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家乡的年味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邹露 时间:2024-02-07

文/邹露

雪花在天空中翩然把时光的盒子合上了又打开,仿佛是魔术大师的手,一年四季的丰盛被童年的年熬成岁月的酱香盛满幸福的日子。盛装的年,就那么惊艳地,猝不及防地,一下子撞在我们面前。你措手不及,仿佛还没缓过神来,就已被年团团包围,身边、眼里、耳里、口里、心里,到处都充满了掩不住的喜庆,藏不住的幸福,压不下去的簇新。

年味渐出熬苕糖

其貌不扬的红苕,被农民们收获后,既可以是美味的主食又可以在冬季用篾条串成串做成红薯干,和玉米棒子,辣椒一串串挂在农家屋檐梁下,金黄中透着红,如记忆深刻的油画,给寒冷的冬天山野人家增添了几分暖意和果腹之享。

农闲时节,细心地理掉泥土,选择没有伤的放到苕窖里储存成为一个冬天里猪的主食。到了年关农家人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时,把红苕拿出来洗干净,用大火在一个大锅里熬制,熬烂后搅拌,边熬边搅动糖汁,糖汁越来越浓,糖的香甜味也越来越浓,如同我们盼望年味吃苕糖的心情一样日趋浓郁起来,家家户户都浸泡在“忙年”的喜悦里。随着糖汁越来越浓,颜色渐渐变成酱红,母亲用早已备好的麦芽剁碎,倒入苕糖中发酵,然后过滤,过滤后的糖水放在锅里大火煎熬成块状之后就是我们儿时的零食----苕糖。这熬制的苕糖再洒上炒面和芝麻,加上爆米花,绵醇香甜的味道足以让我回味终生。

这精工细作而又原始的熬制流淌着亲情,也凝聚着挚爱,是天下所有父母对子女过年准备的浓浓的期盼和爱意。直到现在每次在街头小巷闻到了烤红薯的香味,或者从文昌路口经过卖苕糖的小摊时我都会去买上一点,那甜甜的味道,蕴含了满满的乡愁亲情,这小小的苕糖所包裹的,是舌尖上牵引的乡愁,是家的方向,传递着家的味道。

腊肉飘香揽年味

童年的雪总是那么大,大雪在小径、沟渠、田畴飘飞,朵朵晶莹,片片美丽,村庄就成了童话里的世界。在雪花飘飞静谧的清晨里传来喧闹的男人们声音:“二娃,昨天说好了的来帮忙啊、、、、、、小海,你这个懒棒槌子,快点!”被喊叫的青年壮小伙们赶紧从被窝里蹿起来,穿上衣服,三步并做二步,跑向了杀猪的主家。一阵忙乱兴奋而又有条不紊的动作之后,一个大年猪就被很快的驯服再也无力挣扎。儿时的乡村,不管哪家杀年猪,村人们都像赶集一样涌来帮忙凑热闹,家里家外一片喧闹喜庆。谁家杀年猪时都要把村里的人,隔壁邻居家请上尝个鲜。主妇们早已烧好了清茶,煨热了土酒,再把才杀的新鲜猪肉放在一口锅里熬,然后请来亲戚四邻吃疱汤,满座环围。小山村从腊月开始便开始家家热闹起来,今天你家,明天我家,拉开年的序幕。席间,划拳猜令,撂山板子,说野话。一锅熬的瘦肉、肥肉、排骨、白菜、包包菜、胡萝卜坨坨、白萝卜片片,乡亲们都吃得津津有味,笑口常开。一眼的暖心,一村的乡情,就被主家这样烹饪出浓浓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此时山村银装素裹,大人们忙碌着无暇顾及我们,我们的乐趣就来了,在雪地里堆雪人,团雪球,打雪仗;在雪地里搭秋架,荡秋千,尽情释放我们的快乐。我们把快乐荡成了一首童年的歌谣,把自己荡成了一只斜风里快乐穿梭的燕子。   

“小雪立春前,腌肉栓串串。熏房冒烟烟,挂满屋檐檐。”杀完猪,腌腊肉,新鲜的猪血趁热做血粑粑。过年时,用腊肉、血粑粑招待客人才显山里人独有的热情与诚意。山大沟深,溪流纵横,日照时间短,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成就了优质腊肉绝佳的环境,童年的年就在烧制腊肉的香味之间荡漾开来。

元宵圆满年团圆

   民间素有“二十八,打糍粑”的说法,也就是打元宵粉,陕南农村的糍粑是用糯米做的,一粒粒糯米晶莹饱满,如珍珠般透亮,香喷喷。晒干后,将米粒倒入石臼中,用圆形木棍在石臼中用力一上一下捶打,旁观者则“哟---嗬,哟----嗬”地喊着号子,声音伴着号子声散向山野四周。小伙子们轮流上阵,挥动胳膊,手拿T形木槌,落入臼窝,将米粒捣成粉末,捣碎后的元宵粉似霜,似雪,恬静地躺卧在石臼窝里,悠闲地看着累的气喘吁吁的人们。他们有时换着打,有时像比赛似的,脱衣卸膀,有说有笑。冬日阳光下,银白色的元宵粉和远山皑皑白雪把乡村里的年味包裹起来酿出纯洁干净沁人心脾的味道。手工打元宵粉费力但做出来的元宵柔软细腻。待到年三十将元宵粉放到干净的案板上,揪坨、压扁、调圆,再包上捣碎的花生,芝麻,核桃,桔子皮、红糖,白糖,在说说笑笑、团团圆圆的气氛中,把亲情揉入小小的圆子中,如同一次愉快的聚会,所有的辛苦与不适都在融洽的氛围中烟消云散。元宵做好后,我们最喜欢的是用模具印上“囍”字“春”字或花草,圆扁厚薄、大小不一的汤圆,竟如春天般鲜灵生动,如刚刚醒来的清晨充满诱惑。

元宵粉作糍粑,粘糊滑溜,软糯劲道。煎后浓香软糯,如同身处江南小镇,暖黄的阳光洒下来,惬意舒心回味悠远,又怀念如新。加上米酒或荷包蛋煮开后,仿佛一朵花儿盛开在眼前,始终微笑着。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红红的灯笼高悬冬日下,写对联的人满脸春意,落在纸上的字在笔下闪着金光,被乡音唤起的一张张笑脸,在大街小巷穿梭,做买卖的商贩夹杂在人群、车流之间,说笑声、吆喝声撒落了一路!此时,有的人正在给工作做最后的收尾,有的人在收拾行囊,有的人跨越山海奔赴故乡,有的人守候在家里擦拭灶台、做糖瓜.....。新的一年继续向前走,有期待,有愿景,有付出,就有未来。一个微笑一声祝福,迎接新年!


编辑:西亮           责编:慕瑜           终审:张建全

上一篇:“年”越来越近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