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渭南市合阳县:“千万工程”焕发万千气象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王冬梅 时间:2024-03-29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王冬梅)三月大地,沃野千里。2024年3月11日,渭南市合阳县白灵村,道路平坦整洁,街巷美丽干净,陕西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暨“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在这里召开。独具特色的村规民约文化墙引来观摩团驻足欣赏,“五堂合一”的文化大礼堂让众人称赞不已。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在这里迈出了坚实步伐,展现别样风采。

1.png

从农村环境整治到基础设施建设,从党建铸魂到基层治理,从产业振兴到文化引领,在合阳,像白灵村这样的村庄遍地开花。观摩团走进合阳县金峪镇沟北村,一个个现代化产业基地林立,农业大棚整齐排列。在王村镇尧头社区,小小“金银花”变身新质生产力,吸引与会人员驻足围观,甘井镇麻阳社区改厕“改”出乡村新面貌……一个个小村庄的新风新气象,正是合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很快,陕西扎实推进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冲锋号率先吹响。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只有把农村地区建设好,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亿万农民就能安居乐业。合阳,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在渭南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强市建设“八大专项提升行动”引领下,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从“千万工程”中领悟真谛,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聚焦班子强、产业强、设施强、服务强、治理强“五强”目标,坚持美村与富村并进、塑形和铸魂并重,省市县三级同创、县镇村上下联动,全面实施“镇创优秀、村争示范、全面提升”示范创建工程。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合阳成功跻身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行列。学习先进,创建示范,是方向,更是动力,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需要出发,躬身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合阳从2022年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到前不久承办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乡村振兴实践一路探索、一路前行、一路收获。

合力塑环境,幸福指数节节高。生态兴则乡村兴,环境美则乡村美。合阳县以净为底,重塑农村人居环境,通过网格化管理、积分化引导、社会化服务和常态化保洁“四化”合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有了质的飞跃。实施“户分四类”“村列三档”,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推行建管并重、治控结合举措,污水有效治理率达到46%;创新社会化运营、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机制,全县95%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大力创建省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森林村庄、美丽庭院,房前屋后全面清理,巷道绿化美化,实现了村村干净、户户整洁、家家美观。

5.jpg

改革活资源,集体经济年年长。产业要兴旺,唯有转变发展模式,以“变”促新,以“改”促强。合阳县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以盘活资源要素为关键,率先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下的合阳沟北模式已经成为全国示范。立足村村联建,鼓励村情相近、资源相连、产业相同的村产业联合、组织联动,由“一村强”迈向“村村强”,甘井苹果、金峪樱桃、黑池北雷红薯、新池南沟红提等产业品牌越来越亮。合阳苹果、合阳红提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合阳红提品牌价值达到11.88亿元。

建设促融合,服务配套项项优。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同规同网,将全县215个村(社区)划分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三大类,采取重点村精细编、示范村深度编、一般村简易编的方式,所有行政村均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积极推进田园式生活、美丽化庭院建设,基本形成“坐落有秩、两檐流水、影壁脊兽”的关中民居风貌。把建好基础设施、均衡公共服务作为乡村建设的硬指标,农村道路交通、饮水安全、动力用电、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镇村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家风家训馆、村史馆、农家书屋、幸福养老院等,成为群众的精神殿堂。

3.jpg

同心建和美,农村发展步步稳。乡村治理有效,村民和谐有序。合阳县在村村推进“一核五会六个一”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村庄建设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五会”联动,坚持为民服务“一张网格”,文明实践“一块阵地”,权力规范“一份清单”,积分激励“一套机制”,数字乡村“一个系统”,矛盾化解“一个乡村说事日”,夯实组织凝聚力,提升干部战斗力,服务群众有温度,为民办事有速度,解决民愿有力度,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形成,农村持续稳定。

“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随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磅发布,乡村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让“千万工程”经验为“和美乡村”建设赋能,焕发农村万千气象?

“一村一策”要有一地一景风格。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各异,乡村规划不可能一种模式打天下,要注重立足各村具体情况,分类确定建设模式,制定“一村一策”。像合阳县和家庄镇红色东马村,百良镇山水岔峪,都是因地制宜打造一地一景,形成各自特色,成为美丽乡村的示范村。唯有让千万乡村找到适合自己规划的“最优解”,才能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4.jpg

“千村千面”要有千条富民路线。“千万工程”是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民生工程。千村示范就是要立足各村的实际情况,盯准适合自己的产业优势,培育有影响力的旗舰品牌,延长产业链,争取让每个村形成一个或多个高品质、能富民的特色产业,从而让老百姓获得更多收益。比如合阳新池镇北顺村服装厂解决群众就业,郭村社区亲子农场带动一方经济,黑池镇南社秋千谷生态休闲旅游风生水起……让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各类产业在不同乡村扎根,千村千面,方能生机无限。

2.jpg

“万村万象”要有万千乡土气象。每个村庄的发展都有其独有的文化脉络,要形成独有的个性特征,关键在于提炼文化标识,保护传承,并做到创新发展。像合阳坊镇的灵泉古村,保持古建筑原貌,注重保留农村特色;坊镇福德村传承“福德孝俭”村庄传统文化,把乡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的美好家园、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挖掘乡愁古韵、传承农耕文化、保留乡村风貌,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建设就有了“根”和“魂”。


编辑:佑怡           责编: 王越美          终审:慕瑜

上一篇:创新雨林 加速生长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