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从著名央广记者到著名游记作家

——记笔耕不辍成果迭出的贺俊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边江 时间:2021-03-03

文/边江


“《陕西深度游》。这是我从当记者开始就写的,写了长达60年的历史。把陕西从北到南全部写完了。兵马俑,华清池,陕北的风光,陕南的水乡,从蓝田猿人到新设立的特区博物馆……”一部对中国旅游热点陕西省的150处知名景点,如同导游般娓娓道来的新书《陕西深度游》,新近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退休高级记者贺俊文。如今,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著名游记作家。

他是闻名全国的资深优秀记者,

很早就写书给陕西“当导游”

贺俊文近照


贺俊文1936年出生于陕西渭南,1959年在陕西师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65年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期在中央台陕西记者站驻站并曾任副站长,是一位著名的高级记者。他采写了许多享誉海内外的重大报道。1982年1月黑龙江双城堡火车站发生了一起毁坏90多台洗衣机的野蛮装卸事件。货主呼告无门,向新闻单位写信反映。次年2月至5月,中央电台由贺俊文牵头,两赴事发地采访,在掌握真凭实据的基础上,先后写出了《双城堡火车站路风不正问题严重》《双城堡火车站装卸问题的情况调查》,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事件”批评报道公开发表是,《人民日报》配发了《勇于负责,敢于斗争,从双城堡事件中吸取教益》的社论。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贺俊文采写的各级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贺俊文将目光投向陕西文物古迹与著名旅游景点的报道,始于20世纪70年代。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打井时,发现了几个破碎的陶俑,兵马俑重见天日。当年7月文物部门组成考古队,对秦俑坑开始进行考古发掘。时值“文革”,考古报道把控很严。1975年夏,贺俊文采写了《秦始皇陶俑坑参观记》,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海内外最早公开报道了秦始皇兵马俑这一重大新闻。此后他对兵马俑长期进行追踪报道。秦兵马俑的发掘、考古和展出等每次重要活动,他都做了报道。1994年,秦兵马俑二号坑开始发掘。二号坑是秦兵马俑三个坑中内容最丰富、整个军阵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世界瞩目的报道题材,贺俊文把它作为报道重点抓住不放,及时深入地进行采访,对内、对外发了不少消息,还发了《秦兵马俑又添新成员》《世界一流的遗址陈列保护大厅》《秦兵马俑二号坑发掘现场对外展出》等三篇重点录音报道,内容丰富多样而又不重复。此次报道获得国际台记者好稿一等奖。

1982年冬,贺俊文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四川记者站的同事康庆良相约,集中采访“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他俩历时三个月,行程2000多公里,跨越秦、陇、川三省,克服重重困难,爬了17座大山,写下了《蜀道概述》《斜峪关前话古今》《漫游五丈原》《大散关春秋》《褒斜道访古》《汉江源头考察记》《从广元到剑门关》《西蜀名苑——桂湖》等25篇蜀道山水游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后,编辑部收到大量群众来信,赞扬这组游记“以散文的体裁、章回小说的故事连贯性,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说它“将历史、地理、文学、哲理、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内容丰富,情趣盎然,令人久听不厌。”这组稿件被中央台评为优秀稿件。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在1983年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文件中,表扬该系列游记“讲古临今,今昔对比,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以爱国主义教育,群众反映很好。”许多听众来信要求重播《蜀道游记》,中央台从1983年9月27日起,在《祖国各地》节目中又选播了9篇。《知识与生活》杂志分期连载了这组游记。1984年9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祖国各地》丛书第五集,将《蜀道篇》结集出版。

贺俊文以广播游记形式进行的又一次有名采访活动,是1987年夏季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今日长城内外》节目采写的陕北连续报道。他像个独行侠似的背着录音机和行李,从延安出发,穿越陕北山峦荒漠相连的8个县,40多天,行程2000多公里,走村寨,下煤矿,采写了一组饶有趣味的游记。节目播出后,受到听众好评。日本听众齐藤宏在来信中写到:“有关中国的万里长城,以前略知一二,但通过这个节目,再一次感到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不易,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意大利汉语组专家加博里拉很欣常这组稿子。他认为稿件“写得详细、真实,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说服力。”

