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阅读思考 >

考古,揭开统万城神秘的面纱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甄仕优 时间:2023-01-05

文/甄仕优

             

公元五世纪初(407),赫连勃勃“乃赦其境内,改元为凤翔。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勃勃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统万城建成后,历经大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十世纪末(994),宋太宗下《废夏州旧城诏》,统万城被官方焚毁。

“突厥始毕可汗将其众渡河至夏州,夏州,汉朔方之地,赫连所都统万也,魏灭赫连,以为统万镇。魏太和十一年,置夏州,因赫连故国名以名州,隋大业改州为朔方郡,今复以朔方郡为夏州”。

500多年间,统万城抑或夏州、朔方郡一直是中国北部重要的军事、交通要地,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市遗址。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代诗人陈陶一首《陇西行》,不仅让人对浴血奋战壮烈殉国的将士们充满崇敬之情,也让人对无定河边的统万城心生好奇。

回望历史,我们不胜唏嘘,坚城并未确保大夏国国运久长,竣工后才十几年,大夏政权就土崩瓦解,空留精工细筑、坚固亮眼的白色城堡茕然屹立于塞外旷野,尽管丧失了都城地位,但却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跨越多个朝代的地域性政治中心,成为不同种族军民戍卫栖身和生息之所。年光流转,赫连勃勃当年绝想不到,真正将统万城利用到极致的居然是党项族人及其西夏政权,在此居留长达350年,其中作为政治中心超过百年。他们不仅反客为主,而且踵事增华,使统万城(夏州城)达到自身发展史上的巅峰。坚固的统万城,每每成为党项攻宋的桥头堡,终于招致北宋朝廷的“废毁”,并开启党项政权大举西进、经略并定鼎今夏平原的序幕。据文献记载,“废毁”后的统万城,并未马上废弃,而是重新被党项人占据,李继迁还曾“徙绥州吏民之半”至统万城。直至西夏灭亡,统万城才真正荒废。


 

《五至十世纪统万城夏州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约60万字、300幅图片。内容上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的发现与确认,对统万城遗址地理位置、保存现状、统万城的建造、废弃及历史沿革,以及如何认定其为统万城等进行了阐述,并回顾了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自道光二十五年间(1845)重新发现和20世纪70年代戴应新先生做的调查、测绘及试掘,以及统万城遗址2005年后作为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以来做的大量考古工作。第二部分分门别类地介绍2002年以后的主要考古发现,资料多属首次公布(这些发现主要有:对永安台及西城西南隅台基础的清理、发现护城壕、清理西城西门及瓮城、清理西城南垣外马面、东城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清理、西梁及查干圪台祭祀台遗址清理、周边墓葬的调查及清理等)。第三部分是发掘者通过对大量发掘资料的整理,形成的几点新认识,主要是对统万城城市规划的探讨、对东城建造年代的推定、对统万城防御体系的复原、对统万城周边墓葬布局及时代的研究。第四部分为综合研究,主要有统万城周围地理环境研究、河流研究、统万城及周边出土与丝路有关文物研究、统万城出土动物骨骼研究、统万城周边墓葬出土人类骨骼种族研究、统万城申遗历程及亟待解决的难题,等等。

本书分《考古编》《研究编》《图版编》三编四册,由邢福来、侯甬坚主编。其中,《考古编》由主持考古发掘的考古队负责人执笔,用翔实丰富的考古发掘资料记录,展现了统万城的兴衰变迁史;《研究编》作者均为国内历史地理、民族史等学科方面的权威专家,他们依托考古发现及最新科学探测成果,对统万城的历史自然和人文景观、都城兴衰、人口迁替、动植物蜕变、文化融合等做了深入研究,其成果均是近年来的,此前众多学者的成果已在不少书籍出版,这一编不再重复收录;《图版编》由寻访、测量、发掘三个阶段时的珍贵图册,以及统万城周边出土文物图册组成。申遗部分由全程负责申遗工作的同志编写。

记得宿白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统万城条目里写道:“(统万城)分东西两城,两城外围有郭城。西城和郭城都用略带青灰色的夯土版筑。东城系后建,所以西城即当时统万城的内城。”东城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发掘,发现夯土基址叠压于唐末五代地层之上,这座建筑,从布局看属东城主体建筑,加之东西城城垣高度、厚度、夯土颜色,特别是西城东垣外马面位于东城内等因素,作者认为东城始建于唐末五代,确为后建,证实了先生敏锐的判断力。


微信图片_20230105112752.jpg


“上承汉魏、下启隋唐”,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这一阶段保存最完好的都城,统万城有长方形的城垣,城垣外有护城壕及密集的马面,城门外均有瓮城,防御体系堪称中国古代城市的典范。被北魏武帝称为“蕞尔小国”的大夏,统治区域东、北方隔河有其视为仇敌的北魏,西有北凉、西秦、南有东晋。在列强夹缝中生存的赫连勃勃更注重都城的防御体系建设。《晋书》卷一三〇《赫连勃勃载记》: “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勃勃以为忠,故委以营缮之任”。在叱干阿利严督下,建成后的统万城奢华、坚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典范。《续世说》卷九:“夏世祖性豪侈。筑统万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墙高五仞,其坚可以砺刀斧。台榭壮大,皆雕镂图画,被以绮绣穷极文采。”有坚固的城墙,叱干阿利还督造精利的兵器。《资治通鉴》卷一二〇:“凡造兵器成,呈之,工人必有死者:射甲不入则斩弓人,入则斩甲匠。又铸铜为一大鼓,飞廉、翁仲、铜驼、龙虎之属,饰以黄金,列于宫殿之前。凡杀工匠数千,由是器物皆精利。”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卷三:“雉堞虽久,崇墉若新,并造五兵,器锐精利,乃咸百炼,为龙雀大镮,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甚珍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统万城的发掘资料,不仅给我们展示了城市完备的防御体系,也让我们看到汉化的匈奴贵族对祭祀礼仪的重视。西梁夯土遗址位于统万城南,隔河与统万城相望,由围墙及三个夯土台组成,这种布局与明清北京城天坛类似。除中间夯土台发现柱洞外,南北夯土台均未发现。这一带自隋唐开始,除利用夯土台做墓葬的洞室外,鲜有后人活动的痕迹,基本未发现建筑材料。说明南北夯土台可能为露天祭祀场所。查干圪台祭祀遗址位于统万城北,过去有人认为是赫连勃勃和梁皇后的墓葬,通过发掘确认为郊祀遗址。两处祭祀遗址的发掘,为我们研究十六国时期祭祀文化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统万城周边北魏晚期至宋代墓葬的发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丧葬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墓葬朝向考虑地形和阳光阴阳面因素较多,不似关中地区北周以后基本为坐北朝南走向。

统万城遗址,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后裔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不管是建城时间还是所处毛乌素沙漠这样的区位环境,抑或是游牧民族建立的都城遗址这一特质属性,都是考古界高度关注、不懈探索的课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统万城遗址工作多年,资料一直未见较为系统的公布,该书的出版,将为学界研究统万城提供难得的资料。

《五至十世纪统万城夏州城考古发现与研究》是三秦出版社2021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编辑:金苗           责编:高思佳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