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陕西紫阳县高滩镇天桥村的脱贫攻坚“清单”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姚舜忠 时间:2021-01-22

 陕西紫阳县高滩镇天桥村属全县3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东与万兴村安家坪相连,西齐紫阳垭与镇巴县观音镇茶园村接壤,北与朝阳村关亚子接壤,南与高滩镇文台村、百坝村接壤,距高滩集镇20公里。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常住农业总人口277户911人(其中党员43名),全村有耕地3656亩,林地33096亩(含退耕还林3000亩)。截止2019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9493.45元。

该村有包联单位三个:陕西省航空工业管理局、紫阳县电信公司、紫阳县新华书店。

(一)建档立卡情况

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0户715人,其中低保贫困户33户68人,五保贫困户34户35人,截至2019年底稳定脱贫207户702人(2016年脱贫1户6人、2017年脱贫0户0人、2018年脱贫39户171人、2019年脱贫167户525人),未脱贫13户13人(落实低保5户5人,五保8户8人,易地搬迁4户4人,教育扶贫1户1人,健康扶贫13户13人,生态扶贫5户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69.5%降至现在的1.42%。全村有监测户8户39人(其中因病3户、因残4户、其他1户)。边缘户6户15人(其中因病1户、因残2户、因就业不稳3户)。

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分为7类。其中,因交通条件落后致贫112户409人,占比50.9%;因缺资金2户5人,占比0.9%;缺技术36户154人,占比16.36%;缺劳力39户43人,占比17.73%;因残12户32人,占比5.45%;因病17户62人,占比7.72%;因学2户10人,占比0.9%;。2020年半年动态调整,全村增加10人,减少10人。因户内成员的自然减少、迁出和人口的自然增加、迁入等原因,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变更为220户715人。其中,已脱贫207户702人,未脱贫13户13人。

(二)村出列达标情况

贫困发生率低于3%。全村常住人口277户911人,未脱贫户13户13人,贫困发生率1.42%。

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占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比重高于上年水平。经县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紫阳调查队综合评估认定我村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493.45    元,同比增幅15.40%,高于全县10.1%的指数,符合村出列标准。

有集体经济或合作组织、互助资金组织,均正常运行。天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于2018年6月10日成立,运营村级资产收益性扶贫资金100万和苏陕扶贫协作产业扶贫资金55万。资产收益性扶贫资金已全部投放,2019年已向全村160户应分红贫困户进行了分红。苏陕扶贫协作产业扶贫资金已全部投放。互助资金协会于2017年4月注册登记并注入资金65万元,截止7月18日累计放款103 笔96.5万元,当前应回收61.5万元,放款率53.85%, 贷款回收率99 %,已经完成县级认定。

全村通水泥路。全村8.5公里水泥路覆盖一、四、六、九组。已通过县级认定。

饮水安全指标达到国家要求。村内2处饮水工程均正常投入使用。全村277户911人均实现供水入户,饮水安全均达到国家标准,已通过县级认定。

电力入户率达到100%。各组通动力电,电力入户实现100%,均正常使用。已通过县级认定。

有标准化村卫生室及群众活动场地。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个,配备乡村医生1名,已通过县级认定。新建村党群活动中心1个,建设图书室1个,设置村便民服务中心1个,共计面积288㎡。

网络覆盖及金融点情况。村级通宽带网络,手机信号实现全覆盖;村内设有助农金融服务点1个。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情况

   全村脱贫攻坚期内共实施 7 个项目,总投资850余万元。其中,实施村级道路硬化项目1个共8.5公里,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实施饮水工程项目2个2处,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新建村党群活动中心1个,建设图书室1个,共计面积288㎡;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个;其他项目有2个:其中天桥村出境路(刘家当门---紫阳垭)5公里,便民桥一座,目前以上工程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全村通动力电,电力入户率达100%,全部同网同价。全村移动通讯网络及宽带实现全覆盖。

(四)干部帮扶情况

我村有省级包联单位1个(省航空工业管理局),县级包联单位2个(县电信公司、新华书店),共有25名包联干部,其中省级1人,县级14人,镇级3人,村级7人,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一书记1人,驻村队员2人。

(五)“八个一批”政策落实情况

住房保障情况:全村常住人口277户911人中自有安全住房129户375人,实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147户531人(其中:镇内集中安置102户343人,县城集中安置45户188 人),实施危房改造1户5人,住房安全保障实现100%。

产业扶持情况:本村大力发展以种植中药材(大黄)、魔芋及养殖猪、牛、羊、鸡等为主。采取“农户+合作社”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辐射带动9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建成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红成魔芋专业合作社)。主要做法有:一是大力开展产业实用技术培训,2018年邀请市级魔芋种植专家到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次,2018--2020年邀请县级种养殖专家到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次,培训贫困人口500人次。二是成立了天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入资产收益扶贫资金共100万元,投放经营主体3家100万元,带动16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三是鼓励贫困户发展见效较快的种养业,激发群众主动发展的内生动力。2016年至2019年全村累计兑付到户扶持资金490户79.45万元(其中2017年148户21.63万元,2018年174户29.68万元,2019年168户28.14万元),2020年产业直补到户146户,待验收后兑付奖扶资金。