1979年7月.贺俊文随一个科学考察组登上海拔3776米的太白山。这是中国青藏高原以东最高的山峰,悬崖险危,人迹罕至。他们昼攀山峦,夜宿帐篷,渴饮山泉,饥餐干粮,攀登到海拔3000多米以上时,因为高寒缺氧,他又患高血压,几乎一步一喘,百步一歇,逢有峭壁则匍匐爬行。硬是用五天时间,登上太白山最高点——拔仙台。此行他采写的《神奇美丽的太白山》游记,由于生动、逼真,富于立体感而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从此他给自己立了规矩,凡游记要写到的地方,不管道路多么艰险,时间多么紧迫,都要亲眼看一看。后来登九宗山、华山,不少同仁半途而返,他却爬不到顶峰不罢休。

就这样,贺俊文先生抱定“七分采、三分写”的理念,坚持“用铁脚板采写山水游记”。其中1994年,他在一年时间里,就完成了岗位考核任务三年半的工作量。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中国旅游》等节目里,在不算很长的时间里,就先后发表了100多篇广播游记,并采写出版了《陕西旅游指南》《古长安趣谈》《古都长安》《踏遍三秦》等大众读物。贺俊文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被评选为中央台、广电部、中直机关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一级),并被评聘为全国首批高级记者,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退休后他兴致盎然游历世界,

先后写作出版了《新西兰纪游》《大洋洲游记》等

《贺俊文手记》封面


贺俊文先生退休后,1999年移居奥克兰,当时不懂得用英语,华人移居也很少,他跑遍了居住地各个角落。闲暇时、写了《初到奥克兰》《春到奥克兰》两简旅游散文,此后又先后在《亚洲之声》《华页》《新西兰镜报》《东方时报》等华文报刊上连续发表旅游散文。2006年,新西兰《中文先驱报》专门为他开辟了《先驱文苑·贺俊文版》,作为版主,他集中撰写了大量的旅游散文。

贺俊文旅游经验丰富,写游记更是“轻车熟路”,更加重要的是他很执着,心中有了计划,就一定要坚持完成。他有两句座右铭,第一句是“以劳补拙”,第二句是“用双脚和键盘写山水人物”(最早是“用双脚”,用上电脑后就成了“用双脚和键盘”了)。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这两条,移居新西兰后,他先后撰写并选编出版了《贺俊文手记》(三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新西兰纪游》(陕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我爱西安,也爱新西兰》(作家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大洋洲游记》(2014年11月出版)等书籍。为此,他花费了大量时间,付出了大量体力和脑力。例如,为写《大洋洲游记》,他就先后花了13年时间,跑了四个国家,参观了十个大洋洲岛国,才终于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

贺俊文采写的游记文章,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例如他写斐济,就写在斐济首都苏瓦流行着一句话:“吃饭一棵树,出门一块布;女人长胡子, BUS挂帘子。”四句话是苏瓦真实生活的写照。这里有面包树、芒果树、椰子树、桃李树等。太平洋岛国虽然不富裕,但生活绝对没有问题。写汤加,就讲为什么说汤加是“世界上最早迎接太阳的国家”,一直被称为“日出之国”。因为根据经线的标识规定,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是“世界最早迎接太阳的城市”。全球最早迎接太阳的纪念碑,就坐落在一片洼地中间,上边的文字记载着日出的情况。“我们坐在纪念碑旁,面朝大海,等待最早的日出。”

贺俊文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地跑,一个景点又一个景点地写,有的地方和景点一篇写不完,就写系列篇。比如,《新西兰南岛游》就从之一写到之六,《新西兰远北地区纪游》就连写了5篇,《罗托罗瓦游记》则写了4篇。在编撰成书时,注意为读者着想。比如他编撰《新西兰游记》,第一篇就是《新西兰简介》,然后“掰碎揉细”,一篇一篇娓娓道来,这本书除去前言、后记,正文部分就收入新西兰游记文章100篇、总字数达30多万字。《大洋洲游记》则分为《澳大利亚篇》《新西兰篇》《太平洋岛国篇》《旅游手记》几部分,收入游记文章170篇,总字数亦达30多万字。

他注重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游记采写规律,

逐渐形成游记采写流程“十字一条龙”

贺俊文出版的部分著作


贺俊文先生说:“我一生喜欢旅游、也喜爱写游记,喜欢探讨游记写作的理论。”他注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总结游记的采写规律。1980年和1989年,他在《新闻知识》杂志上,先后发表了题为《游记的写作》《谈谈广播游记和电视游记》的“新闻知识讲座”文章,他从我国游记文体的产生和发展、游记文体的结构和分类、游记的采访与写作、游记写作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许多新颖观点和富有见地的想法,受到业界的好评。

