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大社品格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元博 时间:2020-11-23

李元博
李元博《书法美学解析》  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2018年4月获评2017年度“中国书法风云榜”唯一学术著作大奖;2019年9月获北方十五省第二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

编辑获奖证书
《书法美学解析》首发式现场

李元博在文化艺术报社义写春联


  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人民出版社在三秦大地成立,七十年风雨征程,七十年硕果累累。几代出版人为了陕西的出版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几代出版人为了神圣的出版事业兢兢业业努力付出,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精品佳作。 
  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陕西人民出版社联合《文化艺术报》全媒体举办“我与陕西人民出版社这70年”有奖征稿活动。来稿请发送至sxrmcbs70@126.com。 

  在庆祝陕西人民出版社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有幸应邀以征文的形式,来讲述我与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往事,我感到十分高兴。在我的意识里,人民社是神圣的,她的神圣性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是人民的。这种人民性,不单因为她具有公益性、权威性,更是表现在她的出版宗旨及其员工所展现出来的风度、水准、效率等与出版社宗旨一脉相承的大社品格上。2009年至今的12年来,我先后在人民社出过5本书。最初是2009年末10万字的《观照自我》,一本青年思想杂谈的集子;接着是2012年初我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时出版的《李元博书法作品集》和当年末出版的20万字公安政治工作论著《陕西公安政治工作实践与认识》;再后来便是2017年8月,推出50万字书法美学专著《书法美学解析》,之后,人民社下属的《文化艺术报》还专门把全国书法学术界对《书法美学解析》一书的评论加以编辑、整理,推出26万字的评论文集《书法艺术的科学逻辑》。 
  12年间,我在书法艺术创作和相关理论研究上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通过与陕西人民出版社同仁的共同努力而得以面世的。在与人民社同仁工作交往当中,令我最难忘的是《书法美学解析》一书的编辑出版以及出版之后的学术推广事宜。我对人民社的看法和情感也都包含在这个过程之中。
 
   质量原则不可动摇 
  质量原则,是人民社的铁定规矩。2016年3月,我经过3年努力完成了《书法美学解析》一书文稿的撰写工作。当时我对书稿的价值和质量不太有底,于是先找了两位在陕有较深书法理论功底的书道朋友看了看。他们十分肯定,认为《书法美学解析》文稿是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一部重要的书法美学创新之作。之后,因为我是全国公安文联理事、陕西公安文联主席,我便与时任全国公安文联秘书长的的张策先生联系,请他在北京找了两位专家审阅指导,得到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之后,全国公安文联建议并应承我在北京联系出版。鉴于此前与陕西人民出版社合作中的美好印象和乡土情结,我没有同意,而选择了于当年8月与人民社第三编辑室时任副主任张孔明电话联系。 
  孔明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为人直爽,言语直率,他一方面热情欢迎我到人民社出书,同时又习惯性地强调:朋友归朋友,能否出书还要看书稿的质量和价值。 
  把书稿送去一个月后,已经到了10月,孔明给我打电话说:“稿子一审看完,感觉立意很高,体系很大,论证翔实,很有新意,是我们看到的国内第一部用现代哲学思维解析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好书。”他的肯定印证了此前几位书道朋友的看法,可同样的话从他口里出来却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谢语频出,孔明便又搬出了他的“原则”说:“谢我干啥,我又没有做啥!是你书好,如果你书不好,就是再好的朋友我也没有任何办法。”他还给我讲了一个省上领导打过招呼的某在职厅长出书不成的例子,然后补充道:“说白了,我们做编辑的职责是选好书,出好书。看书不看人,只要作品好我们就高兴,不是因你是个厅级干部就不好说好。” 
  第二天上午十点,我在人民社九楼的会客厅见了孔明和怀里抱着书稿的编辑彭莘。彭编辑向我核实了几个书法专业术语之后,孔明说道:“李主任(我曾担任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书稿不错,超出了我们想象。现在想和你商量一个问题。你的书稿不是出版社预先的计划,本来是和以前书法集子一样的自费书。鉴于书稿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我们想提供另一种出版方式,就是把你这本书纳入人民社的出版计划,成为正式计划书,著作权是你个人的,但版权归人民出版社,书的印刷销售由出版社负责,你个人的劳动报酬按照规定提取版税。情况就这样,你和自费书比较一下,各有利弊,我们只是把这种方式提供给你,由你决定,但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我们都不会勉强。”我经过考虑后,决定按计划书出版,随后双方签订了文字合同。 
  “认书不认人”——刚性原则,只要书有价值和质量,就会受到相应的待遇,这是出版《书法美学解析》一书最初留在我头脑中的深刻印象。
 
