长鼻,抿嘴。阴线刻眉毛、胡须、发髻,髻作挽起状,有簪孔。

秘色瓷自唐代之后渐渐失传,一直到法门寺塔基地宫发掘后,才以法门寺的秘色瓷作为唐代秘色瓷的标准器。秘色瓷作为中国官窑瓷器的开始,其颜色被唐代人称为千峰翠色,形容有如山林一般的青绿色,质地细腻,有些器具的底部呈凹形,这样的设计让光线照射进容器后,仿佛其中有湖水的样子。此次展览中,就将展出法门寺博物馆珍藏的一件唐代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乾陵博物馆珍藏的鉴若止水铜镜出土于乾陵陪葬墓章怀太子墓,很可能是章怀太子李贤妻子清河房氏生前所用之物。铜镜背面刻有蔓草、青龙、鸾鸟、麒麟、凤凰等一些祥瑞的花草和鸟兽,且有32字楷书铭文,开头为:“鉴若止水,光如电耀,仙客来磨,灵妃往照”,故命名为“鉴若止水”镜。这面铜镜纹饰漂亮,铭文内涵丰富,制作工艺精湛,可说达到了唐代铜镜制作的极致,堪称铜镜中的经典制作。

此次展览时间为7月15日至9月15日,观众可通过奉贤区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进行个人预约。该馆实行全员实名制、分时段网络预约。目前,仅接受个人(散客)预约,暂不接受团队预约。 (三秦都市报记者 赵争耀)


编辑:王俞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