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徐祯霞《路中间的一棵树》获“季羡林”杯生态散文一等奖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张韵秋 时间:2021-01-04

 

季羡林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张韵秋)2020年12月26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文化》杂志社、北京羡林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羡林杯生态散文大赛”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颁奖典礼。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周明、季羡林国际文化研究院院长卞毓方等作家与部分获奖代表参会。陕西商洛籍作家徐祯霞的《路中间的一棵树》获首届“羡林杯”生态散文一等奖。

此次征文活动历时半年,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从全国各地笔触伸向关爱地球生态环境的稿件中遴选出60余篇优秀稿件。徐祯霞的《路中间的一棵树》、时国金的《“奉宪严禁设筏碑“的遐思》、张华北的《芦荡千年》获得一等奖。另有胡大平的《青山绿水我的家》、张秋香的《在天堂山》、杨庆鸣的《素描草原》等分获二、三等及佳作奖。

《生态文化》杂志社副主编冯小军等专家学者就新时代下生态文学创作方向和存在问题同与会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提出用文学的形式提升生命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创作出更多优秀生态文学作品,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2020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路中间的一棵树

徐祯霞


 我是一棵树,路中间的一棵野生核桃树,我在这条路上生长了多少年,以我的年轮计算,少说也该有100年了吧。

  说到野生核桃树,多数人是不认识的,它没有饱满的叶片,没有鲜艳的花朵,甚至也没有浑圆的果实,在不认识和不了解的人眼里,常被误认为是漆树,或者是臭椿树。因为,它们跟人们日常见到的常吃的核桃的核桃树太不相同,又因为野生核桃多生在深山大林中,多数人难得一见,他们并不认识这种树,也没人理睬这种树。就算有认识的人,他们也会觉得野生核桃的壳太厚太坚硬,想要吃到里面少许的一点果实,实是要费上一番力气,山里人有句口头禅:“三棱子核桃要砸着吃”,说的便是这种野生的核桃。就算是费好大的力气将其砸开,也不能轻松地剥出里面的果肉,更何况壳一厚,果肉便少,就算是没有多少果肉,还得要用针及铁丝,或者是小刀掏着吃,及至掏出,果肉也成了小米粒,既没有吃相,也没有看相,费神费力太不划算。因此吧,这种野生的核桃,一般多是自生自灭,春生秋落,或者成为一些鸟雀和松鼠的口腹之食。

 我作为长在牛背梁这样的高山大壑中的一棵核桃树,多少年来,几乎无人问津,当然,我也是很少有机会见到人的,我寂静地生,寂静地长,寂静地长在这深邃幽静的秦岭山中的牛背梁,没有人知道我的欢乐,也没有人懂得我的孤寂。我就这样默默地生,默默地长,从春到秋,从冬到夏,在岁月的更迭中,增加着我一圈一圈的年轮。

 春天,我会开出不起眼的小花,细细的、碎碎的,暗淡的黄绿色,像一条条并不被人们喜欢的毛毛虫,遍布在枝叶之间,没有明亮的颜色,也没有鲜艳的花朵,更没有芳香的味道,甚至还带着一点淡淡的苦涩,因而引不起任何的注意与在乎,就包括蝴蝶和蜜蜂,也很少到我的跟前来。它们只喜欢鲜艳的花朵,追逐芳香的滋味。

 其实,很多年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寂静和孤独。可是有一天,牛背梁上来了一群人,说是要在这里开发一个森林公园,他们在这座山上跑上跑下,跑出跑进,也在我的身边跑来跑去,最后,一伙人在我的身边站住,研究我的去留问题。有人说,这个地方要修条路,这棵树正长在路中间,碍事,应该将它砍掉。一个年龄稍长的长者开腔了,说这棵树应该留下,虽然野生核桃不是名贵的树种,但这棵树少说也有上百年的树龄了,砍了挺可惜的,咱们建的是生态公园,就是在不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进行原生态建设。于是,我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留在了路中间。他们在我周围筑石铺路,独独绕开了我,我没有受到一丝伤害和疼痛。为此,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与感恩。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我被砍下,能做什么呢,被人做家具,肉板,或者被人劈成柴火,扔入灶炉,化为灰烬。这,都是有可能的!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被建成,我就这样,站立在了道路中间,成了最显眼和最耀眼的一棵树。本身,我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棵树,可是,因为生态保护,我成了一棵重要的树,成了一棵来牛背梁的人都无法忽略和忽视的树。他们来来去去都要从我的身边经过,他们说的悄悄话,甚至包括亲昵的爱语我都能听到,这么多年来,我见证了无数的人与事,南来的,北往的;说普通话的,说方言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城市里的,乡村里的,无数的人,无数的欢喜和悲伤,我都看到,并且与他们一同悲与喜,一起经历着人生和岁月的四季。在这座山中,他们从不避讳我,我也一直坚守着他们所有的秘密,他们是我身边的过客,而我却是他们一生中最忠实的朋友。

