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春之际话清明

发布时间:   作者:春草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初春的日子,关中的天气乍暖还寒。斜阳拂面,虽感点丝暖意,晴空的气息在淡淡的清新中依然透析着贪玩式的霾雾。庚子的春日,又给这难以名状的天气添加了忧愁。急切的心盼着清明的到来,想必那时已是风和日丽了。此情萦绕,觉得日子就犹如仲春的脚步慢慢地延伸,愈加吊起了等待清明来临的胃口。转了几转的身子,还是感觉到她的来临,即将到清明节了。 
  古人挺聪明的,晓天文、知时运。于是乎,二十四节气诞生了。你别说,节气的时令还是挺准的。我对友说:“陕西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节气亦源于此。”博学的朋友说:“据考是如此。”我又说:“咋不是呢?你看立春,说是二月四号下午五点交立,五点之前天气还冷,五点之后如细心感应,觉得这时始,天气好像不像以前那么寒了。感觉到了微微的暖意,你说怪不怪?”友说:“真是这样的。”久居秦岭北麓的大地,深感幸运便是了。 
  还得说“清明”,它是二十四节气当中最有人文内涵的节气之一。当然已深蕴时令的特点,踏青、采青、游春、戏春已是对大自然的应景了。这踏、采、游、戏之间,便诞生了许多名诗大作,晋时陆机叙说清明“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已,濯秽游黄河”。唐张继有诗道:“……春草青青万顷田,……清明几处有新烟。”宋朝时,吴惟信写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说到踏春,古时早已有之。远古时,先民祈天时、顺农耕,故有耕桑祭祀的习俗,演绎中有了探春、寻春之意。城镇出现以后,又有了郊游之说。踏青道出了中华民族重视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之理念。所以,先民早觉知,要顺应自然、遵从自然,与它和谐相处,于是大自然馈赠了众生许多,使这泱泱草民,得以安身,得以休养生息,得以调理衍生。这支生活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处于昆仑、秦岭山下的民族,血脉延续、生生不息。如今有些事情值得反思的倒很多,挖山砍树、拆旧乱建,肆无忌惮得让人心痛,那么一点利益就值得我们全然不顾,不觉愧对祖先、子孙?感恩习总书记,感恩党中央,倡导生态文明,劝禁破坏乱建。我想,尊崇自然应当作为一种理念,应当进入每一个民族成员的血液,成为潜意识,自然地、下意识地践行,当遵从、顺应、维护、美化自然成为社会风尚的时候,想必“清明节”的意义将新生又深远。 
  说起人文之意,“清明节”的重要性还在于“扫墓”,祭拜祖先。这便是“清明”不仅是节气,而且成为“节日”的特性了,它是我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蕴含了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的重要内容。如同信奉大自然一样,信奉祖先,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更是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始终重视家庭的重要性,可以说,家为国之基,人为族之本。家风维系民风,牵涉“村风、街风”,是社会风气构建的基石。值得反思的是我们过分地看重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甚至轻慢了道德、文化与家风的打造、熔铸。 
  说到清明的主题,还是规示、劝醒活着的人们,不忘祖先、不忘家族的训约,提醒和善诱人们履行责任,为家庭、为家族、为民族作贡献。所以说,不能看淡了扫墓祭祀。小时候随大人到祖坟祭扫、插幡、烧纸、跪祭,还要把蒸好的包着鸡蛋的礼馍在祖坟上滚动,均为祭祀祖先之意。礼仪的程式文化的载体,幼小的心里想的是如何做人,怎样做事才对得起祖先。家风教育的种子便悄然种下了。 
  清明还有旷野清丽,大气畅明之寓意,自清明始,万物新发,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桃李争妍;樱红柳绿,清流潺潺;山川秀美,流连往返。漫步田埂翠岭,看青翠欲滴、蜂拥蝶飞;听溪水声声,鸟婉鹂啼,燥热的心安宁净化。息坐于碧峰之下,秀水之滨,细风拂面,如绸柔鬓;行走于川野秀垄,满目翠色,盈心润肺,独自穿梭于山涧小径,静穆雅得,都能听见心脏的跳动声。此时,任尔淹没于大山翠岭中,哪分得清人和大自然呢!徘徊于青翠宁静的美景之中,浮想联翩,亲近之情,和善之心,油然而生。可见郊游踏青,境景有得,其义可见矣。 
  清明的习俗,有很多,虽南北有异,但意思还是停留在“寒食节”,踏青寻春,敬祖祭扫之意。除扫墓祭祖、踏青之外,还有植树、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蹴鞠、斗鸡、蚕花会等,这些习俗都具有赏春戏春之意,但终归脱离不了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和采青野游、亲近自然之两大主题。 
  庚子年的清明节,这些意思可显得尤为重要了。疫情蔓延,国人居家隔离的日子,多了亲情,多了宁静,多了思索。更为重要的是,举国动员,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已降控魔疫,取胜在望。可喜的是,从知识贤达、社会精英、官员干部到普罗大众,对自然的敬重,与万种牲灵们的和谐共处成为共识,想必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对现代化建设的感悟,是对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领会与实践,真是“病树前头万木春”啊! 
  有词记之:《画堂春·清明》 
  一枝一鸟一池春,菲薇蜂簇锦云。翠绿叠秀影难分,怎不牵魂? 
  冢茔松柏省问,闹市犹记齐身。雁翔鹊闹几回闻?竹雨听君。


编辑:庞阿倩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