创业就业情况: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力392人,已通过公益性岗位、转移就业、产业就业等方式实现稳定就业;全村累计参加就业培训254人次,其中技能培训87人次(修脚64人、月嫂3人、烹饪14人、建筑培训1人、电商培训10人),产业培训154人次,参加创业培训13人次;2020年8月前全村转移就业交通补贴累计发放22人0.7485万元,贫困户一次性创业补贴0人0万元。

截止2020年6月底,我村现有公益性岗位42个,其中:扶贫公益专岗10人,特设扶贫公益性岗位2人,村级就业扶贫信息员1人,护河员1人,水管员1人,护林员26人,临时防疫公岗1人。

义务教育情况:全村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9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86人(其中小学就读61人含送教上门2人,初中就读25人),全面落实了教育保障政策,除2人因身体原因(智障残疾)不具备学习条件外,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

健康扶贫情况: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纳入30种大病集中救治2人,慢病签约管理5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95.45%以上,2020年累计免费体检体检157人。

金融扶贫情况: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组织,现有会员137名,其中贫困户会员135户,互助资金协会于2017年4月注册登记并注入资金65万元,截止7月18日累计放款103笔 96.5万元,当前应回收61.5万元,放款率53.85%,贷款回收率99%,已经完成县级认定。全村为42户有产业发展、创业需求和符合标准的贫困对象发放扶贫贷款147万元。

兜底保障情况:截止目前,全村建档立卡户中共认定兜底保障对象33户68人(其中2020年4月新评定2户3人)。全村共有贫困残疾人66人,有43人享受残疾补贴。2019年全年发放补助资金49.4208万元(低保金65人24.0768万元、特困供养金35人19万元、残疾金43人5.544万元、临时救助资金3人0.8万元)。

生态扶贫情况:全村共有生态护林员26名,全年发放生态护林员工资13万元。共实施上轮退耕还林3000亩,兑现退耕还林补助4.8万元,生态效益林30967亩,兑现生态补偿金25.4499万元。

(六)搬迁后续扶持情况

按照市委《关于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发〔2020〕1号)和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紫阳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紫办发〔2020〕1号)文件精神及省市相关要求,我村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施方案》,一是推动土地向大户和合作社集中,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消化一批。现有县级农业园区1个,带动近90户贫困户。二是合作社安置一批。解决贫困户就业20户,合作社通过劳务用工、土地流转、技术指导帮扶110户。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重点输出一批。全村160户280人贫困户在外务工。四是安排社会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全村42个公益性岗位全部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七)旧宅基地腾退情况

 全村“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户147户,其中无房户12户,连体房26户,政策保留户41户,符合政策暂不腾退户1户,已腾退67户。截止目前,全村已兑现旧宅基地腾退资金76、92554万元,涉及51户十三五易地搬迁对象、非十三五易地搬迁对象后续兑现奖补资金。

(八)问题整改情况

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省委第十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我村认领4大类7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2019年中央成效考核、省级成效考核,民主监督、新华社暗访及市级督战反馈问题我村认领12大类15个问题,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排查三清零”问题整改情况:全村“三排查三清零”自查问题2个,其中 “三保障”方面排查问题1个、占50%;“其他”方面排查问题1个,占50%;目前“三排查三清零”已全部完成问题整改。

长效机制建立方面,对标省市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应建立长效机制9个,已建立9个。其中防返贫预警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1个,驻村帮扶机制1个;稳定增收带贫益贫机制1个;扶贫资产管理机制1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运行管护机制1个;易地扶持机制1个;其他需建立的机制3个。已经全面实际运行,做到“有人管、有制度、有防控、有资金、有效果”;全面完成了长效机制建设任务。

二、具体做法及亮点工作

(一)发挥党建统揽作用,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现村“两委”班子人员齐备、结构合理,战斗力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发挥,统揽脱贫攻坚工作,为全村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包联单位扎实驻村帮扶。一是省航空工业管理局、县电信公司、县新华书店15名干部包联135户贫困户,占比61.36%,帮扶力量充足有力;二是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三是2019年县电信公司干部为爱心超市捐赠了价值6000元的生活日用品。四是2020年省航空工业管理局从办公经费中拨付3.0625万元用于支持贫困农户产业发展。

(三)“四支队伍”整合有力。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四支队伍实现有效整合,分工协作,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四)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长期产业:魔芋种植500亩、中药材大黄500亩、核桃1207亩、厚朴1000亩、茶园140亩。短期产业:全村以养羊、养猪为主,我村养羊有40余户600余只,养猪140余户500余头。

2018年初成立紫阳县开红种养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利用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带动贫困户35户,共种植魔芋300亩,中药材(大黄)200亩,老茶园改造70亩。通过合作社示范带动,贫困户加入的模式,目前全村已种植魔芋500亩,中药材(大黄)400亩。实现全村人均1亩核桃、1亩厚朴、0.5亩魔芋、0.5亩大黄,产业达产达效后,可实现人均增收2500元。

(五)“智志双扶”同向发力。我村坚持扶贫扶智、扶志同向发力,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把传立家风家训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制定了村规民约,进一步弘扬了孝老敬亲美德。同时,组织村民公开评选“好媳妇、好婆婆”“自强标兵”“环保卫士”,设立村级“红黑榜”,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和教育群众,带动形成淳朴厚道、向上向善的民风。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