  2020年的4月20日,牛背梁上又来了一个人,一位年愈花甲的老人,他步履健硕、满眼关切地来到了牛背梁,带着对大自然的呵护与关爱,带着对子孙后代的关怀和希冀,深情款款地来了,一边走,一边观望,一边走,一边与随行的人讨论着,让大家要以“功成不必在我之心”守护秦岭,保护秦岭,做秦岭的卫士,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涵养地,保护秦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态家园。与他一起相随的,还有一群工作人员,他们尾随着老人徐徐而来,据说此次来是为了考察秦岭的生态情况,但选择的具体地点竟是我所栖身的牛背梁,而且他们还要路过我的身旁,于是,我又成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远远地见他们来了,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欢喜,我没有想到,在我作为一棵树的一生中,还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刻。按说,这个老人原本跟我隔着千山万水,我在秦岭深山中的牛背梁,他在首都北京,一天为国事忙得忘记晨昏。可是,今天,他却来到了小小的柞水县,来到了地处秦岭山中的牛背梁,这让我有多意外,又有多诧异!我从来觉得,自己是一棵野生的核桃树,原本就是该被忽略掉的,而柞水,在中国的纸质地图上位置都找不着一个,但是,这个淡定慈祥的国家领导人却不远千里万里,来到了这个地方,这一天,该有多特殊呀,这一天,又该有多么值得纪念呀!这一天,也必将被记入历史。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和喜悦,远远地望着他们迎着我走来。

 果然,老人走到我的跟前,在我的脚下站住,并仰起头,向着我的树身张望。当他认出我是一棵野生的核桃树时,连连地说“好”,并轻轻地抚摸我的树干,像是亲切地扶摸着自己孩子的额头,轻轻的,缓缓的,生怕弄痛了我似的,在那一刻,我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和爱抚,如同孩儿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我静静地享受着这难得的一刻,鸟儿和风儿都一起跑了过来,向我道喜,说这是习总书记,我今天是在与一位国家领导人相遇和交集,其实,我是知道的,我在驴友的手机里看到过他的照片和消息。今天,他远远的走来的时候,我就已经认了出来,只是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地珍惜和呵护我!我呀,只不过是这秦岭山中千万草木中的一棵无足轻重微不足道的野生核桃树,他爱护我却像爱护他自己的儿女,这让卑微的我有多感恩感激,有多热泪涕零,有多情不自已?

 我是一棵树,一棵极为平凡的野生核桃树,因为生态保护政策,我被有生态保护理念的人保留下,在有生之年,竟然还有这样的一场不期而至的奇遇,他让我的生命不再卑微,也让我意识到了所有的生命没有高下之分,不因生长在京城的树木就名贵,而身价倍增,也不因生长在山间乡野,而被忽略和轻视,所有的生命在大自然中都是平等的,就像是红花和绿叶一样,它们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风韵,绿色的叶和红色的花,都是大自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有各的价值,也各有各的风情。就正如,我做为一棵野生的核桃树,没有吃相,也没有看相,甚至还没有卖相,但是,这几年来,因为,我长在路中间,秋天的时候,一些游客从树下经过,见到地上滚落着我的果实,就小心翼翼地拾起来,剥去皮,拿到泉水中去清洗,他们看出了我的价值,说我的果实可以做为文玩,或者用来赏玩,或者用来健身,或者用来雕刻,于是,我便成了文玩核桃。想必许多人是读过魏学洢的《核舟记》的吧,那个小小的精妙绝伦的核桃小舟,刻的是苏东坡与黄庭坚一行游赤壁的故事,有人五,有窗八,还有对联数幅,并且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刻艺不能不说是精湛,内容不能不说是饱满,而这个精巧的核舟,便是用小小的野核桃雕刻成的,正是因为它的厚度和硬度,又让它有了供人雕琢和玩味的价值。见他们在树下认真地找寻我的果实,于我又似乎是莫大的安慰,仿佛在他们的认真中找到了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牛背梁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我又何尝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以前的人们的认知里,我是吃不能吃、看不能看,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我又成了人们眼中的艺术品、稀罕物,他们将我捡拾起来,或者串线成珠,或者握在掌心通经活络,或者用来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艺术珍玩,小小的野生核桃,也从深山里走进了都市人的生活,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于生命,我更加热爱和珍惜,我希望我能够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永远青枝绿叶,青葱茂盛,绿绿地站在这条路的中央,为人们送来生机和清凉,以不负这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爱护。作为一棵树,就应该永远地开枝散叶,呈现出生命的蓬勃和活力,我愿意和牛背梁所有的树一样,为人类绿水青山的梦想贡献一份微小的力量,大自然不以我而伟大,而我却愿意因为爱和呵护绽放出生命中全部的光芒。

  我这么想着,雨便来了,好象上天通晓我的心事似的,为我洒下春日的甘霖,让我心愿达成。雨细细的,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慢慢地滋润着我,一会儿,我的叶子便鲜绿起来,有了水汪汪的清灵。

 哦!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编辑:金苗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