贺俊文在游记采写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十字一条龙”的游记写作流程,就是“看、问、拍、录、思、悟、写、登、播、编”全过程一条龙。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的游记文章将这十个字没有占全(例如登了报纸,没有送电台广播),而有许多将这十个字都占全了。

“看”,就是看见,把自己亲眼目睹的、看到的东西写进游记里。例如,“在黄金海岸水上世界公园,我们看了海豚表演。两位白人女士骑着海豚,在湖里游转了几圈;接着,海豚们又用自己的鼻子,把女士支撑起来;其中一个女子站立在两只海豚头顶,引来了一片掌声和欢笑声。”

“问”,就是把询问、交谈、对话的相关内容写进文章中。例如他在《大洋洲游记》的后记中写道:“在黄金海岸动物园,我们给袋鼠喂食,导游兼司机提出了一个问题:袋鼠的英文名称是什么?游客柳先生答∶‘kangaroo’。导游∶‘回答很好。你知道袋鼠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吗?’柳先生说∶‘不知道。’导游这时说∶‘当年,欧洲人移居来到澳大利亚,看到这一奇特的动物,就问澳洲土著:它叫什么?澳洲土著当时没有文字,那人就用土著语言回答说:‘不知道。'欧洲人就把澳洲土著不知道的语音翻译成英语kangaroo,它就成了袋鼠的英文名称。一番对话,既了解了袋鼠名称叫Kangaroo,又知道了它的来历,多么有意思啊!”

“拍”,就是拍照片,把精彩的画面用镜头拍下来,例如他写道:“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鹦鹉村,我们看到一群彩色鹦鹉从周围的山上飞落下来,吃主人喂养的食物,落满了游客的身上。我拿起照相机,拍下了那美丽的风景。”(同上)

“录”,就是用录音机录下一些重要采访内容。贺俊文当了几十年广播电台记者,录音机是他必备的工具之一,他常用录音访谈的形式完成采访任务。长此以往形成习惯,他在采写游记时也在很多时候录了音,经过整理使得文章内容更加准确。

“思”,就是思想、思绪、思考,把自己在旅游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写进游记。他的游记文章,往往是夹叙夹议,使文章富有思想性和温度,让读者如临其境,“跟着他的文字一道去旅游,一起去思考”。

“悟”,就是感悟,把自己所受到的启发、悟出的道理,写进游记文章里,让更多的人受到启迪和感染。

“写”,就是写成游记文章。这些年来,贺俊文先生撰写的游记文章,已多达近千篇。

“登”,就是刊登在报刊上。贺俊文先生撰写的海外游记,有许多在当地报纸上刊登,有的还发回国内登在报刊上,或发表在一些网站上。

“播”,就是广播。贺俊文先生大半辈子做广播电台记者,利用广播宣传是他的“老本行”和他的长项。他在海外采写的一些精彩游记,经过筛选传回国内,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相关节目编发,传遍海内外。

“编”,就是选编出书,把已经写好的、发表过的游记文章,经过选编结集交由出版社出版。截至目前。贺俊文选编结集出版的各种书籍(其中以游记为主),已经多达十几种、共计数百万字。

“十字一条龙”是一个全过程,贺俊文先生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旅游行程写成精彩的游记文章,通过多种媒介、各种渠道传播开来,让更多的读者(听众)看到、听到,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写作对于贺俊文先生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一种满足。正如他在《大洋洲游记》的后记中所写道的:“我尽力描绘大洋洲各国的美景,完稿之时,我很满意。”作者愉悦的心情,让读者也受到感染。

陕西是他牵骨连髓的生身热土,

“自己的人生总结”就是写好《陕西深度游》

 《陕西深度游》,贺俊文著,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


贺俊文先生近50万字的煌煌大作《陕西深度游》出版时,他的大学同学、师大同事、毕生挚友、著名作家刘成章,撰写了情深意长的重磅序言《千古三秦铸一书》,对这本书的出版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同时对该书出版的意义和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刘成章1937年生于延安,比贺俊文小一岁。他俩是陕西师大中文系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一起留校当助教。后来贺俊文当了记者,成为高级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一级);而刘成章当了作家,成为一级作家,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其代表作品《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刘成章散文集》获陕西省双五文学奖特别奖,《安塞腰鼓》等7篇散文作品入选14种版本的大中专院校和中学语文课本,有的文章还被列入中考语文内容。他们都是“人中龙凤”,出类拔萃。