  扎实细致精益求精 
  工作扎实细致,是人民社在编辑出版《书法美学解析》过程中给我的第二个深刻印象。 
  按照以前的经验,我计划着三四个月拿到新书。但签完合同后,孔明和彭莘告诉我:作为计划书,必须是一流精品,编者要精心打磨、精益求精,真正反映人民社的编辑水平。特别像你这样的理论大著,难度更大,要求更严,你要能耐住性子等待,不要着急。我问他们大概要多久才能出版,他们说最快还要八到十个月。 
  一个月过去了,我还在想,究竟要下多大的功夫,需要八到十个月呢?这时彭莘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要我去出版社当面商量文稿的补充修改事宜。编辑的意见是,《书法美学解析》体系宏大,内容翔实,层次较多,篇章较长,加之哲学思维的特性,读者阅读不易抓住纲领,建议我为每章写一篇300字以内的“本章导读”,以利于读者阅读。彭编辑解释道:因为此著文字量太大,又是理论著作,不专门做研究的人,一般可以通过书名、篇名(书分上下篇)、章节名及每章的导读文字,了解著作的基本体系,便于引导有兴趣的请者深读精读。我敬重编辑的眼光,也同样敬佩他们思维的缜密,更推崇他们时时处处为作者和读者着想的良好用心。于是按彭莘编辑的意见加写了11篇“本章导读”。 
  又过了一个多月,彭编又给我打电话,说要和我核准和确定一些问题。我去了出版社,这一次彭莘编辑抱来的书稿与此前大不相同——每页都密密麻麻,少则十几处、多则几十处的彩笔标注和改正,整个书稿由于反复翻动,也厚了许多。因为我曾在报纸杂志当过编辑,我知道这纸面变花和书稿变厚包含了编辑多少心血与付出,于是也真正理解了他们此前所说的精心打磨的含义。我为彭编辑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所折服。这就是人民社编辑的风采啊!之后,彭编辑和我确认、核对了50多处存有疑问的用语和句子。 
  精心打磨还体现在美术编辑周国正先生的四封设计上。为了统一封面设计的共识,我先后三次去出版社与周国正和彭莘编辑三方商谈。为了尽善尽美,周国正先后为该书设计了3种不同风格的9个封面,后来成书的封面只是其中的一个。 
  近半年过去,书已编成,剩下最后一个环节:校对。重点书的校对至关重要,欲作为精品推出的张孔明直接找到校对科,请科长亲自出马,足足用了三个月校完。人民社精品书的文字质量,不是万无一失,而是五十万无一失。这三年,由于学术研究需要,我经常读书用书,或重温一些论述,或为写文章引用一些章句,先后把书翻了二十多遍,至今没有发现一个错别字。这就是人民社的文字质量,不服不行。 
  人民社编辑的精心工作与辛苦付出,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我。我多次提出聚餐致谢,但前后一年,都被他们婉言谢绝了。这越发加深了我对人民社的敬重。
 
  不图回报真诚扶持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看法,著作人与出版社的关系,就是个体作家与出版商的利益合作关系。但人民社不同。在我的真实经历中,他们对精品书籍,不是一出了事,而是给予最大力度的真诚扶持,这是我不曾想到的。 
  时间到了2017年8月上旬,经过一年精心打磨的《书法美学解析》出版发行,如人民社编辑人员预测的那样,此书一经面世便引起国内书法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中国书协名誉主席张海、中国书协顾问钟明善、中国书协副主席翟万益、著名书法理论家周俊杰等40多名书法界知名人士都给予了很高的赞誉。在此期间,人民社及其下属《文化艺术报》和《阳光报》的倾力宣传,使《书法美学解析》一书的学术价值得到推广光大。人民社领导亲自代表出版社出席本书的学术研讨会,致祝辞并对著作的学术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张孔明在他的编辑复审意见里,画龙点睛地阐明了出版该著作的社会价值和书法学术意义;彭莘编辑4000多字的编辑手记《作者的智慧与情怀》发表在大型书法专业学术期刊《书法》上,从学术层面、思想导向、艺术价值、文本内容、作者自身等方面系统论述了《书法美学解析》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人民社强劲的先声是拙著学术价值得以推广的重要基础。这些工作本不在出版机构的职责之内,但人民社做了,而且做得非常精彩,非常有质量。怎能不使作者感动呢? 
  进一步的宣传推广工作还在后头,这就是《文化艺术报》和《阳光报》对《书法美学解析》一书持续两年的动态宣传和评论文章刊载,共计约40万字,60多个版面,为推进《书法美学解析》学术价值的社会知晓度,发挥了主阵地的突出作用。不仅如此,《文化艺术报》还推出了《书法美学解析》评论文集《书法艺术的科学逻辑》。该书包含“名家评语”“新闻报道”“评论文章”“李元博《书法美学解析》一书的基本思想”“李元博书法创作与美学思想两者统一(评论)”“李元博书法作品欣赏”几大部分,刘龙、倪尧编辑,庞红梅担任美术设计,文化艺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刘龙亲笔作序《长安城里有笔墨》。 
  今年5月30日,以陕西省文联为业务上级,经陕西省民政厅批准的陕西元博书法美学研究院在西咸新区沣东自贸区正式宣布成立。这是《书法美学解析》著作的学术成果的直接结果,也是陕西人民社出版人促成的结果。 
  有评论家评价:《书法美学解析》是近三十年来国内最为重要的书法美学论著。但对我来讲,这部著作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我人生中最为闪光和幸运的一件事情。没有人民社的大格局支持,也许是另一种情况。 
  与人民社的交往使我更加坚信,我们的社会里并不只有冰冷的等价交换,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扬善弃恶、求真务实,把美奉献给大众、奉献给时代,依然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主流。 
  大社品格,这就是人民社给我的感受。

编辑:小树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