刘成章在为《陕西深度游》所作的序言中,是这样描写他与贺俊文之间友情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座落于西安大雁塔下的陕西师大中文系。那时候我们可以说是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如影随行:迈着同样的步伐,去给学生讲课;就着同样的灯光,一字一句地改学生的作文;晚饭后常常在楼下的空地上一块打乒乓球,荡起一阵又一阵的欢笑之声。那是一段终生难忘的美好时光。之后虽然各奔东西,可是我们一直不曾中断联系。我们是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好朋友。俊文先生淳朴而高洁的人品,常常感动着我。我们俩的性格很有些其似之处。我们都几乎把事业视为生命,都是无论在何时何地笔耕不止。我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著名作家柳青所说的愚人的工作:写,写,写,以至几乎忘却了时间如水似地不息奔流……

刘成章先生写道:“今次俊文先生把这部书稿以电子邮件传给我的时候,他也反复地说:‘这是我出的最后一本书了。’这些话像声声雷鸣,使我的身心大为震动……但是看到俊文先生的这部大作,我心里的天空仍然悉无一丝灰暗,而是明朗而澄澈,我想对俊文先生说:我祝福你,你对此生做了个非常漂亮的总结!”

知贺俊文者,莫若刘成章也。贺俊文先生的大部分光阴都是从事记者工作。陕西曾有十数个王朝建都,遍地都是文物古迹,到现代,又曾是中国革命的中心,于是,贺俊文先生就把他的目光、脚步和笔触大部分都放在这一方面,几乎成了职业的旅行家和考古学家了。几十年下来,他写遍了陕西的山山水水,出版了好多本陕西游记。他退休之后移居新西兰,在那儿虽然也写了大量的游记,结集出版了好几部著作,这些著作都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到了人生暮年回眸往昔的时刻,他自己更看重的却还是有关陕西的游记。因为,“陕西游记是写他的牵骨连髓的生身热土的,也是他文思神驰笔墨鹏举之年的产物,因而是他的最有分量最有水平最为饱满鲜活的代表之作。”这本《陕西深度游》,就是在这些代表作中精选出来的。刘成章先生说得一丝不差、确切至极。

三秦大地之于贺俊文,的确是“熟稔于心”。他在《陕西深度游》中,把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的陕西大地,按照区域和内容划分为十个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把关中分为“渭河以北的关中东部”“渭河以北之西部”“关中西部”“西安城内”“西安城南”“兵马俑周围”等几个部分,以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主线,突出了文物考古、著名景点、红色旅游方面的游记内容,如《大荔人遗址》《司马迁的故乡》《游西安碑林》《西安钟鼓楼》《八水绕长安》《珍贵绝伦法门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等等。

陕北以“三黄一圣”(黄陵、黄河、黄土地、革命圣地)著称,他就采写了《当年采访黄帝陵》《回忆当年游壶口瀑布》《东渡黄河》《敬爱的周总理回延安》《延安革命纪念馆》《游延安新闻纪念馆》《南泥湾》《刘志丹之歌》《谢子长陵》《延安的革命遗址和文物》等游记文章。他还专题介绍了《举世罕见的神府煤田》等重要内容。

陕南以绿色生态特色和“三国”旅游线路为主,他就隆重推出了《汉江源头考察记》《回忆当年采访嘉陵江源头》《汉民族名称的来历》《张良庙游记》《诸葛亮祠墓游记》以及《蔡伦墓游记》《当年游张骞墓》《游青木川记》等。

陕西关中是中国佛教重地。佛教从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经过历代僧众的努力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已成为体系严密,宗派类别齐全的宗教。中国佛教通常讲有“性(法性宗,通常叫做三论宗)、相(法相宗,又名瑜伽宗、慈恩宗、唯识宗)、台(天台宗,又名法华宗)、贤(贤首宗,又名华严宗)、禅(禅宗)、净(净土宗)、律(律宗)、密(密宗,又名真言宗)”八大宗派。除天台宗的祖庭寺庙位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禅宗的祖庭寺庙是河南的少林寺外,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有六个佛教宗派的祖庭在关中。贺俊文就把《长安佛教》专门列为一个章节,写了15篇游记文章进行介绍。

诚如刘成章先生所说,《陕西深度游》无疑是一本很有意义、很值得一读的好书。“在目前全国的有关陕西旅游的出版物中,应该首推俊文先生的这一部。对于陕西来说,这本书有着特殊的价值,弥足珍贵。”即使到了多少年以后,只要人们仰慕秦始皇兵马俑所在地的陕西,喜欢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本书就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必要性。所以完全可以说,“贺俊文先生对陕西是有大贡献的,贺俊文先生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大贡献的。”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